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華容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思我故鄕——华容(监利)县传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6期  作者:王軼猛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監利 思鄕 華容 傳奇

    每一回首心嚮往之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 文章三国古战场华容道纪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4期  作者:吳克計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两岸交流互通 败走华容道故事介绍 华容道纪行

    随着电影《赤壁》的热播,三国话题已为台湾民众关注的热点,他们尤望对其作更清楚、更立体的了解。带着台湾民众的期待,四月十六日,台湾TVBS电视台《发现新大陆》摄制组到监利寻访三国古战场华容道。县台办接待并陪同摄制组深入实地采访拍摄。一七〇〇多年前,曹操带领大军南下至「鼎足分争地,雄据乌林矶」,与孙权、刘备联军鏖兵赤壁,及至败走华容道。若将乌林(今洪湖新堤东北二十公里)、南郡(今荆州江陵)连成一线,华容古道正是这条线中心的一段,即在古称华容的湖北监利

  • 文章看過古隆中牌坊聯想到長坂雄風石碑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4期  作者:兆平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古隆中牌坊 长坂坡 华容道 曹操

    可徒涉。长坂桥即架设此河之上,其位置在东门北方约一华里,西距长坂坡不过一公里。现在除有一小石碑竖立该处外,幷无桥的遗迹可资印证。四、曹操于赤壁战败所走之华容道古之华容即今之监利县,系汉置而为南齐所废改者。笔者于民国廿一年秋乘轮于监利登岸,幷经其半高半低之东西较长之街道,然后北上,前已言之,勿待赘述。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以绝对优势之兵力—号称八十三万人马。(按实为廿五万。)竟败于兵力不过五万人之刘(备)周(瑜)联军,自非其始料所及。但当时正値秋末冬初,天干物燥

  • 文章月是故鄕明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8期  作者:王軼猛  出版时间:1981-01-10
    关键字: 监利县 华容县 伍子胥 故乡 思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 文章爹爹灯、婆婆灯记鄂城县华容镇元宵节旧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3期  作者:劉振華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元宵节 鄂城县 华容镇

    我的老家,在湖北省鄂城县华容鎭刘家老屋,鎭的附近,居有江、胡、廖、季、于、严六大家族,也有高、陈、姜、秦等较小家族。共约五万人,均以务农为业。淸末民初,江、胡等六大族人,因彼此田地相隣,纠纷时起,由于个人间之小怨,演变成为宗族间之械斗,渐至永无休止。每次械斗的武器,无非是锄头、木棍……等物,双方颇有死伤。在县司法处里,常是前案未了,后案又至,眞是案积如山。此种宗族间的仇恨,愈结愈深,「淸官难理家务事」(宗族如同大家庭),委实难为县司法处的官吏了。此种械斗

  • 文章民国元年至卅八年华容县历届县长姓名录曁大事辑要(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胡虛一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华容县 县长人名录 大事纪

    胡虚一先生经过多年博访周咨,蒐集资料,撰成本文,将民国元年至卅八年华容县历届县长及其政绩与全县大事,作一有系统之介绍,堪称珍贵的地方史料。本刊乐于连载,以飨读者。胡先生原有一篇前言,将蒐集资料的经过,详加说明,对于华容县旅台人士白瑜、谢齐家、刘卓炎、黄湘涛、刘膺戎(已故)卢人凤诸先生的全力赞助,文中再三称谢,因限于篇幅,未克全文发表,特为说明。

  • 文章湘北华容道风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何賢報 出版时间:1981-07-15
    关键字: 华容道 故土风貌 地理气候

    我的故鄕位于湘北,离长沙不远,与岳阳毗连,也是我历史上闻名的华容道(今划为县)——这里是余生长的地方。故土多山地,而名胜古蹟很多:最著名的有石佛山、禹山、鼎山、七女峯、范蠡墓和黄湖山等地……。石佛山——立有关公堵曹石碑,关羽堵曹于华容道,是三国时代的历史故事。禹山——上面有禹王庙,禹治水登临。鼎山——山上庙里奉祀的神像,乃昭烈帝(刘备)甘夫人、孙夫人和糜夫人,上面还有口龙井。七女峯——相传有七仙女游于此地,因而得名。范蠡(墓)——自号陶朱公,是春秋时助

  • 文章华容县历届县长姓名录曁大事辑要(四)——民国元年至三十八年——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胡虛一  出版时间:1983-07-15
    关键字: 华容县 历届县长 名单辑录 大事纪要

    五十、自「华容县立鄕村师范学校」,合并于岳阳之「岳郡联立师范学校」,朱英办在「东山草堂」纪念刘大夏的「私立东山中学」,遭受县府的査禁解散,故华容此时,虽已到重要鄕鎭都有一所中心国民小学了,但全县尙无一所中学。县中子弟小学毕业,要升读初中,最近得去隣县南县的「县立南县师范」(简称南师),和「私立湖西中学」就读。另一往返交通称便的隣县岳阳,中等学校较多,抗日以前,县中子弟,多往岳阳读中学,或更由岳阳坐火车南赴省城长沙,北往湖北武汉,去读中学或师范。但今岳阳

  • 文章华容县历届县长姓名录曁大事辑要(五)民国元年至三十八年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胡虛一  出版时间:1983-10-15
    关键字: 华容县 县长人名录 大事纪要 县议会

    六十二、自北伐以后,迄于抗战以前,再加八年抗战,华容县在这十多年时期中,似无民意机关可言了。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之次年,亦即民国三十五年,方又有由全县二十个鄕鎭之鄕鎭民代表会,及若干人民团体,采间接选擧法,选出二十七名县参议员,所组成之「华容县参议会」的产生。这个「县参议会」,应算是自淸末设置「县咨议局」以来的第四个「华容县民意机关」了。(第一个是淸末的「咨议局」。第二个是辛亥武昌起义,民国成立以后的「新县议会」。第三个是北伐前,所谓「赵恒惕时代」的「县议会

  • 文章雲樓新記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棟祚龍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望投佳作 合力修志 水经注 西汉华容 胡广 陈留太守胡公碑

    后曰:『交趾太守胡宠墓,在县西北。水经注:夏水迳交趾太守胡宠墓北,汉太傅广身陪陵。而此墓侧,有广碑。故世谓广冢,非也。其文,言是蔡伯喈之辞。』査水经注(「一九五五年」四月,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卷十三曰:『夏水出江,流于江陵县东南。…又东过华容县南【龙按:原注曰:县,故容城矣。春秋鲁定公四年,许迁于容城,是也。北临中夏水,自县东北迳成都郡故城南。晋永嘉中,西蜀阻乱,割华容诸城,为颕王都。夏水又迳交趾太守胡宠墓北,汉太傅身陪陵。而此墓侧,有广碑。故世谓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