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情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顏嘉德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寻根热潮 枣阳 台湾同胞 寻根祭祖

    小时候读私垫,国语第四册第一课「春风」,内容是「春风轻轻吹,吹到草里,草被春风吹醒了,草儿欣欣快长起。」说明「春风」和「」的密切关系与重要性。现在正是春风轻拂,万物复苏、炎黄子孙以形式各异的行动,在大江南北,展开一股寻热与祭祖潮,高兴得春风拂面,寻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内地兴起。「」的意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本能,也是人类对生命的热爱。记得有一部电影,据美国作家哈利小说「」改编,在电影放映线上,经久不衰,使不知多少人感慨,赞叹与沉思

  • 文章湖北武穴寻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3期  作者:本社記者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湖北武穴 回乡寻根 乡情

    民国卅八年来台湾的人,现在已有第三代繁衍了。第三代大多数都向海外发展,祇有少数人留在台湾;第二代则大多数留在台湾,祇有少数向海外发展。不管他们是留在台湾,还是滞留海外,他们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回过故鄕,祇有少数人回过大陆。因此,他们回鄕就不是一般的探亲了,而是寻。寻!寻找源头,是人类本性的展现。早年美国黑奴,从非洲运到美国,过著奴隶生活。几十年后他们生活好转,少有积蓄,便纷纷回非洲去寻,并协助同胞改善生活。闽粤沿海的中国人,从小便到海外谋求出路,中年

  • 文章叶落归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8期  作者:葉經柱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 葉落歸根 晚年 葉經柱

    一人到晚年,都渴望回到故鄕。人说这是叶落归。不姓叶的人都想叶落归,何况是姓叶的人?族兄叶经恺,一个庄稼汉出身的老兵,一个七十六岁的老荣民,一个卧病七、八年已完全瘫痪的可怜老人,有人吿诉我,他吼叫着要回家,他要我送他回老家去。这样一个大小便失禁已是风烛残年的瘫痪老人,他要我送他回老家去,老天,这怎么可能?难,很难,实在太难了!今年阴历春节,我和儿女们到板桥荣民之家去看经恺兄,又有朋友说,他要我送他回老家去。晚上写日记,查看学校行事历,突然眼睛一亮,发现

  • 文章舂鄉橋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杜泰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台湾同胞 祭祖寻根 枣阳

    返乡祭祖寻李发强、陈玲美乡亲伉俪,应湖北省府之邀,落地接待,前往湖北随州,向炎帝神农诞辰致祭,极为庄严隆重,海内外华人、中共中央及地方领导,都有热烈参与,很是感人。会后又应省府招待,参访武当山。返程途经襄阳,李乡亲伉俪又专程访候胡主席久明、刘局长世秀伉俪、受到枣阳前市长、现任政协主席吴长华、政协李秘书长、作家孙东海、卫光立、环保会长运建立暨亲属等的热情接待。胡主席并陪同返枣、参观新建「刘秀祠」。又受到岳书记兴平各位领导的热情接待。更蒙邱副市长光秀、台办罗主任

  • 文章我们要作一个有的人——湖北枣阳同鄕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工作报吿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3期  作者:李發强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湖北枣阳 同乡会 会议纪要 寻根

    的服务更为加强,鄕土文化的宏扬受重视。说明枣阳同鄕会是属于枣阳旅外同鄕共有的同鄕会外,应是别无杂质。但是为了明天,实有再加说明的必要。首先就心理状态来说:绝大多数的同鄕,都是避秦来台的刼后余生,离鄕背井,都在三十年以上。由于落叶归和愼终追远的启示,谁不怀念故鄕,谁无「心在天山,人老苍州」,「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的失落感。即或从未到过老家的新生代,为寻思源,也一样难于忘本,兴起忧国思鄕之念。可是,目前不仅格于形势,有鄕归不得,而且回去过的人都说:「带回去

  • 文章代郵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6期  作者:李重輝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湖北同乡会 寻根之旅 报名信息

