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顺德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记奉化松岙顺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2期  作者:裘時晋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顺德 奉化 财物 火灾

    顺德堂在奉化东区松岙村,系余岳家,在二百年前,顺德堂公先后娶有三妻(二妻系续絃),生有十四位男儿,就地购有稻田八百亩。置有八百亩稻田,甬属同鄕尚不算稀奇,而十四个儿子则在近二三百年间,确为同鄕中罕见。顺德堂祖先卓公,初时贫苦异常,生活艰难,夜间常在村中相近海边捕鱼虾为生,年近五十仍以此为活;不意某夜忽有海盗劫持大量财物,而被官兵追逐,海盗迫不得已就在临近处上岸逃避,所劫大量财物因携带不便,就藏埋于村民临时搭盖棺草材中而各自逃窜。时公适在近处捕鱼,亲眼

  • 文章中順抗戰史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陳鐵兒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抗战史料 顺德 战时回忆

    民国二十七年顺德县城陷敌,二十八年再陷中山县,我仍活跃「游击区」,在二十九年间与何庆球写「中顺沦陷记」,三十一年九月敌伪军来扰而失去,三十二年,以助孙中山先生革命经费七十万元复亲到广州「永淸门」炸毙满淸将军凤山的顺德周(苏羣)之贞,说邓慕韩的党史不尽不实,嘱我去广宁开办靑云儿童敎养院替他另写,因我不能放弃顺德县报而却之,至民国三十六年久任第七战区挺进第三纵队司令袁带,有感时在鹤山驻防,对中、顺情况不深,甚愿与我并合资料写「囘忆录」,且屡说现居广东道的房间

  • 文章顺德的养蚕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采桑养蚕 养蚕女 地方风俗 顺德

    顺德县是珠江三角洲一幅丰饶富庶的土地,农业发达,有「鱼米之鄕」之称号。自明淸以来尤以盛产蚕丝著名,很多帝王御用和宫廷中用的及赠送友邦属国的高级丝绸,大都产自广东省顺德县。民国以后,其蚕丝业之发展,更是空前繁荣,所产丝织品,如点梅纱,响云纱,纺绸,黑胶绸等均为出口的珍贵衣料。每年可赚回一笔巨额的外汇,因而顺德在广东省是列为「一等县」的县份。顺德的采桑育蚕工作大都是由未出嫁的处女(德顺人称她们年轻的为「大姑」,年老的为「姑婆」)们来从事的。这是一个地方性

  • 文章大陸東北行見聞散記(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2期  作者:謝修身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天津 繁荣街市 利顺德饭店 天后宫 北园公园 手工地毯

    配上不同形式的门窗、栏杆、挂落、屋顶、翼角,俱经考究,所售商品也以传统文化用品、民间艺术品为主。近年,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均会在古文化街举行盛大的皇会表演。估衣街位于北马路北方,是一条新修复的商业街,约有百余家店舖密集于此全长八百公尺的古街上,商品以纺织品、毛皮服饰、金银首饰、杂货为主,不少商店与古文化街一样建有门楼,饰以彩绣,古色古香,街西口亦建有仿古牌楼。利顺德饭店位于天津台儿庄路三十三号的利顺德饭店,可堪称世界一奇的是,它始建于一八六三年,现

  • 文章中順代有英雄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陳鐵兒 出版时间:1984-03-31
    关键字: 中山市 佛山市顺德区 杰出人才 生平事略

    中顺两县,由宋、明朝代始先后分割南海、番禺、新会地方建立香山、顺德邦邑,香山原为五桂山桂子飘香成名,自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后人思念其功德改今中山县。顺德则于明景泰三年设治,以冲鹤堡黄萧养率众十余万攻广州,事平后再行部署而成,从此中顺两县人民亲睦,各以衣食易有无。张鎭孙攻克广州 马南宝建宋行宫地灵人杰,由抗蒙、抗满侵略军,而至打倒满淸皇朝、打败日军,已见我邑忠义前辈知耻有勇,不畏杀身灭族,救国救民,成功成仁,稽史志的有今顺德熹涌人擧宋度宗咸淳辛未状元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