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甘草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養生之道)長壽保命丹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作者:宋景濂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保命丹 杜仲 甘草 枸杞

    白发转黑、增加食欲,有病治病、无病长寿延年,男女老幼,无不咸宜。杜仲三钱 构杞五钱 熟地三钱玉竹二钱 大茴三钱 川芎一钱甘草二钱 前胡三钱 牛夕三钱灵仙五钱 羌活二钱 防风二钱茯苓三钱 白芍三钱 肉桂三钱秦艽二钱 枣仁五钱 陈皮二钱大枣五个 木瓜二钱 沙参五钱续断二钱 上药廿二味此剂以六十度好白酒四瓶,然后加冰糖十两,浸二个月,每日服用二次,每次五钱,饭后服用,此药方广传救世,不得贪心受财,功德无量。注:本文系宋景濂鄕长提供

  • 文章细说甘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4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1997-08-01
    关键字: 甘草 学者论述 草药 中医

    甘草,英名Licorice,学名Glycyrrhiza glabra L,又名甜草、甜甘草,药草名也。淮南子·览冥篇:「夫地黄主属骨,而甘草主生肉之药也。」急就篇·四:「牡蒙、甘草、菀、藜芦。」唐颜师古注:「甘草,一名蜜草,一名蕗,一名蘦,一名大苦。」根茎入药,性平和味甘,能和百药。参阅政和证类本草·六·甘草。蘦,草名,似葵,叶可食,尔雅·释草:「蘦,大苦。」注:「今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汉刘向撰的别录把甘草称为蜜甘、美草、蕗草、国老

  • 文章青海青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4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青海湖 海心山 祭海仪式 大黄 甘草

    靑海省还能大量生产「将军」和「国老」。有一种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吃下去之后,立能泻肚,即中药之中的「大黄」,也称为「将军」,在靑海,大黄长得漫山遍野的,毫不珍贵。熬中药少不了的「甘草」,是一种多年生长科植物的根茎,黄色,带有甜味,也称为「国老」,在靑海草原上,一串串地拔起来堆在那里晒着,块把钱就能买一大车。在农产方面,靑海还不甚发达,用沟渠略能灌漑,其他的则是「看天田」,每年夏秋之际一熟。以菜子为最多,出点小麦,筱麦和比麦子粿粒略大的靑稞。靑稞

  • 文章甘肃人谈甘草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期  作者:老甘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苦尽甘来 甘草 人物感怀

    里边堆积如山的甘草,因着甘草有个「甘」字,我对它发生了亲切感。我问老板说:「这么多的甘草是从那里来的?」他回答说:一从甘肃来的」,我听后在心中想这个老板必定是和我开玩笑的,我又问:「是怎么运来的?」他说:「从甘肃运到成都,再运到重庆、贵阳、桂林然后运到柳州。」对啊!这个路线不错啊!于是我走到甘草跟前,用我的双手,把那些每捆重约百斤左右,粗如童子军棍的甘草,摸了半天。甘草虽然不贵,但它在中药中是王,它虽然不是糖,但它有可口的甜味,它在中药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3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童年 金银花甘草 乘凉 故事 家庭教育

    三十二、乘凉讲故事童年时每在懊热的夏季里,虽然没有电风扇或是冷气机的享受,入晚芭蕉扇一把,随着一家人在庭院内乘凉,大家或倚籐椅或坐板凳,或躺竹床或踞蓆地,我的母亲喜欢喝金银花甘草茶,于是每晚一大壶,人各一杯,这时星月在天,淸风徐来,流萤点点,虫声唧唧,一天尘俗,淸涤殆尽,古人谓:「葛天氏之民欤?」正此形象。我的母亲不曾受过新式敎育,当然不知什么叫「机会敎育」,可是她常在乘凉时讲些忠孝节义的故事给我们听,例如:「关云长挂印封金」,「岳武穆风波亭遇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