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概况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西太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裴可權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山西省概况 相关历史 太原概况 名字由来

    山西自古卽有「表裏山河」之稱,因爲東有太行山爲之屛障,西南有黃河爲之襟帶,形勢最爲完固。山西,一名河東,蓋其地在黃河之東。山西者,是指太行山以西之意。太行山形如臥弓,爲山西與河北之天然疆界。山西全省是一個高大臺地,由南而北,地勢逐步上升。從南部的二千五百尺,直到北部高達五千尺,所以一般稱爲「山西高原」。山西是我國古代政治、文化高度發達的地區,是古代漢族文化發軔滋長的搖籃。最古的堯帝,建都於平陽(今臨汾縣)。舜都於蒲坂(今永濟縣)。禹都於安邑(今安邑縣城之...

  • 文章民國四年至廿七年,武漢棉紡織業發展總體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5期  作者:劉岩岩  出版时间:2012-10-10
    关键字: 武汉棉纺织业 发展概况 同行对比

    本文榮獲《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劉岩岩,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貴州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研究;導師為武漢大學敖文蔚教授。

  • 文章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武漢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 发展前景 政治经济概况

    武漢武漢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園林城市。上百座大小山巒遍佈三鎮,近兩百個湖泊座落其間,水域面積占到全市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居全中國大城市之首。其中東湖水域面積卅三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二〇一〇年三月,《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通過國務院正式批復。批復中明確:武漢城市性質為「湖北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歷史文化名城武漢的城市文明歷史可追溯到三千五百年前的盤龍城。這是長江流域發掘出的最古老...

  • 文章晉南游擊戰別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張克恭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晋南游击战 相关战役 西安募捐 基本概况

    日軍侵華的第二年,民國二十七年,我和幾位西北軍校(馮玉祥將軍所創辦)同學,王訓成、邢宗漢、劉升華,以第一七七師派駐臨晉縣的一個收容隊作基幹,在稷王山以南,中條山以北,太行山以西,所謂晉南三角地帶,從事游擊戰爭,起初人員不及一連,破槍不滿百枝,以第一七七師游擊隊的名義,游動於晉南十餘縣之間,因軍紀嚴明,很得到當地人士的支持與合作。情勢有利,發展迅速晉北國軍轉進,太原、臨汾各重要城市亦相繼失守,沿同蒲鐵路南下之國軍零星部隊,到達風陵渡後,因渡口被封鎖,不能南...

  • 文章太原郭氏源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太原郭氏硏究會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太原郭氏 历史起源 基本概况 郭子仪

    郭氏是中華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於西周,自東周平王求虢叔后裔序,封於山西太原陽曲後,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歷世不衰,枝繁葉茂,族遠宗大。郭氏後人因多種原因不斷遷徙,或陝西、或河南、或浙江、或福建,散處全國各地,而以太原、華陰、馮翊、京兆爲地望。郭氏一族,歷代名人輩出,其彪炳史册者,不可勝數,尤以唐代郭子儀功高德昭,影響最大。後世郭氏紛紛以子儀公爲始遷祖,借以緬懷先人,激勵後代。郭氏一族爲中華民族的發展和沿海地區的開發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郭...

  • 文章索居低唱(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壬申 張仲五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南京 城市概况 抒情诗 格律诗

    一、途中重來舊地石頭城,半是驚奇半陌生,似曾相識新街口,南北依然劃分明。狀元境內尋舊跡,慧園街口訪吳宮,外型輪廓依稀似,不見昔日此門中。小洋線子南京玄,繭絲寧綢已失傳,馳名遠近雨花石,光彩奪目仍如前。華燈初上月矇矓,遠望鍾山畫幾重,歷盡興亡姿不改,依然雄峙大江東。郡國都城有變更,每依形勢作權衡,省會地址仍沿昔,龍蟠虎踞是南京。輕車送我過橋頭,淮上風光一目收,公路平坦新開闢,飛輪急駛傍田疇。公路多沿洪澤湖,中途蔣埧必停車,打尖嚐得家鄕味,濶别乍見是銀魚。匆...

  • 文章武漢「地鐵時代」即將來臨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5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2-10-10
    关键字: 武汉地铁二号线 工程概况 预计影响

    文◎本刊資料室武漢市位於華中腹地、長江與漢水交匯地,乃鄂省首府,城市交通的擁擠可想而知。多年前即傾全力闢建貫穿長江的地鐵隧道,今年春天武漢地鐵二號線內最後一台盾構機從王家墩東站破「牆」而出,這標示著中國大陸首條穿越長江的地鐵全線貫通,也預告了武漢「地鐵時代」即將來臨。武漢地鐵二號線一期工程,從漢口常青花園到武昌光穀廣場,設漢口火車站、青年路、中山公園、江漢路、積玉橋、洪山廣場、中南路、街道口、廣埠屯、光穀廣場等廿一座車站,全長逾廿七公里。武漢市的市花是...

  • 文章大陸心臟城市——武漢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2期  作者:胡小池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武汉市概况 武汉市沿革 黄鹤楼 蛇山 东湖

    武漢沿革史武漢三鎭不但是今天的名城,也是歷史上的名城,在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民國前一年雙十節革命軍在武昌起義,義旗一舉,全國響應,終於推翻了二百六十八年的滿淸專制政權,建立民國,可說是中華民族歷史上重要的一頁。武漢三鎭是武昌、漢口、漢陽三鎭市的總稱,位於漢水流入長江的會合處,三鎭成爲鼎足之勢。是長江中游的最大城市,和經濟、交通、政治、商業的中心。古時從贛江山谷向南,經大庾嶺至北江,或從湘江經騎田嶺到北江,或從湘江穿過靈渠至桂江,溝通了長江流域或...

  • 文章武漢市正在進行的江湖連通工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9期  作者:孔立德  出版时间:2011-04-10
    关键字: 武汉市 东湖 大东湖生态水网 工程概况

    文◎孔立德輯(注:武漢市東湖)湖北省古為雲夢大澤故地,「方九百里」、「緣以大江」,漪哉盛矣!湖北人一向「得水獨厚」。南宋參知政事袁說友筆下的東湖:「一圍煙浪六十里,幾隊寒鴉千百雛,野木迢迢遮去雁,漁舟點點映飛鳥。」是一處清幽美麗的世外桃源。至今東湖仍是中國境內最大的城中之湖,武漢人的淡水資源量為中國人平均水量的四十倍。包括「圍湖造田」的後遺症,武漢自八〇年代工商步入現代化發展以後,水質也無可避免的惡化,東湖更跌到了「劣五類」的等級,讓有識之士感嘆不已。一...

  • 文章晉陽與太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郭象升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晋阳历史 太原新城 基本概况 相关战事

    郭象升遺作晉陽是我國古代的大都會之一,他的舊址在現在的汾河西面,是春秋時代趙國的趙簡子(趙鞅)的家臣董安于開始修建的,歷代逐步擴建,到了唐朝叫做北都,這是因爲唐高祖李淵由晉陽起兵的緣故。唐朝擴建晉陽唐朝晉陽城周圍一萬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合四十二里),東門望汾河,西門臨晉水(就是現在晉祠的難老泉)李白來游晉陽時,曾有詩說,”閑來走馬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波”可見當時晉祠就近在城西,是一個旅遊勝地。晉陽城裡還有座小城,叫做「宮城」是因隋煬帝(楊廣)做行宮而得名的...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