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鄂南通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謝天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纸业 土法造纸 原料研究

    壹、土法造通山位于鄂南,东界阳新,南与江西修水武宁相接,西邻崇阳,北连咸宁,有太阳九宫山脉为富水之源头,境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出产以火为大宗,(又名羊山)惟数百年来墨守成法,不知改良,制者多子孙相继,略述其制造、与设备玆介绍于后:(一)原料:在万山丛中,蕴着许多宝贵惊人资源,除竹和松杉柏可作制原料及建筑材料外,其他产品茶、麻油等、鑛产有丰富之煤、芦家源、新桥等地,均用土法开产,在宝湖横埠一带,都是修竹成林,溪涧交错、形成天然产区,我们倘若跑

  • 文章「上大人」牌中的洋十乎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8期  作者:侯人鳳 出版时间:1986-01-10
    关键字: 上大人 纸牌 娱乐

    鄂中京、安、云、应、孝、汉等县的城市和鄕村,流行一种有外国人所玩「桥牌」式的娱乐——「上大人」牌。这种牌,雅俗共赏,社会名流、闺中红粉,士农工商,贩夫走卒,弥不喜好。春秋佳日,公(工)余农暇,三四同好聚在一起,即可大玩特玩,有好,甚至卜夜卜昼,必至尽兴而后止。考「上大人」牌,虽然是安陆一带的特有娱乐,却具有历史渊源。据中华书局版辞海一部二画上字「上大人」条:世俗,蒙师使童子描写上大人、孔乙己数语,皆不知所据。按炖煌经卷唐人疏记中释半满敎义,有云

  • 文章故鄕的牌——上大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張慨仇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纸牌 “上大人” 风土习俗

    上大人,乃鄕间塾师用白写红字,捉着启蒙学生右手,开始其描写,作为习字之影本。据辞源载:「世俗蒙师,为童子描上大人数语,不知所自;按禅宗正派临济宗载,提刑郭功甫谒白云禅师,云上堂曰:夜来枕上得个梦,谢功甫大儒远访之勤,当须擧与大众,乃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是宋时已有之。塾师用此以敎学生,盖取笔画稀少,使童子易识易学之故也。我们湖北各地,除了塾帅用上大人等二十四字敎学生外,还用它作出两种牌,以为赌具。其一是用「上大人丘乙巳

  • 文章谷樵詩鈔自序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楊銘珊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儿游洞庭 游必有诗 战火流失 抗击胡虏 抒怀

    編按:銘珊鄕長,監利縣江南鄕廣興洲人。其來台後,服務於基隆市市政府人事室。平生嗜詩詞,所作功力深厚,意境高遠。著有「谷樵詩鈔」及「谷樵詞集」行世。

  • 文章居覺生南洋辦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居正 报纸 辛亥革命 光华报 中兴日报

    副总主笔。于是购运机器,租赁房屋,装置一切,于是年九月中旬出版。开宗明义,揭橥三民主义。初印一千份赠阅,订户不过七百。当时当地办报,困难殊多。殖民地政府,采取高压政策,法网严苛,居民动辄得咎。光华股东,深恐言论纪载惹祸,殃及其身,故必须谨愼,不能畅所欲言。淸廷所派领事与保皇份子,煽动是非,日与光华报寻隙,报本身,机能不备,材料欠缺,既无特约专电,又无专任通讯,国内新闻全恃剪报,故有「剪刀主笔」之讥。国际新闻,只靠路透社与本地英文报消息。本埠新闻,虽有专任访员,惟

  • 文章棗陽事情隨筆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0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枣阳 蔡伦造纸处 地籍图 饮宴问题 服务业

