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湖南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公然白吃一頓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鄧海波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湖南 探亲 趣闻

    本文选自作家返乡探亲专集)引言内人与我,以及二弟全家由常德,于七十六年七月三日同样赶了一个大早,驱车返回老家,途经湖南湘潭韶山,并于其宾舘用餐,算我们出手很大,订了一桌四十元人民币的满汉全席。至于该全席确有十多道菜,菜盘大菜也很多,当有货眞价实之感,可惜祗有味道差一点,此在二弟全家吃来蛮津津有味,祗有在台湾享受惯了的内人,挑东选西不想吃,这可急坏侄女绍平儿,向她伯母问长又问短,我却在一旁笑嘻嘻。其实,我们大家嘴里都长牙,不怕骨头啦不怕刺,大肉大鱼便把

  • 文章杜甫生平及在湖南的作品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陳瑶璣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杜甫 生平 湖南

    并授绯鱼袋,居成都严武幕府中。永泰元年(七六五)夏,武卒,郭英又代武职,崔旴造反杀英又。栢正节擧兵攻崔旴,蜀中大乱,因而杜公又逃往梓州,至乱平才返成都草堂。然当时又因生活无依,便为谋生而泛江出游嘉戎、云安,再移居虁州(瀼西草堂)。大历三年(七六八)春,杜公又决意出峡至荆南,经公安诸地入洞庭湖至潭州,再从长沙溯湘水游南岳(衡山),漂泊湘潭,至耒阳时,又因阻水,泊舟方田驿。可见杜公一生所涉历的环境,其范围极为广濶,而其足迹几半天下。他到湖南后境况,也不怎么顺利

  • 文章說湖南風土諺(下)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湖南 风土习俗 谚语 典故

    下蛊,使无法逃离,只得滞留苗区,永相厮守。连囘家探亲一下都不可能。介凡按,苗女喜嫁汉人,今昔同然。惟许多「生苗」已化为「熟苗」,生活、语言与汉人无异。而放蛊之说,或为事实的夸张,已渐失其神秘性。但不论今昔,汉人身临苗区,那总是大意不得的。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光緖、湖南〔衡山县志〕卷二十:『湘中渔父歌云「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张其昀〔中国区域志〕甲编:『湘江源出广西兴安县之海阳山,东北流入湖南境,至永州(零陵)有潇水会焉,至衡州有耒水会焉。由是绕衡山之麓

  • 文章湖南有三宝湘绣腊肉布鞋好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李蘅 出版时间:1981-07-15
    关键字: 故乡风物 湘绣 湖南腊肉 湖南布鞋 地方特色

    我们湖南有三寳:湘绣、腊肉、布鞋好。看官!现在让我慢慢道来:

  • 文章“不足为道话竹雕”——捐赠湖南省博物馆永久展藏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佑增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竹雕 捐赠 湖南省博物馆 楹联

    可使书道作久远之宏扬,岂不更好?嗣经湖南省博物馆来函商洽,我允无偿捐赠,由该馆设专室展藏,并已达成协议,于九月廿日完成初签。兹将协议书、捐赠书影印附录如后[2](编者按:本期稿挤,协议书、捐增书未能随文印出,谨向作者致歉)。纬德振时章美布远;幽意疏性清风敞怀。最后谨摘录吾邑(湘鄕)先贤许君武先生于七十三年为「中华民国诗人楹联展览集序」云:「圆颅方趾之伦,所以优于禽兽者,以其言语之外别有文字也。……故有文字而后有历史,有历史而后有文化,民族之历史愈长久,则其文

  • 文章湖南省湘剧院来台演出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0期  作者:劉陽先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湖南省湘剧院 台湾 演出 简记

    湖南省湘剧院应「传大艺术事业有限公司」之邀,一行五十一人,在省文化厅副厅长乔德文先生的率领下,于民国九十一年七月十四日抵台,住宿台北第一大饭店,并于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日晩在中正纪念堂国家剧院分别演出<马陵道>、<拜月记>、<白兔计>及&lt;生死牌>四出精彩大戏,获得在台艺文界及湖南鄕亲一致好评。笔者承潇湘居士萧建藩鄕长之推介,获「警察广播电台」<傅雁谈天&gt;节目主持人傅雁小姐之电话,于七月十五日

  • 文章湖南才子李群玉(三)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5期  作者:蔣禩炆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李群玉 湖南文人才子 对联 塾师

    调子呤道:竹疏烟补密,李群玉抬头一眼看到梅花,很兴奋地对下句道:梅瘦雪添肥。塾师击节赞叹:「好!你对的下联后劲十足,不愧湖南沣州才子!」他走到一株特别粗直的竹子前,用手抚摸竹身道: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先有节,李群玉赞叹道:「既是写实翠竹,亦是巧抒胸臆,语意双关!好句,好句!」他循竹梢望去,也高声吟出有所寄托的双关下联: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到凌云处更虚心。塾师又道:「为人亦应如此。」并出上联:无贪心,无私心,心存清白才快乐,李群玉随声附和,并对下联:不

  • 文章東安縣有隻變種小猪——金黃色短毛食量奇大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期  作者:王斌予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湖南日报》 变种小猪 东安新闻

    据香港「文汇报」76.2.19.转载中共「湖南日报」消息:湖南省东安县南鎭鄕南桥村养猪专业户吴起壮饲养的一头母猪,去年十一月初生下十一头仔猪,其中一头娇小可爱的猪仔,竟浑身长满金黄色的毛。该报同时指出,这只猪仔周身找不出一根异色猪毛,一团金黄色短毛,人见人喜。据统计,此种清一色金黄色猪仔出现的比率是万分之零点三,极其罕见。虽然牠的存在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至目前为止,不曾有过任何纪录,亦即这次发现尙属首次。最初,吴君将其共同饲养,并无特殊待遇,经过一段时日

  • 文章何键和张治中——抗战时期在湖南的一点囘忆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賴景瑚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何键 张治中 人物回忆 抗战事略 湖南政局

    何键和张治中是两个完全不同典型的军人。他们的个性不同、人格不同、作风不同;他们生前对国家的影响,死后所得到的批评也不同。现在,我要把这两人相提并论,似乎不调和,也好像有㸃联系不来。可是他们在抗战前后,同膺封疆重寄,复同为湖南省政府的前后主席。湖南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桑梓之邦。我又适于那时做了湖南省党部的特派员。我在民国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当中,代表中央到湖南,曾和那两人前后商洽湖南党务以及中央与湖南的种种关系,自然对他们发生过深刻的印象。现在事隔三十

  • 文章名菜——東安雞——簡介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4期  作者:陳安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湖南名菜 “东安鸡” 历史传说 做法烹饪 民间美食

    素享盛名的东安鸡,是湖南传统名菜之一,它的色泽鲜艳、营养丰富,香、甜、酸、辣、嫩、脆等六味兼俱。东安鸡,因其烹调方法起源于东安县而得名。据有关菜谱记载,早在唐朝玄宗开元年间,东安人民就开始制作东安鸡,嗣后传入南洋、北美、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另有一种传说:东安县唐生智先生,于民国二十四年间,曾在首都南京公馆宴客,筵席上的菜有此一道东安鸡,由于色香味俱全,博得来宾一致赞赏,因唐先生系东安县人氏,故东安鸡之名,由此而流传开来。以上两种说法不关重要,暂不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