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通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建大武漢方案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9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市設計委員  出版时间:1973-10-10
    关键字: 武汉 财政 金融 建设 交通

    武昌线。计划铁路,纵横如网。虽一时不易修筑完成。但已筑成者:有平汉路、粤汉路、构成南北交通之大动脉。正修筑者:有川汉路及武汉南昌路。已勘测者:有汉口至西安之线,沙市至常德之线。则东西交通之大动脉,又以武汉为枢纽。是武汉成为全国铁路网之核心都市,不难逐步实现。二、公路:公路分国道与省路其要线有五:㈠由武昌往东,经葛店到鄂城大冶阳新以入赣省之公路。(图内EI)㈡由武昌往南,经纸坊到咸宁、崇阳、通城以入湘之公路。(图内E2)㈢由汉口往北,经横店到黄陂麻城以入豫省之

  • 文章福建與浙贛粵三省之關係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陳仰青  出版时间:1973-09-30
    关键字: 福建 省间关系 交通 特产

    福建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为紧接之邻省,浙江居其北,江西位其西北,广东则连其西南。各省间,不特于地理上齿牙相错,关系复杂,而对于交通,经济、人事等之关联,尤为密切。因之常有相互之利害存于其间。而是非好恶亦从而生焉。兹就历代福建与该三省接触所发生之事件,择要分列于左,藉以明了其关系之情形:甲、福建与浙江之关系一、闽浙联治福建与浙江两省,本为兄弟之邦,在相邻之三省中,其关系最为密切,相互间所发生之事件亦最多。且两省之土地既皆狭窄,而境内平静,政事不繁,昔日

  • 文章重建大武漢方案(五)第十章公用事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2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市設計委員集體創作  出版时间:1974-07-10
    关键字: 城市建设 交通 水电 轮渡

    第一节 公共汽车一、公用局督办市内舟车交通,及水电供应事宜,必要时得设车船管理所,以专责成。二、市内公共汽车,由人民办理,政府监督,或由市政府直接经营办理,在市区内行驶,与外来本市之公共汽车、火车、飞机,作连接之运输,便利客货。其路线如左:㈠汉口区:汉口市内之公共汽车,分五路行驶:第一路:沿河、沿江、公共汽车线,其起点自汉口水厂起(接通应城公路公共汽车)沿襄河,经桥口、武圣庙、集家嘴、龙王庙,进入沿江马路,经江汉关、五码头、分金炉下太古码头,直达碪家矶与

  • 文章武漢從塌陷中崛起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56期  作者:仇佩芬 出版时间:2005-07-10
    关键字: 武汉发展 交通 经济发展

    華中商業的重鎭也是唯一金融中心 沒趕上沿海開放也未畫入西部開發

  • 文章抗戰時期鄂西清江水道整理工程紀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70-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河道治理 水运 交通

    至棉羊口淸江河流,由伏三跳至棉羊口,长五八·五六公里,沿河两岸均为高山悬崖,河宽自三十公尺,至一百公尺,水深在最低水位时,自一公寸至一公尺不等,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滩濑横比,除相隔十五里或三十里,有渡船或竹木筏,可供行人交通外,其上下行者无一船筏焉此为淸江中最艰险之一段也,玆将最险之滩濑续述如下。㈣棉羊口至野三口 河流至此即入建始县境,再流至景阳。河长八·二七公里,沿河两岸均为石崖阧立,水深坡平惟多险滩,礁石甚少,山溪沟涧水自壁隙流出,望之如珠落盘,日光直射光

  • 文章宜昌抗戰的特點與歷史地位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4期  作者:鄭澤金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鄂西会战 宜昌抗战 交通枢纽

    作者:鄭澤金,男,宜昌市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

  • 文章南京長江隧道貫通 預計明年六月通車 全長六公里 過江五分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南京 长江隧道 交通 房地产

    交通压力。《南京晨报》指出,随着南京长江隧道建设,位于江北的浦口区和江南出口的江心洲岛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今年江心洲吸引了新加坡投资九百亿元打造大型生态城。近两年来江北地区的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土地升值、房地产也快速崛起。据悉,长江隧道的建设带动了江北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位于隐道江北出口处的一处即将开盘的楼盘价格,就已从三年前的每坪米三千元涨到了六千元。(本刊)预计二〇-O年六月通车(注:总投资33亿人民币的南京长江隧道全线贯通)

  • 文章故都南京簡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南京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交通便捷

    江苏省政府所在地,更扩大范围,包括江浦、六合、溧水、高淳、栖霞等处,又建长江大桥(现已建二桥、三桥),使京沪、津浦两铁路接轨贯通,公路直达南北两岸,交通便捷。

  • 文章南京長江大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南京长江大桥 历史沧桑 交通工具

    長虹千丈跨江隈,馳道輕車殷若雷。淘盡英雄橋下水,東流無盡史成灰。

  • 文章桂林遊蹤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4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桂林 旅游行程 自然名胜 漓江 交通

    都昌 胡迎建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廿五日,乘火車往廣西宜山參加黃庭堅學術硏討會。夜晚車將過桂林,天如黑幕,車窗口不時掠過寒風,有零星小雨,前方出現模糊的一團燈光。我想,趁廿七日到宜山還有一天空閒,何不下車遊此名城一番。於是囑乘務員在到站時叫我起床。提著行李,下得車來,便有一年輕婦女邀住旅社。我隨著她沿一小巷走了不多遠,至一鐵路技工學校招待所下榻。次日,又是那婦女來到我的房間,殷勤邀我參加由此旅社所辦的桂林一日遊業務。我自以爲乘公共汽車即可玩遍桂林,未即允。那婦...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