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城市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棗陽的市集及村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市集 城市化 村庄

    一、城市城市化亦称都市化,英文叫做urbaniza-tion,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反映其经济和社会状况,工商业发达者,城市化程度高,反之,城市化程度低。城市化程度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也就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根据美国华盛顿人口咨询社(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的统计,一九九九年全世界各国的这一百分比,最高者是新加坡、科威特(Kuwait)及摩纳哥(Monaco)的100%,最低者是蒲隆地

  • 文章重建大武漢方案(五)第十章公用事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2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市設計委員集體創作  出版时间:1974-07-10
    关键字: 城市建设 交通 水电 轮渡

    第一節 公共汽車一、公用局督辦市內舟車交通,及水電供應事宜,必要時得設車船管理所,以專責成。二、市內公共汽車,由人民辦理,政府監督,或由市政府直接經營辦理,在市區內行駛,與外來本市之公共汽車、火車、飛機,作連接之運輸,便利客貨。其路線如左:㈠漢口區:漢口市內之公共汽車,分五路行駛:第一路:沿河、沿江、公共汽車線,其起點自漢口水廠起(接通應城公路公共汽車)沿襄河,經橋口、武聖廟、集家嘴、龍王廟,進入沿江馬路,經江漢關、五碼頭、分金爐下太古碼頭,直達碪家磯與...

  • 文章鄂州古城牆防洪史話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8期  作者:夏祖恩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防洪 古城墙 城市规划

    的青砖。二、为什么鄂州古城墙三方皆毁,一方独存为什么鄂州古城墙三方皆毁,独留滨江一段?道理极简单:因这段城墙就是防护堤,它担负著鄂州城关防洪任务。如不是这段古城墙纳入江堤进行管理,恐怕在今天的鄂州就见不著古城墙了。君不见全国上千座古城包括首都北京的城墙都在现代的城市化建设中全部化为了乌有吗?今天有少数市民及个别官员大谈古城墙如何重要,都只字不提长江防洪、长江干堤的重要,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甚至是糊涂的,那种认为长江干堤可以损坏可以削弱,而修复古城墙是特等

  • 文章抗戰勝利後一年的湖北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1期  作者:凃翔宇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城市建设 政府 交通

    工程。三、策划整理汉水汉水河床逐渐淤高,两岸堤身大受威胁,平时既感修筑之烦,一遇大汎溃决,生命财产损失更不可胜计。经会同江汉工程局约请有关及在汉水利专家,擧行座谈会,当决定请求中央采用美国TVA计划实施整理。嗣并建议中央,或组专管机构,或加强江汉工程局组织,或拨款交由本省主办,迭经洽催,已允组织委员会负责进行。伍、重建城市一、测量各县城鎭为重建收复区各县城鎭,经派工程队将咸宁蒲圻黄冈鄂城四县城先后测量,设计完毕,现已续测黄石港石灰窰二鎭,为积极完成全省各县市

  • 文章東方的芝加哥漢口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2期  作者:征鴻  出版时间:1974-07-10
    关键字: 汉口 城市建设 工商业 娱乐设施

    沿長江的商埠,除上海外,以漢口爲最大。漢口地居長江之西,漢水之北,往昔就有九省通衢之稱。就是:循長江西通川滇;東通贛皖蘇;南通湘黔;循漢水則上達豫陜。在陸上則有平漢與粤漢兩鐵路,隔江聯運,北至北平,南達廣州,外人有「東方芝加哥」之譽。漢口又稱漢臯。古稱夏口,三國時爲軍事重鎭,原屬荆州劉表的地盤,由黃祖率水軍駐守,後爲孫策所殺,劉表令其長子劉琦鎭江夏。會曹操大軍南下,劉備自博望敗至夏口,與劉琦合兵,聯合東吳以拒曹,赤壁鏖兵,聯軍發動火攻,使曹軍一敗塗地,操...

  • 文章現代商貿金融區——江漢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江汉区 城市概况 发展计划

    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进步,提供科学依据。2、新增王家墩商务区建设项目,打造「华中之中,武汉之心」。王家墩地区占地七点四一平方公里,地处汉口中心地带,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处于城市快速干道、轨道交通及机场高速的交会点,系一九九九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金融商贸区。按照规划,王家墩将建设成武汉的商务中心区,将集商务办公、商贸、文化娱乐、博览、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成为华中现代制造业中心,与武汉市中国光谷、汉阳现代制造业中心共同形成高效良性互动的「经济金三角

  • 文章汉口城市之根——礄口区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硚口区 城市特色 发展目标

    汉口城市之根礄口—汉口近现代工商业文明的发祥地,历史源远流长,地位举足轻重。在礄口的东部,有「天下第一街」美誉的汉正街,汉正街是汉水改道入江而形成的码头街市,成为大汉口立足于江河之间的「地理母亲」,奠定了武汉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从明清两朝「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市景繁华,到改革开放之初率先在全国恢复小商品市场、发展个体经济,从而赢得「中国流通领域改革风向标」的创新之举,汉正街在近六百年历史长河中,数尽沧桑,却始终商脉延续,以其「揽四海客流,聚

  • 文章崛起中的繁榮生態新城區——漢陽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汉阳区 城市概括 发展规划

    注:晴川阁)汉阳是中国古代知音文化发源地,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文化艺术传承的典范城区,区内有佛教名刹归元禅寺(4A级景点)、楚天名楼晴川阁、高山流水古琴台等历史名胜,还有「中国角」南岸咀、月湖文化艺术中心、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六湖连通、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旅游景点景区,人文底蕴厚重,山水资源丰富,被誉为武汉的「城市客厅」。近四年来,汉阳区努力于武汉新区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产业结构大调整、城区功能大转型、发展

  • 文章武昌區——江南金融商務中心和歷史文化名城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武昌区 城市发展概况 发展目标

    一九一一年中國辛亥革命打響第一槍,一舉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國家從此走向民主共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坐落於此。是全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最為集中的知識密集區之一。長江奔流、東湖雋秀,山水相擁,優美的自然環境讓人流連忘返。

  • 文章黃石市的昨日今日與明日 黃石——長江之畔的一顆璀璨明珠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8期  作者:陳堆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黄石 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 城市建设

    飞云洞等旅游景点。磁湖面积八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经过长期的土地开发利用,土地利用功能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大致可分为北部沿江城市工业区、中北部矿产资源开发区、西部农林牧场立体农业区、西北渔粮产区、富河沿岸平原岗地农业综合区和南部山丘谷地农林区六大区域。这种明显差异分布,有利于组织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生产。城市外延发展增量土地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至二〇一〇年城市增量用地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