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资料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隨棗會戰與鍾毅將軍忠勇殉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随枣战役 钟毅将军 战斗经过 历史资料

    〔會戰過程槪述〕會戰的策動——日敵爲使消除我對武漢的威脅,乃於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〇年)四月中旬,擬縮小鄂東及贛北防區,抽調在湘北及贛北之一部兵力,轉用鄂東,連同原駐鄂省之主力部隊,先後集結於京山、鍾祥、隨縣、信陽各處,企圖會師襄樊,相機進佔宜昌。〔雙方作戰部署〕(甲)敵方兵力判斷:(乙)我方戰鬥序列:〔戰鬥經過〕(參閱附圖)五月一日,敵分三路蠢動:一由鍾祥北上進窺豫南平原,一由襄花路西進,另一由信陽分向西北窺唐河再行南下,達成包圍之目的。玆特分述如後:...

  • 文章參加辛亥武昌起義憶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張任民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人物回忆 战争实录 历史资料

    張任民遺著六十年來吾國人永不能忘懷者,莫若辛亥起義之役。武昌城砲聲一響,推翻了數千年君主專制政體,創立了中華民國。武昌首義,民國誕生,其時間實爲遜淸宣統三年(公元一九一一年)。民國成立後,雖按起義之時日,以期配合於公曆,定十月十日爲雙十國慶……然如依照辛亥武昌首義之時日記之,則爲當年農曆八月十九日也。辛亥首義之經過,黨國有史,私人有記,詳而且精,均足千秋,實無再述之必要……然筆者何幸,當年曾躬逢盛舉,兹値六十週年,辛亥重來,往事前塵,依稀如夢,故本篇所記...

  • 文章平綏鐵路視察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平绥铁路 视察实况 视察写景图 历史资料

    時間: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初夏地段:(北平—包頭)平綏鉄路視察寫景要圖(1947初夏)前言過去在大陸國共的一場長期戰爭,後期的戰鬥,可以說是交通線的攻防戰:國軍守點(城市)保線(鐵道線);共軍則困點破線。共軍破路,國軍修路,此修彼破,經年累月,依據當時鐵道專家的估計、鐵道材料的損耗數量,可以將之再敷設全國所有鐵路線的總長又一次而有餘,國力的消耗,元氣的喪傷,莫此爲甚!視察動機華北之平津地區,爲華中與東北地區間的樞鈕,是國共間必爭的要津。「北平行轅」以北平...

  • 文章天京大戰陷落紀略(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天京大战 忠王殉国 太平军 历史资料 战后析评

    九月中旬起,湘軍展開積極攻勢,連佔防禦天京之外圍營壘,逐漸緊縮包圍圈,準備合圍全城。十九至二十五日,先後攻佔上方門、高橋門、秣陵關、中和橋。此後,紫金門西南一帶已無太平軍營壘。十月初六,曾軍連佔天京附近之淳化、解溪、隆都、湖墅、三坌鎭,肅淸天京城東外百餘里內之太平軍。十五日,國荃及蕭慶衍進駐天京城東孝陵衞。孝陵衞旣得,湘軍合圍天京之勢成,國荃遂令李祥和、李臣典、朱洪章等開挖長壕,其計劃:以向榮、和春昔年之前壕作爲後壕,另加寬加深各六尺,連接七甕橋至孝陵衞...

  • 文章太平軍浙江江蘇諸戰役(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1-01-10
    关键字: 太平军 浙江江苏诸战役 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资料

    三、李鴻章率淮軍援滬㈠淮軍成立與赴滬經過當上海受太平軍威脅時,淸巡撫薛煥與常熟巨紳團練大臣龐鍾璐備函派員往安慶謁見國藩,請派兵援滬。國藩以此意與幕友李鴻章相商,乃決定由李鴻章在皖招募淮兵,自組一軍,期來年(同治元年)二月,組訓完成,援滬之議,遂成定局。鴻章募兵工作,頗爲積極,於同治元年二月二十四日將所募淮勇開到安慶,營伍組織、裝備、薪糧等,悉仿湘軍。國藩並撥湘軍程學啓、郭松林、滕嗣武、楊鼎勛等營與新淮勇劉銘傳、張樹聲、周盛波、周盛傳、吳長慶、潘鼎新、劉秉...

  • 文章新縣制在敵後區域實施的意義與安徽省實施計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韋永成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敌后区域 新体制 安徽省实施计划 历史资料 往事回忆

    韋永成遺著一、新縣制在敵後區域實施的意義自「縣各級組織綱要」頒行以後,一般人以爲這個最進步最完善的行政制度,在後方安全省份或者可以順利實施,但是如果要在戰地或敵後區域一律實施起來,恐怕有很多的困難。因爲戰地或敵後地方的秩序不易安定,而財政收入,亦以敵僞匪不斷的進擾,難有確實的把握,再加以幹部取材困難,一時無法羅致大量的優秀人員,担任工作,而這些又是實施新縣制非加以解決不可的先決問題。從問題的平面去看,這些顧慮完全是對的;然而如果把敵後或戰地的實際情況加以...

  • 文章馬曉軍與革命運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马晓军 辛亥革命 历史资料 人物事略 乡贤名士

    陸榮廷治下的廣西辛亥武昌起義,因漢口、漢陽相繼失守受了挫折,湖北軍政府呼籲響應獨立的各省出兵相助。廣西都督沈秉堃、副都督王芝祥等爲滿清任命官員,領軍北伐,由趙恆惕率領混成旅,和由陸軍小學及其他學校富有革命思想的學生組成學生軍敢死隊,由桂林經衡陽、長沙直趨武昌。另一部分則由陳裕時率領邕龍兩標乘船經梧州、廣州直到南京。廣西在響應北伐聲中,不但與沈、王有關之新舊軍人,包括多年應聘來桂之新舊軍政人員,都已北上,因此陸榮廷乃以副都督繼任都督名義,主持全省軍政。從此...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