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追忆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懷陳錫珖陳錫瑚兩昆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仲銘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人物追忆 陈锡珖 陈锡瑚

    陳錫珖、陳錫瑚兩公是廣西鬱林人,他們兩人在廣西近代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陳錫珖先生曾留學日本,歸國後在家鄕創辦晴川中學,爲地方上造就不少人材,他畢生從事黨務工作,民國十六年起出任廣西省淸黨委員及執行委員,曾參加廣州召開的全國黨代表大會,民國二十六年被選任爲第一屆國民參政員,並兼任軍事委員會軍風紀巡察團委員,親到各戰區實地巡察軍風紀工作,到了民國二十九年廣西各區民團指揮部撤銷,改爲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當局以廣西鬱林地位重要,派先生出任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

  • 文章我的大哥劉棟材——爲大哥逝世十三週年紀念而作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劉國玉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刘栋材 抗日战争 思亲 个人追忆

    劉國玉號婉玲,廣西桂平縣人,省立潯州中學畢業,曾任中國石油公司煉製研究中心婦女會主席,家庭主婦。

  • 文章淞滬戰役追論之一——施相公廟附近敵前搶補鐵絲網記(時間: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淞沪战役 历史资料 战争追忆 图片资料

    前言本軍(四十八軍)自於十月十九日起迄二十三日止,參加薀藻濱南岸與敵劇戰之後,卽移防到左翼施相公廟附近取守勢防禦並整頓隊伍。本人奉命率工兵一班去修補守軍陣地最前線之鐵絲網。接令後頗表惶惑當時本人的職務係營級幹部一中尉代營附之職,在全營之中,屬第三號人物。如只派兵一班去履行任務,自有班長去指揮,派兵一排應由排長指揮;派兵一連,自以連長指揮爲宜。如今只派兵一班,要營附去指揮的確大有商榷的餘地。除非係派兵一連半以上或兩連然後由營附出馬去指揮方合軍隊指揮的常理,...

  • 文章悼念故鄉親廖蘭(萌剛)兄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聶佐林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廖兰 生平事迹 人物追忆 丧礼

    一、同學同事患難與共民國二十三年間,我與廖兄在梧州公安局同事,局長王奇珍係其姐丈,北京警官高等學校曁朝陽大學畢業。是年底,廣西警官訓練所第一期畢業後,改名廣西警官學校,翌年初派員分往邕梧桂柳等地招生一二〇名,全部公費,兩年畢業後,由省政府分發工作,知識靑年慕名報考者很踴躍,共達二千餘人,我與廖兄亦參加,均獲取錄入學。次年畢業後,同派梧州公安局任職,於是再度同事,歷時兩年,因我另有他就而吿別。迨至三十二年夏,我在柳州警察局任職,奉省政府選送重慶中央警官學校...

  • 文章我的父親——劉棟材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劉大城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刘栋材 追忆父亲 往事回忆 教育思想

    劉大城廣西桂平人,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及紐約大學物理系,曾任香港各中學教師對藝術有興趣,並曾在香港舉行書展兩次。

  • 文章玉林五屬行腳雜記並追記桂平一頁抗日戰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8期  作者:何鴻開 出版时间:2015-04-10
    关键字: 桂林游记 追忆桂平抗日战争 旅游见闻

    文·何鴻開每年清明節,回老家融安板欖掛青(掃墓)之後都會邀請返鄉舍弟們出去旅遊,今年也不例外。可是,本省桂林、陽朔至梧州,南寧、北海各觀光區、以及湖南、貴州都已經留下足跡,在長安的旅行社拿到一份玉林三日遊行程表,但是當地無法組團,想到二弟多年前曾在玉林工作過,於是請他聯絡玉林的朋友代為安排。四月七日上午,到桂林堯山陵園祭悼去年十一月逝世,享年七十八歲的妹妹仲萍後,一行三人搭乘公交快班,開始玉林桂東行。下午一點半鐘離開桂林汽車總站,進入桂海高速公路,時速為...

  • 文章参加抗日空战之追忆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周善 出版时间:1988-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空战 战争过程 往事追忆 诗词作品

    周善先生廣西貴縣達開鄕六坭村人,與民族英雄石達開爲小同鄕,自梧州省立四高中畢業後,卽投筆從戎,考入南寧軍校第六期學習砲兵,後轉入廣西航校研習飛行精通陸空兵學,智勇兼備,抗日空戰期間,戰績輝煌,負傷後,任職航委會滑翔訓練班,建樹尤多。後來改任地勤工作,調任新津空軍站副站長兼場兵大隊大隊長。統率千餘場兵,支援美軍在川西地區出擊日寇,貢獻甚鉅。政府遷臺後,任職國防部聯戰部處長十餘年,對三軍聯合作戰之規劃作業,頗多貢獻,退休後,舉家移民美國,其夫人廖松華女士,賢...

  • 文章抗戰時期廣西中等敎育的培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广西中等教育 个人追忆 教育体制问题 广西师范教育

    一、抗戰前培養中等敎育師資的學校廣西僻處西南邊疆,距離中原較遠,交通不甚便利,人口遠較鄰省廣東湖南爲少,山多、地瘠而產業不發達,在民國初年以前,敎育文化方面亦不免相當落後,由清末至民十三,高等敎育機構,只有廣西優級師範選科學堂、廣西高等學堂、和省立法政專科學校,而供給中等敎育師資的,除省立優級師範外,則爲兩廣優級師範學堂(設在廣州)、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亦設立在廣州)、國立北京師範大學由廣西省政府委托代辦的「廣西特班」,當時全國內共有六間高等師範學校,...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