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形势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鶴樓頭話武漢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7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5-10-10
    关键字: 黄鹤楼 武汉 形势分析

    长流的滚滚江水。阎百里记黄鹤楼文中云:「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嵸巃,上依河汉,下临江流,重簷翼舒,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而登楼远眺,大江东去,云帆隐现,风涛烟树,苍茫一片,武汉三鎭,万家烟火,更是历历在目。因此黄鹤楼就如长安的㶚桥,成都的万里桥,成为饯别送行之处,李太白送孟浩然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最是流传千古,烩炙人口。武汉形势:武汉三鎭地处全国心脏,襟带江汉,绾毂南北,西枕荆山

  • 文章武昌首義三十五日記(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1期  作者:胡鄂公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日记 革命形势

    九月初四日上午八時,胡培德上都督函已繕就,係用英文書寫。予當呈諸黎公,並略言其經過。黎公長者,當令其來見。胡見黎公後,黎公當命予爲胡書一都督府出入徽章。胡佩徽章後,急返予等辦公室,與科中諸人相見,極謙虛和藹之能事,較昨日若兩人,科中人亦笑而與之周旋。日來,軍警查搜漢奸間諜貪官汚吏私財甚夥,予念此輩逆行,以革命立場言,雖罪在必懲;若因之而使此輩妻孥同受凍餒,於心殊有不忍。因與正科長朱樹烈等會商一全部沒收、全部發還、及沒收一部份,發還一部份三種辦法。又命凡查...

  • 文章武漢城鎭的演變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金達凱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武汉城镇的演变 武汉历史形势概观

    江漢滔滔,流不盡、楚天寒暑。閒眺望、中州景色,洞庭烟雨。長笛一聲黃鶴去,晴川巨浪金沙舞。看新軍、首義舉旌旗,名千古。思往事,情如許。念今日,生靈苦。但萋萋芳草,悲啼杜宇。虜使倉皇奔后妾,龜蛇對峙驚狐鼠。喜揮戈、百萬有雄師,風從虎。——咏武漢:調寄滿江紅

  • 文章國父心目中之武漢三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9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04-10
    关键字: 武汉三镇 发展形势 国父游鄂

    时移势异,武汉三鎭之实际形势,将远超过当时之价値,是则赖吾鄂同鄕再唤起全国人士予以注意,倘**复国成功,武汉建设与建都问题,应为倡导之先务也。

  • 文章閒話武漢三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雁蓀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武汉三镇 名胜古迹 地理形势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雲,中峯倚紅日。巖巒行空跨,峯嶂亦冥密。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金鼇生烟埃,玉潭秘淸謐。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朮。蹇予美攀躋,因欲保閑逸。觀奇遍諸嶽,玆嶺不可匹。結心寄靑松,永悟客情畢。唐·李白:題黃鶴樓

  • 文章參與抗戰時期武漢會戰記實(十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71-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纪实 地理形势 襄樊战斗

    襄樊战鬪(民国三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地理形势襄阳,据襄河之中游。是我国历史名城,亦我国古都之一。襄阳跨汉水南岸,扼豫,秦、楚之间,其地理位置,在军略上极为重要,自三国以来,常为天下名城,成为兵家必争要地。古称南船北马,在此分途,昔日为我国南北交通必经之地。自平汉铁路通车后,在交通地位上,已不如往昔之重要。樊城在汉水北岸,与襄阳隔江相望,合称襄樊,往昔由陜、晋、冀、豫南下,与从鄂、湘、川、滇北上货客,均取道于此。为白河流域及汉水上游货物总出口,故

  • 文章重建大武漢方案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市設計委員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武汉 历史沿革 地理形势 自然环境 人文计划

    以下均以县称。第二节 地理形势本市位于全国心脏地区,为华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之重心。平汉、粤汉两铁路、沟通淮河、黄河、长江、珠江四大流域,连接平绥、北宁、陇海、正太、浙赣、湘桂等线,为全国交通枢纽。四周环拱大别、幕阜、大洪、桐柏等山脉,退可以凭险固守,进则水陆东走江淮,南下湘粤,西驰川陜,北上豫冀,自古为军略要地,一旦中原有事,本区乃兵家所必争。仅就近代史实而言,武昌得失,关系太平天国之存亡,辛亥举义,奠定民国共和之基础,顾炎武先生谓其「道通九省,冠盖

  • 文章湖北地理文物槪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期  作者:王鈞章  出版时间:1967-07-10
    关键字: 湖北地理形势 水利交通 教育

    以建民国」的革命圣火,已于五十五年前的十月十日,从武昌黄鹤楼上燃起了万丈光芒。夫武汉当江汉之交流,位全国之中枢,水陆交通,皆称便利,梁武帝所谓:「汉口路通荆雍,控引秦梁,粮运资储,借此气息」是也。故宣王中兴,诗美江汉,武昌首义,四方景从,是知风虎云龙之际会,必有赖于「纲纪南国」之形势,然后能完成「式辟四方」之宏愿。详硏开国信史,不难发现武昌首义,克奏肤功,我大楚先烈之灵杰辈出;且由「九省通衢」的武汉,义旗一擧,民国建立之实例,厥为地灵之明证,玆谨恭录

  • 文章參與抗戰時期武漢會戰記實(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70-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地理形势 战争经过

    宜沙地区会战(民国三十二年二月九日至二十三日)(三)沔阳附近战斗一、地理形势沔阳居湖北中区,东界汉阳,西邻潜江,南接嘉鱼,北连天门汉川,西南界监利,与湖南岳阳临湘,隔江相望,纵横直径达两百华里,南襟长江,北带汉水,上至川陜,下达京沪,地势雄伟,为武汉之门户,扼荆襄之要冲,亦古来战争必争之重地。全县无山岳,仅沔南陈友谅故里黄蓬山,有较高邱陵土堆,其他则河川盘错,湖港交萦,拓筑成垸,垦荒成熟,湖泽较大者,有洪湖,排湖,渣角湖,白林湖,白露湖,大沙湖,鲫鱼湖

  • 文章辛亥革命的當代意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1期  作者:汪大華  出版时间:2011-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历史意义 经验教训 两岸发展形势分析

    文◎汪大華辛亥革命是志士仁人服膺中山先生理想,為救中國所進行的革命行動,革命的最終目的,在於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康樂的國家。放眼世界,要成為一個強國、一個大國,能夠維護與擔負世界和平的責任,必需有「領土廣袤」、「資源豐富」、「地位適中」、「人口眾多」、「文化優久」、「科技發達」等基本條件,中國無疑是世界上具備以上潛力的極少數國家。自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帝國主義的次殖民地,千年的帝制無以解決世變,又不能積極進行維新,乃至於在太平天國動亂以後,經濟瀕臨崩...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