    诸位鄕长大鉴:(副本、各县市同鄕会理事长、召集人、总干事烦请转知贵属所有同鄕)民族多难,战乱频繁,使无数人们离鄕背井,远适异鄕,超过半个世纪之久,多数鄕长虽都有探亲返鄕重回过故里,稍释失落心情,但仍感遗憾的是:我们的下一代,甚或下下一代,都不知道他们的「源」出自那里,出现了不知所以的迷思,实令人深深不安,同鄕会去年举办的「寻」之旅,旨在让我们的二、三代子弟,都能找回他(她)们想知道而应该知道的「」在甚么地方,自举办后普获赞同。本会今年特再与湖北台办硏

  • 文章棗陽四代故鄉探親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杜泰生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枣阳四代 故乡游 探亲寻根

    右坐者为杜岳生,中为杜泰生,后立左二为杜承翰与枣阳亲人合影去年枣阳同乡会团拜时,我发起咱们枣阳第二、第三代的乡亲回枣阳探亲寻。当时引起回响,我就开始「啄摩」著这件事,结果到了六月,得到的回响算是满热烈的(但比我预期的差),我原先的计画是:前五天是枣阳探亲,然后回武汉,一路南下游杭州、苏州,最后到上海,参加难得的「世博会」。这个计划,最后只有我跟在美的二弟、姪子跟孙子等五人愿意,其余的人只枣阳探亲就要回台。不得已,我跟颜嘉德乡友策定:大伙直飞武汉,到枣阳

  • 文章我的大陸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杜承翰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中国大陆 大陆旅游 枣阳寻根

    去年枣阳同乡会团拜时,爷爷说他很希望回老家枣阳看看。我在四年级以前,对枣阳本毫无印象,我自以为是台北人,当然,我知道我也是中国人。我爸爸说,枣阳是我们杜家祖先居住的地方,虽然他也生于台北,而我爷爷是生于江西,二叔公是生在湖南,姑婆是生在青岛,但不管我们生在那里,最终我们都是枣阳的子孙。慢慢地我懂了,我们中国人,不管你生在何地,不管你家已移居到别的地方多久,你都不能忘记你的祖先。所以当爷爷要带我回枣阳探亲的时候,我很高兴。何况我们还要到上海看世博会!七月

  • 文章一〇四年暑期青年返乡寻参访活动记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3期  作者:顏嘉德 出版时间:2016-02-01
    关键字: 返乡寻根 青年 参访活动 2015年

    同乡会举办暑期青年返乡寻参访活动,已于一O 四年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往返八天,于预定时间实施完毕。此行有杜泰生、杜家盈、李焕寅、彭苏进、林素莺、池新明、连淑华、丁念慈、林秀英、邱暐婷、邱邦彦、吴秀芳、段芬生、颜嘉德、李发强、李万亘、李忠邦、金孝柔、杨宗聪、马云龙、孙远志、孙天立等二十二位乡亲参加,理事长杜泰生领队,于桃园机场乘华航直飞武汉天河机场。感谢枣阳台办副主任祁吉锋先生,亲自率专车来武汉接回枣阳,入住国际大酒店。返乡团员合影之一此次返乡过程特

  • 文章风木啣悲怀双亲 寻溯源修族谱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李發強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寻根 人生回忆 修家谱

    于今忽忽人间,已逾古稀。回忆人生,百味杂陈。可谓四海飘泊,天涯为家,学惭窥豹,业愧囊萤,学书未就,习剑无成。岁月蹉跎,羞对双亲,无时不以风木啣悲怀双亲,寻溯源修族谱为念。亦不胜心在枣阳,人老台湾,桑榆晚景,惆怅曷甚;难掩「壮志未酬人已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之慨。尤其每当午夜梦回,忆往思将,想到「百行孝为先」之古训,而今竟「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不禁悲从中来,心如火焚。若非亲历,谁知我苦!二、返乡扫墓 亲骸无觅先父讳大运,生于民前廿七(西元一八八五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