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社会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现代生活十则——时下社会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时下社会 社会评论 现代社会 坊间商界

    一、嘴巴甜一點 六、理由少一點二、腦筋活一點 七、肚量大一點三、行動快一點 八、鼻氣少一點四、效率高一點 九、說話輕一點五、做事多一點 十、微笑露一點註:本件來自坊間商業界流傳,錄供參考

  • 文章鼓勵和幫助警察重建警譽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李敦宗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警察 警誉 银行抢劫案 社会秩序 黑社会

    李將軍以八十高齡,息影景美,對國事時刻縈懷,常以文字匡時救弊。本文撰就後,卽經臺北市議員陳世昌取去,邀同郁慕明、潘維剛、蔣乃辛、吳碧珠、于秉溪、張忠民、趙少康、謝英美、劉樹錚等十位議員,於去年十一月五日臺北市議會第四屆第六次大會中,以本文為資料,向臺北市政府提出書面質詢,極受各方重視,臺北各報均詳加報導,本刋特為刋出,以饗讀者。·編者·

  • 文章談忍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8期  作者:楊前川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社会风气 时论社评

    发生争吵,竟至互殴,闹进警察派出所,何苦来哉?!更有甚者,现在政治人物为了个人利益,无所不用其极,把和谐的社会族群撕裂,因之好友、亲戚、兄弟姊妹因政治立场不同,竟至不相往来,何其不幸耶!笔者有鉴于有些老人,稍有不如意事,或妻儿不顺其意,就大发雷霆,这对身心健康有害,轻则生病,重则引发脑溢血,造成不可挽救之憾事。故特以前联供退警老前辈体认「忍」之修持,绝对不要任意动气,以保百年健康快乐,阿弥陀佛!(原刊《警声杂志月刊》99年2月254期)

  • 文章如何建立一个富而知耻的社会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鄧超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富有 知耻 台湾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作者潭臺鄉人,政論作家

  • 文章關於時代病癥的省思與證見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2期  作者:周群振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台湾社会问题 台湾选举 试论社评

    台南师范学院教授 周群振接奉《鹅湖》社长及主编先生五月五日通告师友征求表示意见的启函,中间特就台湾当前危疑动荡的情势列有五个各别的问题。我以为这五个问题,实有相连而至的一贯性。不过,第一所谓的「公民社会常态」与第二所谓的「台湾史与台湾文化传统」二问题,是需要作深长理论的分析,才能交代明白的。概略地看来,都可有正反两面的指述:一是从大中华传统来作衡断的称许或不许;二是要拘定在跳脱先代理念的羁绊,从而打造即自今日开始的断代式新貌的正当或不正当。惟有基于上面

  • 文章感時對聯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3期  作者:諱深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台湾社会 时论社评 散文诗联

    一、老番癲鼓吹本土化,老而不死!(嵌字聯)—「化」為枯骨唱獨拒統,捨「本」逐末;年老體衰,入「土」為安。二、李陳反目—一丘之貉李自封台灣之父陳自命台灣之子父不父,子不子,無非孬種;狗咬狗,豬咬豬,都是畜牲。三、李陳困境—苟延殘喘朝少野多,跛腳總統鬼叫;窮途末路,過氣梟雄哀嚎。四、時日曷喪?—天理不容夠亂夠臭,全民受害;無恥無能,祖先蒙羞。五、技止此耳—難兄難弟移焦點,怪國親,高層慣技;吹陶笛,翻筋斗,閣揆專長。六、台灣悲哀—不垮也難流氓治國,天昏地黑;小...

  • 文章《現代工作觀》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1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现代工作观 社会问题 散文诗联

    錢多事少離家近 位高權重責任輕每日睡到自然醒 薪水領到手抽筋逢年過節拿獎金 別人加班我加薪喝茶看報做股票 副業兼差樣樣行秘書妖艷員工齊 有過歸人功歸己歐美亞非加南極 出差旅遊任我行

  • 文章《庸官休閒日》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1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社会问题 散文诗联 艺文选粹

    春眠不覺曉,麻將聲聲了!夜來風雨聲,輸贏知多少?

  • 文章愚笨的美國人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寧訥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美国人 社会生活 掠览

    四年來三次赴美,旣不是考察,也不是進修,完完全全是一種輕鬆愉快的心情,看看幾個兒女;因爲有老伴同行,喫的是道地的家鄕菜,睡的是溫暖的老棉被,聽的是流行的國語謌曲,誠一如梁啓超先生所集宋詞的一副對聯下邊:「本不住,怎生去,笑歸處如客,客處如歸。」一絲兒也不覺得身居異國的感觸。然而一走出居處,異國的情調便一湧而至,驀地便認淸,這不是台灣,這才是美國。先從走出大門第一步說起,長長的LESLI街,靜悄悄的,除了我沒有第二個行人,明豔的陽光,葱翠的街樹,沿街的住宅,每...

  • 文章以“再让三尺又何妨”来树正我们的社会风范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鄧海波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再让三尺又何妨” 谦让精神 社会风气

    他人及国家利益,因此不祇套汇漏税,尤且发展至诈骗集团,利用人心弱点,设计害人陷井,该等摧残社会道德之行为,可说此起彼落,杀人放火,无所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作,弄得整个社会永无宁日,这种情形发展至今天,确有部份暴发户得以利用达官贵人,作其为非作歹之后盾;而该等不安分之达官贵人,亦藉暴发户之声势,以壮大自己,为个人舖其后路,形成暴发户与达官贵人的串联,当然可以套取外汇,更可以逃税,甚至可以违法作歹,并嫁祸于人,亦无人敢过问,最后倒霉的还是缴税的人,所以老百姓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