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孙中山精神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恭賀母校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院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鄧晴文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请柬特刊 部长贺词 总长贺词 校长讲话 杰出院友颁奖礼 参观院史馆 孙中山精神 光大校训 捐赠古今图书集成 奖学金学术研究助学金 院庆餐会 活动剪影

    在悠扬军乐中,校长邱上将莅临,总值星官发「立正」口令,并报告出席院庆人数,校长即领导大家高唱国歌,向国旗、国父孙中山先生行三鞠躬礼致敬后,即席致词勗勉大家:今天是管理学院102周年院庆,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同见证这历史的一刻,谨提出以下几点与所有贵宾、同仁、师长及同学们共同勉励:(一)见贤思齐,发扬优良传统。我们常说教育是百年大业,管理学院走过102个年头,可谓人文荟萃,精英辈出,历届校友前辈,先进们,不论服役期间或退伍将换跑道,在财经、法律、学术各个领域或政府

  • 文章国父孙中山之革命精神与人格书风颂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12-01-31
    关键字: 孙中山 诗词 革命精神 高尚人格

    一名门钟秀出奇人。节概廉明道义遵。学贯中西饶历练。心怀圣哲富精神。弃医从政凭肝胆。舍己全诚助苦贫。专制满清如猛虎。狂澜力挽拯生民。二狂澜力挽拯生民。革命筹谋历苦辛。义勇坚心昭日月。精诚壮举耀星辰。千秋英烈辉煌史。万世忠魂狷介身。敌忾同仇抛热血。天涯浪迹诉情真。三天涯浪迹诉情真。主义宣扬中外亲。欧美贤能同致力。亚洲英士共行仁。推翻帝制公天下。匡济时艰灭佞臣。革命十回虽未捷。扬竿复起转洪钧。四扬竿复起转洪钧。奋斗武昌功创新。四海腾欢夸战绩。八方飞舞啜醪醇。巍

  • 文章中山先生遺囑(民國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定稿,三月十一日簽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孙中山遗嘱 临终重托 爱国精神

    中山先生三月十二日於北京逝世,遺囑云:「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衆、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尙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 文章国父的求知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1期  作者:羅博平 出版时间:1985-02-12
    关键字: 孙中山 求知精神 求学事例 演讲内容

    校长、各位同学,今天的周会承贵校长邀约本人作一次的专题演讲,我的讲题是『 国父的求知精神』 国父诞辰快要来临了,我讲这个题目一方面是要来纪念我们伟大的 国父,发扬我们 国父的伟大的求知精神,另一方面我们要给同学一个学习的机会,现代的历史家都肯定说 国父是一个大思想家,这是对的,因为 国父发明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一方面是继承我们的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贯的文化道德思想, 国父是继承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是 国父硏究

  • 文章這是革命的黃埔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盧偉林 出版时间:1990-12-30
    关键字: 黄埔军校 筹建始末 黄埔精神 孙中山

    注:图为本文作者(左四)与黄埔校友在母校大门前留影)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澈,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进,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黄埔军校校歌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历经无数艰难险阻,至辛亥武昌起义成功,推翻帝制,缔造民国,成为亚洲地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正待积极建设,参与世界事务,跻身强国之林,却以重重障碍,往后十余年间,内遭军阀割据,全国陷入

  • 文章辛亥革命一百年紀述 國父軍事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百年纪念 军事思想 孙中山 革命精神

    一百人,甚至战胜敌数百人,才可以配谈革命战术,如果以一对一那就是普通战术了」。国父运用这种革命战术,凭著赤手空拳,十次起义,终于由辛亥革命之役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四、革命精神国父一生革命,特别强调精神力量之重要,国父曰:「革命在乎精神,革命事业是由革命精神产生出来的,因此有革命精神,革命事业才可以成功,否则未有不遭失败也」。先总统蒋公亦曰:「打仗时决定胜败的有二个要素,一个就是精神,一个就是物质,如果二个要素缺了一样,打仗一定不容易成功,如果这二

  • 文章仁者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2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91-06-05
    关键字: 孔子 孙中山 回忆师尊 爱国志士 宗教精神

    论语一书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一生之言行实录,书中之言「仁」者,在四百八十章中,达五十八章之多,而「仁」字往复出现者则为百有九次,故学者有称论语为「仁书」者。朱熹曾谓仁乃「本心之全德……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蔡元培氏曾云:「仁者,实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总名。」可见仁为儒家学说义蕴之中心,亦孔子全副精神之所寄。仁与爱至为密切,最显著之区别,仁者蕴于中,爱者发于外。对人言谓之仁,对物言谓之爱。仁与忠、恕间有其一贯相通处。论语中曾述:「子曰:参乎!吾道

  • 文章訪汶川,探博愛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8、79期  作者:徐新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汶川地震三周年 回访 小镇新生 博爱精神 孙中山

    四川大地震三周年,我有机会参访汶川县。昔日受灾最严重的小镇,有个美丽的名字「映秀」,群山中伴着一条青溪,名实相当,但一直默默无名。直到轰然一阵天摇地动,震垮它沈静的悠悠岁月和它的一切,才吸引了世人的眼光。「映秀」保留废墟,让人纪念,另外建了一个全新的小镇,十足中国古典风情,坐落在群山间、溪水边,美极了。从「映秀」到另一个浴火新生的小镇「水磨」,经「漩口」,车行山路,突见窗外一巨石,耸立在路边村前,上有两个大字,赫然是国父孙中山先生题的「博爱」。这是我见过

  • 文章國父來台與台灣光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林國章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台湾民族意识 日本殖民侵略 革命精神 台湾抗日运动史

    八九五—一九四五年这半个世纪期间,台湾人民政治认同的座标如何在冀望中华祖国复兴—开创台湾独立自主—投向日本殖民帝国之间摆荡?必须要从日据时期台湾政治运动史的角度来考察。而孙中山先生的行谊与思想之如何发酵成为台湾抗日运动精神标竿的核心,则为揆度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政治认同与民族意识向往的指标。分析中山先生所以受到台湾人民广泛推崇的原因,除了热衷追随国民革命的有志之士大力倡导,主要的理由尚包括:(一)孙中山四十年如一日的革命精神与革命毅力。(二)孙中山对主义的坚持与忠实。(三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