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华精神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族群与中华汉族(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09-07-31
    关键字: 客家人 客家精神 中华精神 客家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本文作者冯秀珍教授为广东丰顺客家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学术部主任,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著有:《社会主义发展史纲》、《中华传统文化纲要》、《客家文化大纲》等。

  • 文章为发扬湖南精神进一解——兼论复兴中华文化之道——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張益弘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湖南精神 中华文化 文化复兴之道 田炯锦 《发扬湖南精神》

    民国六十年三月,我在本刋第四期发表「发扬湖南精神」一文,说明湖南人的特殊性格,湖南精神的内容,及其如何发扬之道,敍述綦详,甚为切要。该文抽印成为单行本后,分送各方友人和读者,深得诸君之赞誉!我在文中说:『湖南精神是一种很好的民族精神,有很多优点和丰富的内容,为构成中华民族总的「国民性」之一部分。………因此,发扬湖南精神,并不是加强地方观念,鼓吹部落思想,而是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不仅湖南一省如此,假如其它各省的人,都能找得出他们自己的长处,把很好的精神

  • 文章中國武術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1期  作者:馬伯韜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文化 中国武术 中国古代哲学 尚武精神

    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文化是在长达几千年的奴隶和封建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其精神文化深深根植于传统农业型文化的思想观念,中庸、求和、贫富贵贱等是中国传统武术精神文化的典型特征。人们在认识能力的提高基础上,判断传统武术文化的真实性,以及重要性,不断的分析自己的追求,以及传习过程中的体会,在更加深刻的对中国传统武术内涵认识后,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它所带来的价值。传统武术信仰是中国武术的灵魂,忽视了这一点就失去了中国武术特有的魅力和生命力。传统武术是指没有受到西方文化及其

  • 文章中國人的特質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3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伦理道德 和平 民主 科学

    文化的社会环境之中,每个人的心理状态,自小即接触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就养成中国人的特质。所以先总统蒋公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由于人能知道做人的道理。如果不知道做人的道理,便徒有人的形式,而无人的特质,便不能算一个人。」(救国的基点)因此,我们要认识中国人的特质,必须先要认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历史、文化,以及自己的职责所在。这样的一一认识淸楚之后,才能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二、五千年生存奋斗所形成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建国于亚洲大陆,已有五千

  • 文章藝文國際獅子會簡介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0期  作者:顏軫 出版时间:1984-02-02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国际狮子会 宗旨 精神文化

    一 前言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我们固有的立国精神,已经遭受到无情的冲击,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与成长,虽然提升了生活品质,在物质上带给人们无止境的享受,然则物欲的氾滥甚嚣尘上,甚至不择手段予取予求,相对的造成了犯罪率的增高,掠夺、窃盗、抢劫等行径,层出不穷,不仅形成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生命财产亦失去了保障。因此,当今有识之士,均以针对时弊,挽救颓风为急务,幷且透过各种活动,来复兴中华文化,奠定重整伦理道德的基础,从而唤醒濒临罪恶边缘的人心,走向光明正大的坦途

  • 文章詩策爲響應「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號召而作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民主宪政 三民主义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社会建设

    文成化灿千春。复兴剏建原一贯,恢廓丕承亦有因;心法薪传追往圣,绳绳相继萃三民。二、加强民族精神能容深蕴广包罗,勇毅淸刚鎭不磨;族性贞强基礼义,民心淳朴见讴歌。欧风美雨多漓薄,正德厚生贵至和;众志成城坚信守,长敎玉帛代干戈。三、贯彻民主宪政原知儒术尊民主,宪政经邦重自由;智任纵横恢德业,功宏参与着谋猷。权均律法无私惠,事本公忠见荩筹;风肃刑淸成郅治,大匡盛世尙宗周。四、促进政治建设战胜朝廷史实传,匡扶辅弼得人先;八方集义欣成事,四野腾欢颂擧贤。以德为尊宜在

  • 文章宋美齡面斥希特勒勸降密使——絕不向日本低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6期  作者:張紫葛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宋美龄 外御其侮 东道主 中华民族精神 坚韧不拔 同仇敌忾

    張紫葛,生於湖北松滋,一九三八年畢業于武漢大學中文系。一九三九年初到重慶,入《大公報》工作,偶遇宋美齡,被留在宋身邊任機要秘書,與宋過從九年。一九九四年三月完稿《在宋美齡身邊的日子》(由團結出版社推出簡體字版,本版文字即選自該書),次年繁體字版面世,宋美齡問攜本書面見者:“這個人現在是不是還活著?現在在哪裡?”

  • 文章浅谈弘扬中华文化振兴民族精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趙士驤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伦理道德 国际局势 学者论述

    动乱,甚至引发战争而生灵涂炭。面临纷乱不已的今日世界,有些国家经常感受外来恐怖组织暴力攻击之威胁,有些国家,因内部政争不息而社会不安。我辈耆年老兵能有机会相叙一堂,探讨有关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问题既有意义,也感欣慰。二、弘扬中华文化文化是人类一点一滴累积发展而成,具有传统性、赓续性与综合性及创造性。因此优良的文化会经后人发扬光大而长存,不良的文化,终会自然消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累积发展而成,据一位学者硏究,概可汇分以下多种:政治、哲学、文学、科学、经济

  • 文章中原文化與台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6期  作者:尹雪曼 出版时间:1972-06-25
    关键字: 总统勋业暨中原文献展览 中华文化 六大精神

    中原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中原就是中国。中原文化既是发祥于黄河下游,黄河下游是一个宜于耕种的地方,人民只要勤于耕作,即可维持生活,用不着向外侵略;所以中原文化首要的两个特征,就是勤劳精神与和平精神。而由于勤劳,所以养成一种开拓精神,也就是奋斗精神;由于和平,所以养成注重人际关系的伦理精神,也就是道德精神。而这种开拓精神和伦理精神,就成为中原文化的第三第四个特征。但是,中原文化还有它第五第六个特征;那就是因开拓精神而产生的「利用厚生」的科学精神,和因伦理精神而产生

  • 文章端午节与中华民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精神 中华民俗 第三次座谈会 会议记录

    叫人感到遗憾的是,很多人只知吃粽子、划龙舟,除了敎师们可能还会提到屈原之外,一般人都不提屈原了,有些甚至不知有屈原其人。今天中华民国复兴基地有此成就,中华文化是具有很大的力量的,如果只知享受,而不知这些享受的背后还有不少有血有泪的故事在里面可以为做人、做事的参考。那是很可惜的。屈原精神的真谛㈡梁文伟教授(国立彰化师范大学教授)今天座谈会的题目是端午节与中华民俗,内容提纲有两则,第一是屈原精神的真谛、第二是端午节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对于内容提纲二,拙见以为端午节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