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长江大桥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鄂黄长江大桥落成简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5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长江大桥 鄂黄 落成

    矶,矶上有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它逆流而立,雄峻巍峨。下桥左行为八百里樊湖水面,乃武昌鱼之故鄕。鄂黄长江大桥是北京至广州一〇六国道跨越长江的特大型桥梁,是湖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大桥对于完善国家路网布局、改善一〇六国道交通条件,促进湖北省特别是鄂东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大别山老区建设,开发物产与旅游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和省领导高度重视、关心大桥建设。李鹏同志为大桥题词:「鄂黄长江大桥」;刘华清同志题词:「建设鄂黄长江大桥,促进黄冈经济发展」。湖北省

  • 文章长江大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丁戰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长江大桥 红孩 五岁丁独占

    京口瓜州古渡頭,滄桑歷遍又風流;高路騰飛大江渚,行人盡解小山樓;橋倚長天開極目,水拍駁岸送遠舟;何須攬勝評今古,朗日清風是好秋。註一:丁戰,原名丁獨占,乳名紅孩,人稱神童,抗戰時在豐碭名噪一時,因其幼小年紀能寫古詩詞典,並自署名:五歲丁獨占。註二:請參閱本刊第十二、二十四等各期介紹。

  • 文章天兴洲长江大桥公铁两用通车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作者:本刊特稿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天兴洲长江大桥 交通枢纽 工程概况

    文◎本刊特稿天兴洲长江大桥通车后,与武汉长江大桥形成一个铁路环线,使铁路过江能力扩大二到三倍,武汉将成为武广、沪汉蓉铁路的中心点,跻身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配合武汉火车站的新建、武昌站和汉口站的改造,则以武汉为圆心,北京、上海、重庆、广州一千公里以内的城市,都可以实现当天来回的愿望,使武汉实至名归的成为「九省通衢」。对武汉市而言,天兴洲长江大桥的完工,等于在青山与汉口间开辟了新的过江路线,对市区的交通改善有积极意义,大桥所设计车辆的日流量为六万辆,可缓解

  • 文章長江三峽旅遊記之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謝修身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重庆 罗汉寺 长江大桥 火车

    形容词来歌颂他们的才华聪明和丰富的想像呢?每天由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亦有当地善男信女虔诚地来上香礼物,许个愿或默祈,所以在罗汉寺内并无限制任何前来膜拜的人士乐捐,也任凭各人的喜爱把钱投入自己所最崇拜的佛像内。笔者发现「多子多孙佛」像前积钱最多,这正透露大陆人民的心声,虽然大陆政府规定一胎制,但在人民的内心都非常羨慕这尊「多子多孙佛」。重庆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位于市中区石板坡与南岸区梨子园之间,北连南区路,南接川黔,川湘公路。据称该桥一九七七年十一月

  • 文章江山如此多嬌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甘學優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黄鹤楼 长江大桥 庐山 见闻感受

    好,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我们此番出游的第一站来到这里,游兴大发,饱览楼内景物和楼外周边远景,纷纷拍照留念。午后,我们驱车过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游览汉阳翠微横路归元禅寺和龟山西麓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伯牙台,相传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遇樵夫钟子期深解曲音,两人结为知交。钟死后,伯牙摔琴绝弦,不再鼓琴。后人深感其情,筑台以资纪念。联想到钟姓之"知音堂"和"高山流水,舞鹤飞鸿"的对联,其源

  • 文章南京长江大桥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南京长江大桥 历史沧桑 交通工具

    長虹千丈跨江隈,馳道輕車殷若雷。淘盡英雄橋下水,東流無盡史成灰。

  • 文章故鄉江南之旅隨筆(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47期  作者:馮俊華  出版时间:2007-01-20
    关键字: 江南之旅 南京 夫子庙 长江大桥 南京小吃

    古城墙规模之大,堪称世界第一,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杰作。「长江大桥」(图三)气势雄伟,上层行汽、机车、行人,下层行铁路,连接长江两岸全长公路达四点五公里、铁路六点七公里,历经八年建造完成,是中国数一数二的桥梁工程之一。顺道,特别参观中国内画艺术大师龚良的「水晶内国画」作品及龚大师亲自现身说法(图四),他运用「雨化石」画国画,其中最著名一幅水晶内国画为「清明上河图」及各国之首像,观赏者莫不啧啧称奇!接着,再前往南京矿石博物馆参观「玉」的历史背景及制造、选购

  • 文章萬里長江第一隧中山遺願夢成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2期  作者:劉一曙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武汉长江隧道 武汉长江大桥 三镇合一

    偉大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曾於一九一二年四月十日,在武昌黃鶴樓舊址——奧略樓的群眾歡迎大會上,熱情地向各民眾團體指出:「武(武昌)、陽(漢陽)、夏(漢口)三鎮宜連成一片……應在江上建成大橋,或鑿隧道,聯絡三鎮為一市……。」後又於一九一九年在他所著的《建國方略之二——物質建設》宏論中,繼續描繪了在武漢建設過江的藍圖:「在京漢鐵路線,於長江邊第一轉彎處,應穿一隧道過江底,以聯絡兩岸。更於漢水口以橋或隧道,聯絡武昌、漢口、漢陽三城為一市。至將來此市擴大,則更有數...

  • 文章民國時期大武漢市政建設的記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0期  作者:王華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民国时期 武汉市政建设 历史回顾 武汉长江大桥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王華,湖北大學應屆博士生 指導教授:田子渝

  • 文章王浩傳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王浩 人物传略 教育经历 长江大桥修建

    更为眞摰,坦诚相助,同鄕同窗好友刘辉,与其结为至交,但刘辉之性,带固执刚傲,浩则疾书,赠以为鉴:天地之道,刚柔互用;太刚则折,太柔则靡;刚非暴虐之谓也,强骄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让而已。刘深感其忠言相告,故作为自已终身座右铭。解放后,参加宏伟的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工程,与苏联专家朱可夫,共策其事,为「大江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先后任南昌大学土木建筑系副敎授,一九五二年调湖南长沙任湖南大学及长沙铁道学院敎授。一九八七年初,突患脑溢血逝世,一代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