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造型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三彩的藝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1期  作者:黃崇鏗  出版时间:1977-11-25
    关键字: 唐三彩 造型 釉色 雕塑 绘画

    长期陈列供国人参观硏究,现在试以历史博物馆的藏品为基础,就唐三彩的艺术价値略加探讨。一 唐三彩的造型美英人格雷(Bail Gray)对唐代的陶瓷,曾有如此的论述:「唐代的瓷器厚重且雄伟,其色泽与形制优美感人,色彩夺目,造型健壮有力。很多唐代物品,似乎少有实际用途,而艺术品的第一效能,才成为主要的考虑。」在这段话里面,虽然他的论述是针对瓷器而言,事实上对于陶制的三彩器,以此种说法来评述,亦是相当得当的。唐三彩属于明器,专为陪葬而制作。中国人自古重视厚葬之风

  • 文章秦聲秦態最迷離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作者:汪其楣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秦腔 魏长生 旦角造型 秦腔名剧

    动容,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带有「粉红色」的风情戏的刻画表现。围绕在他声势与身价的故事里,不乏「同志」的话题,当然与官位越高者(如宰相和珅)的八卦,更会被渲染出来。但他也有家庭,说他老时带着孙儿,每日同往歌楼。他最后一次到北京登台,「虽老成却仍有典型」,只是可惜他〈背娃进府〉演到一半,昏倒在台上,下场就气绝。另外,与剧场发展相关的记载,是他在旦角发型和踩蹻方面的创新,尤其后者,使男人更像女人,更娇媚,也更需要「下功夫」。这个旦角造型上的影响,喜爱京剧的观众就欣赏

  • 文章先賢曾瓊琲的練武石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 特刊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曾琼琲 练武石 尺寸造型 故乡文物

    前清武榜眼曾瓊琲和他的侄曾孫茂練武用者有下列三款練武石:其最大者,高六三公分、寬四二公分、厚二七公分、重一六〇公斤;次大者,高六〇公分、寬三七·五公分、厚二六公分、重一二〇公斤;第三款,高六二公分、寬三八公分、厚二三公分、重一一〇公斤;最小者,高五七公分、寬三六·五公分、厚二五公分、重九〇公斤。以上三款練武石皆爲長方形之立體,石質堅硬,雖兩邊鑿有凹洞,方便抓提,但非有良好功力,搬弄時殊難得心應手。

  • 文章古石獅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 特刊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古狮石 水寨大桥 造型外观 故乡文物

    水寨大桥东端的石狮,原系华城天后宫前护卫,刻于明嘉晋四十四年(公元一五六五年),是距今已四三九年的古物,一九六一年水寨大桥建成后迁移至此,成了桥头侍卫。石狮高一·三公尺,长〇·九公尺,宽〇·四七五公尺,以花岗岩石料精雕而成,历经四百多年,风吹雨打毫无损伤。石狮有雄雌各一,置于长方形石须弥座上,分别玩球或带小狮,均口含圆珠,可以滚动,但不能取出;两狮后腿下蹲,前胸上挺,头略偏转,大眼圆睁,注视前方,气势慑人。此对石狮不但造型生动,工艺精湛,而且年代久远

  • 文章藝石入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定义 采石的 益处 造型分类 采石注意事项 产地

    连天,开濶心胸。三、造型分类就观众之欣赏踊跃情形来看,似乎一般观众或初次欣赏艺石者,大多喜爱「形象石」,而爱石或对艺术欣赏较深者,多喜爱「抽象石」,至于「山水石」,则介于两者之间,平平而已。综而言之,乃以「抽象石」的观众最多,亦最有兴趣。由是可见,现在观石的新趋势,似乎已提升为喜爱「石姿」的优美,线条层面所表现的「力」与「美」,以及从静观「抽象」的艺石中幻恋出优美的奇景,体悟出人生的道理,并进而启发出创造的美感了。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建设的进步、生活品质

  • 文章漢朝石雕馬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殷登國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石雕马 马造型艺术 马踏匈奴雕像

    汉朝的马造型艺术大致可分靑铜塑马、石刻马、石刻浮雕马和壁画马四个类别。依照制做时间的先后顺序,以下先介绍西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马。霍去病在汉朝与匈奴人的激烈战争中屡建奇功,元狩一一年(西元前一一三年)的那次战役,更在祁连山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使汉朝疆域大为扩张,设置了河西四郡,可作为进出西域的管道。霍去病不幸在元狩六年(西元一一七年)以二十四岁之英年早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战功,特别替他在长安茂陵以东修建了一座象征祁连山的墓冢,并在墓前雕列了大量的石

  • 文章隴東皮影戲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4、65期  作者:王光普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陇东皮影戏 皮影介绍 造型艺术 形象内容

    一九九六年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研究员曹振峰陪同台湾汉声杂志社社长姚孟嘉来庆阳考察时,看到了陇东神怪皮影藏品后,当场拍板决定让笔者编写《陇东神怪皮影》专著,由汉声出版社负责出书。陇东皮影造型艺术极为古老,保留了浓郁的民情、民风和丰富的民俗内容。现在的陇东民间,还比较完整地保存著两种民间传统皮影造型艺术。一种是专门用来演唱神戏的板影,当地群众称之为「柱子」;另一种是演唱历史故事戏的皮影,称为「戏梁子」。在演出神戏前,要举行隆重的敬奉崇拜仪式,存入神像皮影的箱子,人不能

  • 文章通海—民間獨特技藝—高臺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時偉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通海县 民间技艺 “高台” 舞台造型艺术 古典戏剧题材

    我的故乡通海县,是滇中一座古老的集鎭,距首会昆明一百二十多公里。她不仅风光明媚,山青水秀;民间习俗也饶有风趣。高台盛会便是其中之一。高台,有人称它为民间舞台立体造型艺术。这种独特的艺术,构思巧妙,装扮别致,人物逼眞,情景交融,仅流行于通海、江川、峨山等极少数县。如一台“孙悟空大战白骨精”,在那一平方多米的小舞台上,古木森森,怪石嶙峋,展现了白骨精生活在妖雾迷漫的荒野环境。山下,猪八戒与沙和尚手持钉钯和月牙铲,撩袍卷袖,对白骨精穷追不舍;山顶,白骨精

  • 文章『風雨亭』追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魏映新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风雨亭 魏觐文 结构造型 思想内涵 诗文对联

    祠宇鼎建產道間 農夫常趨避雷災四壁警語聯采華 石刻題字勢雄誇南眺筆架山遙立 東見琴江水繞行毛朝村民何愚昧 視同賤物毀無遺

  • 文章漫話鄢陵的民間工藝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9期  作者:葛國崢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鄢陵手工艺 制作童鞋 香囊 草编 桧柏造型 现代发展

    鄢陵地处中原腹地,系民间工艺之鄕,绚丽多姿的手工艺之花可谓无处不开。工艺美术是植根于民间的一种造型艺术,它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它既具有美的欣赏价値,又有实用价値,散发著浓郁的泥土气息,故特受人们的喜爱。在鄢陵农村,心灵手巧的母亲为孩子们制作的童鞋,色彩绚丽,造型古朴典雅,样式品种繁多,妙趣横生,别具一格,美术欣赏价値早已远远超出了它的实用价値可谓是中原民间工艺的一枝奇葩。童鞋属日用工艺,除去它的实用价値不谈,它是一种特殊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