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风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今诗风析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劉林華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古诗 今诗 诗风赏析 诗教

    此诚大可忧者;忧之如何?重振儒学,实践仁(利人而不害人)义(行事光明正大而不作贼)之教,实为其必由之正道。而宏扬诗教,对于正人心,息邪慝,必能多所补益,是为长国家、治百姓者之所当注意,亦为有志淑己匡时之君子,所不可忽。三、诗风之变中国古代载籍中,虽有逸诗,而多属吉光片羽。集大成之作,厥为诗经一书。诗经成于周代,分雅、颂、风三体,以赋、比、兴三法出之,为有声韵、可歌咏之经典之作。后之为诗者,多四言,仿自诗经风雅,渐变为乐府长短句。魏晋以后,多五、七言,相传

  • 文章舜溪诗风出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87期  出版时间:2001-01-15
    关键字: 诗风 焦溪镇 出版诗集 诗词

    焦溪鎭(包括三河口)自明清以来文人雅士创作的优秀诗词作品,已由潘文端先生编集于公元二〇〇〇年春出版,署名「舜溪诗风」,并由姚广圻先生审愼校注。对他们的征集、编辑、校注、出版工作,所付心力,远在异鄕的后辈,谨致无上感谢微忱。値得一提的是编者拙作常州人才甲天下歌承蒙不弃,不以不合旧诗音韵破格录入。其中又有业师施恺泽(啸岑)三首,同窗承名世三首,读来更多孺慕怀念之情。编者曾在拙著「常州人才甲天下」书中有一段附注:谈到李白的清平调,想起个人一段小故事,十三岁从

  • 文章曹氏父子與建安文學——薈萃中原人物的文學結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1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曹氏父子 建安文学 诗词 建安诗风 文气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曹操拥献帝奠都许昌,一时中原人物荟萃,二十几年间,虽然兵不歇刃,却在曹氏父子大力提倡下,开创出「建安文学」的新貌。建安诗风,开我国五言、七言之滥觞,打破了汉代以来诗坛沉寂的局面,使诗歌创作,步入另一划时代的里程与新貌,而曹氏父子便是开创此一时代诗风的鼻祖。以其在建安年间史家便称此一时代的文学为「建安文学」,篇首所录曹植,就是此一时期五言诗的风貌,家喻户晓,流传甚广。是魏文帝

  • 文章略论魏向炎先生的诗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王業西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魏向炎 诗词作品 文笔诗风 《江西诗词》 诗作评介

    读者好评。先生每有新作,先寄文峰。初步统计,诗词在百首以上,书信往来岂止百篇,编委受益不浅。据不完全统计,从《江西诗词》创刊号至总三十三期止,共刊魏向炎先生诗词九十首,其中:八十六年卅一首,八十七年二十首,八十八年七首(缺一、二期),八十九年九首,九十年三首,九十一年九首,九十二年六首,九十三年二首,九十九年三首。数量不多,以质取胜,自律甚严,堪称楷模。按《江西诗词》栏目大致可分五类:①感事篇,②建设篇,③登临篇,④咏怀篇,⑤杂咏。纵览全篇,其诗风豪放而深沉

  • 文章白采其人其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熊琛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白采 人物事略 诗词作品 诗风 学诗经历

    生前自定原稿排比,以存其眞。此书流传不广,早已绝版。其后胡君文彬自南士先生处借得初版原书,复从他处觅得白采所撰(绝俗楼我辈语),及一部分小说与其他相关文字,于七十一年汇编为(绝俗楼遗集),印于台北,白采作品,又重与世人见面。白采诗风,或以为有类于黄仲则、龚定庵及苏曼殊诸家。不能否认他有一部分清新哀艳的小诗,含有上述诸家色彩,但不能以「清新哀艳」四字来槪括白采诗的全貌,正如同不能以此四字来作两当轩诗、定庵诗及曼殊上人诗的定评。试看当日康有为先生在读过白采(古意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