    一、枣阳蔡阳舖非蔡伦造处一九二三年《枣阳县志》引《湖北通志》转引《荆州记》谓:「通志,在县北半里,注引《荆州记》,蔡阳县有蔡伦宅,旁有池,名蔡子池,相传为蔡伦造处。按《后汉书》,蔡伦为桂阳人,而盛宏之《荆州记》亦古书之可信者,故录入,所谓县北,殆昔蔡阳县北也」[1];又所附「枣阳县舆图」上之地名蔡阳舖旁有蔡子池[2]。上述记载有误,道章按《后汉书》蔡伦传注谓:「《湘州记》曰:耒阳县北有汉黄门蔡伦宅,宅西有一石臼,云是伦舂臼也」[3]。蔡伦桂阳人

  • 文章鄂東堪稱「報人之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3期  作者:陳一生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鄂东报业 新闻出版业 民办报纸

    中国近代文明的形成,源于各种新思潮的兴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赖于报媒介的传播,报人的努力宣传。因此,报人于中国近代文明的进程实有推动之功。孙中山、梁启超等哲人对此都作过充分的肯定。孙中山认为:「此次民国成立,舆论之势力与军队之势力相辅而行,故曾不数月,遂竟全功。」梁启超则谓:「去秋武汉起义,不数月而国体丕变。成功之速,殆为中外古今所未有。……问其何以能如是,则报馆鼓吹之功最高,此天下之公言也。……我中华民国之成立,乃以从辛武昌首义得来的!」现据笔者

  • 文章质严重脆化亟待抢救武汉图书馆藏五万余册民国支献濒临报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0期  作者:歐陽春艷 黃敏  出版时间:2006-07-10
    关键字: 民国图书 纸质书脆化 武汉市图书馆

    将一册民国时期的图书放在桌上轻轻翻看,再拿起来的时候就留下一摊屑。昨日,武汉图书馆副馆长张颖披露了该馆民国文献的保存状况。目前武图馆藏民国文献五十四万多册,由于质严重脆化,几乎一碰即碎,濒于毁灭。我国自古就有「寿千年」的说法,而经国家图书馆测定,民国时期普通报的保存寿命仅为五十年左右,图书的保存寿命也只有一百年左右。目前武图馆藏的宋元时期古籍都还完好保存著,为什么距今不足一百年的民国出版物却已面临集体报废?有关专家介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造

  • 文章王更新弟事略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3期  作者:李鴻緒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家学渊源 早年经历 经营纸业 阳新兴革 辗转入台 病逝安葬

    革,嘱其以兄事予,益令予不禁自省。民国十二年,予卒业北上,练习监狱;更新弟于民国十三年卒业,归理家政,环境使然,非其本志。自民国十六年起,地方无宁日,不可家居,更新弟遂出而营为,未易得当以报。二十一年四月,予长京市(南京市)公园管理处,更新与应生弟,避难九江,闻讯而来,分司其事,各尽职责,多所裨益。二十四年,桑梓粗安,更新弟辞职返里,整理家园,经营业,大有起色,哿矣富人,与姚家畈王煦斋弟,荞麦田王会龙弟,绰称三王,其财富之煊赫何如也。抗日胜利,实行

  • 文章桃符乍換敍鄉風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3期  作者:鍾邦俊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拜年风俗 新年娱乐 打花棍 请筲箕姑 请火炉姑 玩十八着 纸牌麻将术语对比

    开花柳叶荫。我接姑娘来看灯。姑娘要来早早来。 莫到深更半夜来。深更半夜有露水。 打湿姑娘好花鞋。打湿花鞋有之可。 打湿罗裙花不明。2.请火炉姑火炉姑—以用不到的火盆一个,在火盆中央插两根等长的小竹枝或香枝,在两根小香枝的上端横架着一枝竹枝筷子也行,再用一枝约三、四寸长的茅草茎,把茅草茎的一端折曲挂在横竹枝上,请神的人跪在火盆边,左手拿着用黄表折叠成如铗子形状的铗,右手拿着一根小羽毛,一面唸着咒文(咒文于后),一面将羽毛放在铁中磨擦一下,即将羽毛向挂在架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