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白崇禧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革命靑年應有的修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5期  作者:白崇禧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白崇禧 遗作 青年品质

    本文爲曹慶輝先生提供,係於抗戰時期民國二十八年春奉命轉進閩北長汀時當地中南日報所登載,曹先生從該報剪下保存至今,其珍惜可知,雖時隔四十七寒暑,但文內白上將所揭示革命青年之精神,仍爲今日青年修養上追求之眞諦,特予轉載,冀對吾人進德修業有所裨益。——編者

  • 文章同鄕動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臺中市廣西同鄕會 嘉義市廣西同鄕會 苗栗同鄕會 本社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广西同乡会 诞辰纪念 会议概况 白崇禧

    白崇禧上将百零一岁诞辰纪念民国八十三年三月七日为前台北市广西同鄕会名誉理事长白健公崇禧上将一百晋一诞辰,白将军生前故旧、部属、戚友、同鄕、学生等为感念健公功在党国、德泽鄕里、丰功伟业、于是日相集乘车赴六张犂回教公墓谒墓致祭纪念、到有健公哲嗣先礼、先轸兄弟亲属及英彦、刘谦怡、潘宗武、黎明凯、黄锵等共百余人、祭祀仪式由马理事燄民公子马良华硕士主领诵念可兰经文、刘谦怡主祭,场面庄严肃穆。游园后乘原车至建国南路星城餐厅午餐敍旧。台湾地区广西同鄕会理事长 总干事

  • 文章白崇禧与延平郡王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白崇禧 人物事迹 《延平郡王祠》

    民国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元月,台北联合报系出版的第一三二期「历史月刊」,在介绍台南「延平郡王祠」的历史一文中,特别以一长段文字敍述「白崇禧与延平郡王祠」。。兹将该段原文转录如下:「延平郡王祠门厅前方立有一座牌坊,高大雄伟,但是形式怪异,只有两柱一梁。传统的牌坊都是梁柱结构上覆屋顶,通常都以四柱三间为格局。相形之下,这座牌坊不太寻常,尤其在横梁中央上方有一座国徽,两柱一梁的形状又很像是每年十月庆祝国庆的双十牌楼,因此政治图腾意味很浓。但是它由花岗石做成

  • 文章三自政策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白崇禧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白崇禧 遗作 建设纲领 理论主张

    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白副總司令對各機關公務人員中學校敎職員生幹訓官長學員演講詞(二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 文章白崇禧先生口中的广西政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白崇禧 人物叙述 广西政要

    本色,十八年年底,兪作柏外有中央及粤军,内有吕焕炎和梁朝玑的反对,不支而走,梁便派代表至港欢迎黄绍竑、李宗仁和白崇禧回桂,恢复政权,所以白说梁忠实纯洁。吕焕炎:陆川人,保定三期,此人打仗不错,北伐时留守广西,是十五军重要干部,他驻郁林,粤军以过百万现洋贿赂他,中央又许以广西省主席职,不久,中央又委兪作柏做主席,他发现局面不好对付,把钱运到广州去,十八年底,吕焕炎叛变,吕后来在广州被刺死于非命。钟祖培:恭城人,陆军小学三期,是李宗仁最老的干部,北伐时,钟部先入湖南

  • 文章大德不泯 大义不灭——写在「白崇禧上将与二二八事件善后」座谈会之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粟明德  出版时间:1996-10-10
    关键字: 白崇禧 二二八事件反思 民族融和

    族羣融和的典范—白崇禧上将与二二八事件善后」座谈会,经过百日筹备,已于六月廿三日举行完毕。应邀参加者包括专程由美国来的唐德刚教授,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的著名学者陈三井教授、陈存恭教授、朱宏源教授、刘凤翰教授、黄嘉谟教授,台东师院的黄良民教授等学术界人士;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主任委员刘达人大使,正中书局董事长石永贵教授,名会计师郞万法教授,侨务委员会政务副委员长洪冬桂博士等社会知名人士;从台湾各地赶来的广西同鄕代表宋献琼、张良光、梁卓民、巫炳章、阮京

  • 文章一代名將·永遠的白健公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白崇禧 人物事迹 人物生平

    今年三月十三日,是中国近代史上(即使说「是中国历史上」也不为过)少有其匹的一代名将—白崇禧陆军一级上将(我们都尊称他白健公)一百零六岁冥诞,台北市广西同鄕会照例邀约白健公昔日部属同鄕亲友,于当天上午十时前往台北近郊六张犁回敎墓园,向白健公及夫人谒墓致敬。笔者虽为广西子弟之一,今年却是第一次参与,不免有点歉然。当专车驶离市区抵六张犁山脚,改由便道而上时,正値春寒料峭,微风斜雨,约二十余分钟抵达墓园,依例先让家属,包括哲嗣先德、先勇、先敬和回敎亲友照回敎礼仪

  • 文章纪念父亲67年前来台宣慰白先勇3月17日发表新书「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林欣誼 李吉安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 白先勇 新书发布会 周年纪念

    文:中国时报 林欣谊 李吉安整理闻名国际文艺家的白先勇乡长,三月十七日发表「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一书,纪录白将军于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七日来台宣慰民众,反对滥杀,确保许多政治犯生命的史实。「止痛疗伤」是由白先勇与历史学者廖彦博合著,借由综合史料与口述访谈方式,重建还原白崇禧将军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二日在台湾十六天的行止始末,包括从南到北的旋风式宣慰谈话、接受民众求见、接见林献堂等地方人士查明二二八事件等史实真相,付梓成书并选在白将军来台六十七

  • 文章療傷止痛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 白先勇 新书发布会 二二八事件 人物回忆

    三月十七日,在台北市中山堂堡垒咖啡厅,白先勇乡长主持一场新书发表会。新书的书名是:「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六十六年前的这天,白将军奉蒋委员长指派,以国防部部长的身份,来台湾宣抚因二二八事件不安的台湾全体同胞。选在这一天,又选在「中山堂」来发表这本新书,是因为当天晚上白将军发表文告,阐明中央政府「从宽不究,禁止滥捕,毋枉毋纵,公开审判」的重要政策,发出的地点就在中山堂。所以选在此时此地,特别具有纪念性。白先勇乡长说,由于父亲以爱同胞之心来处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