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族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蘄春袁族衍生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8期  作者:袁士枚 出版时间:1988-07-10
    关键字: 袁氏家族 袁氏 蕲春县

    纪盷齐名,时称南袁北纪;袁绍、袁术(东汉汝阳人,系从兄弟)在政治上曾咤咤风云,权倾一时;袁崇焕(明末东莞人)在军事上、内抚军民,外饬边备,巩固国基,功绩永著。其他人物从略。我们这一小支家族,是否与他们「有渊源」,或者「五百年前是一家」(套用成语),尙待考证。自不宜往「脸上贴金」,硬说是我族之光荣。但同属姓袁,同粘荣誉,谁也不能否认。现在大陆上之袁家大湾是兴盛?是衰弱?睽违四十载,寄籍他鄕之我,焉能忘怀?祇寄语:袁湾地狭人稠,资源缺乏,灾祸频仍,在此兴衰存亡

  • 文章鄂西「土家族」风情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5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鄂西土家族 土家族 民族风情

    一九八三年,中共在长江三峡之南的淸江两边,设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包括了七个县、一个市,面积二千三百平方公里,住着一百一十八万五千家族和二百一十八万汉、苗族人民。土家族人大都住在高山峻岭间,是鄂省境内少数民族最大的一支。土家族是我国古代巴人的后裔,公元前三一六年,秦灭巴后,巴人四处迁徙,散居于湘、鄂、川、黔四省毗邻地区,自称「比际卡」或「毕兹卡」,卡是家的意思。目前,全大陆土家族共有二百八十多万人。主要分布在湘西和鄂西两个地区。在湘西的土家族人,早在

  • 文章蘄春汪源泗祖系下族裔遷台史略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2期  作者:汪大華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汪大华 国共内战 家族变迁史

    我穎川汪氏源泗祖一系,脈沿皖饒,世居蘄鄂,子孫繁衍,枝榮葉茂,蔚為大族。第以時移世易。族裔開拓外邑、流離他土者,亦多有焉。民國三十七、八年間,族裔播遷海宇、拓殖台疆者,凡六七家。歸途阻絕,越一甲子,久而他鄉即故鄉,定居台灣,信斯土之為美矣!殆兩岸開放相通,子孫始克絡繹還鄉,尋根祭祖。恭逄故梓族親以八度修輯祖譜是倡,爰謹述其端末,上以告慰於祖宗昭穆之靈,下以垂示於在台之子孫後代。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方殷,我源泗祖華份系裔汪公光堯,時方于役國民政府軍中,軍旅...

  • 文章憶長陽點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6期  作者:王復雪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故乡 思乡

    讀第六十五期,李福禎先生大作,「憶長陽思故鄕」,使在外漂泊了三十多年的遊子,好像又囘到了家鄕,感到溫暖和親切。對「長陽」,我還有一點補充意見,長陽縣治,在抗戰前是設在龍舟坪,抗戰期間,西遷資邱,勝利後,則在津洋口了。津洋口的街道不大,建築不多,但地勢比龍舟坪、資邱平坦,有發展潛能。長陽確屬偏僻,但並非「鄂西最偏僻之小縣」,五峯、鶴峯、來鳳……等比長陽還要荒涼,長陽縣南北雖不寬,而東西却很長,由最東走到最西,要兩天的時間,長陽出產很豐富,桐油、木油、煤礦、...

  • 文章湖北恩施土家族织锦中色彩的运用初探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2期  作者:何海濤  出版时间:2012-01-10
    关键字: 民间艺术 土家族织锦 用色特征 成因分析

    作者何海濤,湖北大學文學院新聞系廣告專業講師

  • 文章恩施土家族特殊过年风俗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8期  作者:王莉文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恩施 土家族 过年风俗

    文 王莉文 辑恩施高原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湖南省、重庆市的交界处,现在的行政区划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恩施、利川两个市;巴东、建始、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六个县。面积两万四千平方公里,约台湾的三分之二大小;人口总数约三百八十万人,与台北县人口数相等;绝大部份人口是农民。恩施主要为土家族,土家为上古「巴」文化的发源地,湖北省土家族同胞有两百一十八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三点六六,自明清两代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以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很深,风俗习惯与

  • 文章黃岡黃氏宗族的「家廟」硏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7期  作者:劉喆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黄氏宗族 家庙 家族产业 史料记载

    本文借助方志以及黄氏宗族族谱材料和口述资料,通过对黄氏家族将涉讼族产推入庙产这一事件的解读,对黄氏宗族将涉讼的族产推入庙产管理的事件作出分析,并通过这一事件探析「家庙」在宗族建设中所担任的角色与功能以及宗族管理公共财产、处理地方关系的组织机制。黄氏宗族「家庙」公产

  • 文章「嗩吶煙塵」讀後話陶家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8期  作者:沈儀玨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唢呐烟尘》读后感 陶希圣生平介绍 陶氏家族

    最近聯合報副刊選載;作家沈寧所寫中篇小說,「嗩吶煙塵」,因其行文流暢,佈局嚴謹,頗具欣賞價値,故事中人、事、時、地、物,都是千眞萬確,毫無杜撰,也可作爲民初回憶錄回味。整個故事以陶家爲主要背景,男主角陶希聖先生是國際知名政論家,女主角是陶夫人萬冰如女士,在民國初年,舊社會流風尙存,大家庭所共有現象,是婆婆跋扈,媳婦受盡委屈,姐妹幸災樂禍,兒子左右爲難,現在認爲是不可思議的怪現象,在當時卻是司空見慣,理所當然,爲增進讀者進一步瞭解,特將陶府情形加以介紹:舊...

  • 文章吾鄕祠堂的功能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期  作者:唐樹義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祠堂 族谱 家族主义 地方组织 唐家城

    补助盘缠。笔者就属前者受惠人之一。由于祠堂具有立规、制裁、调解、协助与辅导等多项功能,消极的规范着族人的生活行为,积极的鼓励了子弟们奋发向上,就很自然的成为大家的精神堡垒,也培育出一个敦睦和谐而为唐家特有的生活环境。鄕思之余,我不禁要歌诵:唐家城,是一个以家族主义为本的社会,三纲五常、四维八德的传统伦理道德基础,极为坚实牢固!唐家城,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社会,没有脏乱,没有汚染,更没有诈欺和诉讼!唐家城,是一个无为而治的社会,是一块尧天舜日的乐土!附记:树义于

  • 文章傑出同鄉簡介之二 可欽的斗南棗陽文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丁心平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文一智 杰出事迹 杰出家族

    民国三十四年秋,八年的艰苦抗战终结束了,日寇虽然投降,可是更惨烈的内乱又起了。全国骚动,枣阳自然也不例外,一般鄕亲当年都还傻呼呼地、茫茫然地不知如何是好时,七方岗文氏家族却有两条人脉冲出了这个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一位是年岁稍长的文明灿先生,一位是比较稚嫩的少年文明理同鄕。他们各各循着不同的路线,顺着历史的洪流,先后来到台湾,各凭赤手空拳,打拼了四十多年,现在都已白手成家立业,儿孙都满堂了。我认识这两位文先生都是近几年的事,而且都是先闻其名,继得其书信,再见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