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沿革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西各地名勝古蹟(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宜山县 柳州 名胜古迹 历史沿革

    二〇 宜山县1宜山县的历史沿革宜山县在秦时尙为蛮地,汉定为定周县地,属郁林郡,自立国至隋,复为蛮地,唐置龙水县,为宜州治,宋将龙水改名宜山,为庆远治,元为庆远路治,明为庆远府治,民国以后改为宜山县。2宜山县的名胜古迹①白龙洞 在县城北约百余步,渡龙江转东行,循石磴而上,浓阴蔽天,楼阁显露,再前进即到白龙洞;洞在庙寺之右侧,其口有一石人峙立,天然生成,稍入,洞底向下倾斜,寻级而下,颇为曲折,洞内有一石龙,脊背突出,鳞甲宛然,再进,洞顶上有一石凤,作廻翔欲下

  • 文章故都南京簡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南京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交通便捷

    南京古屬禹貢揚州之地,戰國時代屬楚,楚威王見此處有王氣,遂埋金予以鎮壓,稱「金陵邑」。三國時代,孫權在南京建都,築石頭城,時稱「建業」,是南京作國都創始。以後東晉及宋、齊、梁、陳,都在這裏建都,稱「建康」。隋唐時代,先後改稱「蔣州」「丹陽郡」「金陵」「白下」「江寧」及「金陵府」,南唐在這裏建都,改名「江寧府」。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後,於洪武元年定都南京,稱「應天府」。明成祖遷都燕京,改應天府為南京,此即南京名稱之由來。朱元璋定都南京後,乃擴大城垣,東達鍾山,...

  • 文章重建大武漢方案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市設計委員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武汉 历史沿革 地理形势 自然环境 人文计划

    前言國父民元四月遊鄂,曾公開演講,對大武漢建設,提示兩大問題:一、國都爲立國的根本,必須選一安定地點,然後始能發展國力。北京在外人勢力範圍下,洋兵六七千,東交民巷如砲台,建都於此,實屬危險。韓越埃及,皆亡於外兵深入首都,故國都問題,爲今日國家存亡問題,本黨不可不爭,至於建都武昌、南京,皆有同等價値,而武昌距海遠,最爲安全。二、武、漢三鎭,宜聯成一片,漢口爲商業區,漢陽爲工業區,武昌爲政治文化區。應在江上建築大橋,或鑿隧道,聯絡武漢,再由漢口後湖上通襄河,...

  • 文章正在崛起的汽車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3期  作者:吳明堂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汽车城 历史沿革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武漢市區西南部沌口、沌陽一帶,頻臨長江,是以中法合資的三十萬輛轎車項目爲依托,以發展汽車及其零部件和高新技術產業爲主體,實行沿海開放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優惠政策和新興管理體制的對外開放經濟區域。開發區的籌建肇始於一九八八年十月。此前,東風汽車公司(原二汽)於一九八七年五月決定建設三十萬輛轎車生產基地,一九八八年元月經國家計委批准後,在全國範圍內招標選擇廠址。爲抓住這個機遇,武漢市成立了以時任市長趙寶江爲市長的項目爭辦小組。幾乎就在爭取...

  • 文章三湘首府——長沙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长沙 三湘首府 历史沿革 山川文物

    長沙是歷史上的名城,現在是湖南省的省會,也是湖南省境最大的一個都市。長沙和南昌的形勢很相似,同是省會;同在大湖之南(洞庭與鄱陽湖);同在全省主要河流之旁(湘江與贛江);其北分別有岳陽和九江;南則分別有衡陽和贛州。不過在歷史上,長沙遠較南昌有名。在交通上,南昌是歷史上南北交通的要道;粤漢路通車後,長沙則成爲南北要道,取代了南昌的地位。在秦朝置三十六郡時,長沙是其中的一郡,卽已相當發達了。漢代封太子於此,爲長沙國,是控制嶺南的要地。到民國定爲省會,也是湖南省...

  • 文章漫話徐州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6期  作者:董鼎銘 出版时间:1977-12-10
    关键字: 徐州 历史沿革 战略形势 徐州性情 张昭 刘行本 朱全昱

    一 沿革童年經過徐州的府衙,門前有一大影壁牆,牆上有四個大字,是「九州之一」,當然是指禹貢九州而言,地域包括海岱及淮,有今江蘇省舊徐州府及邳縣以東,山東省南部,安徽之宿縣、泗縣皆其地。楊子雲徐州箴云:「海岱伊淮,東海之渚,徐州之土,邑於海宇,大野旣瀦,有羽有蒙,孤桐蠙珠,泗沂攸同……。」漢十三州則其一,其治所各朝代遷徙無定,後漢刺史治郯(山東郯城縣);三國時徙治彭城(今徐州市);晉元康改治下邳(邳縣),永嘉之亂,寄治淮陰,咸和初寄治廣陵(江都縣),尋又移...

  • 文章武漢中山公園概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5期  作者:呂學赶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武汉市中山公园 历史沿革 见证历史 风光景观

    武汉市中山公园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群众喜爱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镶嵌在城市中心的一颗绿宝石,是武汉市民游览观赏,保健休养,文化娱乐的好去处。历史沿革中山公园的前身是一座私人花园,是清末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在一九一〇年左右建立的。因与其在歆生路(今江汉路)一侧所建的东园相望,故名「西园」。西园面积只有五亩左右,内植花草树木,略为点缀罢了。一九二四年,刘歆生将西园送给当时任湖北军政府财政厅长的李华堂,李便将西园扩充至二十余亩。一九二七年,汉口建市

  • 文章民國以來併入長沙的善化縣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戴學文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善化县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 风土人情 山川人物

    長沙古城(今之長沙市)的附郭,原來是有兩個縣的。東南和西北方面的叫善化,東北方面的叫長沙。入民國後,才把善化併入長沙的。因地域及風土人情種種因素,在地方行政上雖然合併了,可是許多地方,仍然是貌合神離的。考善化縣的設置,是北宋元符(哲宗年號公元一〇九八—一一〇〇)初年,及至民國併縣止,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從漢朝起,歷三國、晉、南北朝、隋,在這段時間,其地是屬於臨湘縣的。到了李唐和五代及趙宋,(公元六一八——一〇九七)這地方是屬於長沙、湘潭兩縣的。以地形來推...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