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力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興頌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5期  作者:李丹書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中兴景象 政声国力 处处弦歌

    ㈠想见太平还故里,正当万象庆昭苏,八方风静重开业,四海人归说瑞符,白发老妻迎杖履,靑丝家妇洁庖厨,撚髭笑看中兴象,百万齐民舞玉衢。㈡太平盛世何时见,物阜民康此庶几,草木有知咸向化,江山如旧赋先归,鄕园诗会重联韵,冠弁儿曹戏彩衣,策杖田陇劳故老,长提烟柳尽依依。㈢物华天寳旧山河,濶别维艰见亦艰,百战勋劳还故土,三年梦寐绕鄕关,依稀未改唐畿甸,约略重窥汉杖班,遗老相逢长拜揖,欢声远播格夷蛮。㈣依旧山河锦绣图,复兴气象见规模,政声再睹贞观续,国力长储大业初

  • 文章美國會向中國求援?(每天吃十一根油條才會傷身)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美国金融危机 求援 对华政策 立场 国力

    尚不好意思向中国求援,但国际间似乎已认定非有中国合作不能解决美国问题,下一任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如何,就可想而知了。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前天在国防大学发表演讲时说,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但是如果美国对北京采取不当的政策,就会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敌人,那将是严重的错误。由于布希政府还只在求内援(国会),而未求外援,所以中国政府也不表示什么立场,但事实就是那么回事。当前,一个国家的地位是建立在国力上,而国力也不外是经济力道的强弱罢了。(本则新闻由中时电子报提供二〇〇八、一

  • 文章上海申報世博會成功感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周振熙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上海世博会 申报成功 国力增强 感怀诗文

    一、国力增强众所知,平安兴盛世称奇;成功申博依基础,破浪东风扫雾迷。二、云淡风轻绕翠微,中华展翅向高飞;淸歌曼舞浦江月,申博成功众望归。三、申奥成功世博跟,中华世界舞台登;神州从此腾飞起,东亚病夫成巨人。

  • 文章慶香港回歸雪百年國恥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3期  作者:王用楫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香港回归 历史回顾 国力增强

    在香港一〇九二平方公里的中国神圣的领土上,盘踞达百余年之久;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国力增强与香港回归香港的丧失,一则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二则由于英帝国拥有军舰、枪炮。从香港被强占时起,从清政府和爱国军民无时无刻不在设法争取收回。道光皇帝连下几十道御旨,意欲收回香港,结果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以来,历届政府都曾为收回香港努力,由于西方列强掠夺成性,岂肯放弃既得利益,结果处处碰壁,一无所成。究其原因,都在中国始终处于弱国地位。这又说明:「落后要挨打

  • 文章從史學觀點談鄭和下西洋的時代背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6期  作者:宗霖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燕王夺嫡 明初国力 郑和下西洋 出使目的

    国力很雄厚,在全国各地仓库里的货物,都储存丰盈,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不仅足够供应全国,还可以推销到国外去,当时商业显得很繁荣,人们都希望同国外各民族往来通商。工商发达,人民希望向国外销售货物的愿望,实为促进政府遣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动力。明初海外贸易的情况是这样的;元代海上交通,原很发达;互市的港口,计有市舶司,而以杭州、泉州两地贸易最发达。泉州更盛于杭州,为海舶集中地。与地中海岸的亚历山大港,同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明太祖即位之初,也愿与各国互市。洪武元年

  • 文章寻找齐国力敎授……有趣的「乌龙事件」概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国力 乌龙事件 养生保健 专家答疑

    笔者曾在《海州文献》九十四期简介心脑血管专家洪昭光敎授大作「活到百岁不是梦」,及九十七期未经署名(嗣经査明为齐国力敎授)的讲词,题为「不要死于无知」(又名:养生经),旨在传播保健知识,增进大众健康。近因偶见另一小册,发现为「齐固力」,顿起疑窦,孰是孰非?必须弄个淸楚。遂嘱孙女文怡,先从电脑査起,证明为「齐国力」敎授无误。后见附有很长一篇「寻找齐国力敎授」资料,一时好奇心驱使,详阅一遍,兹录其内容重点如后:二〇〇三年二月,大陆人民网站,转发《健康时报》上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