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雕刻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編縮本乾隆大藏經刋印緣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新文豐編輯部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释《藏经》 历代藏经雕刻 缘由 内容 价值

    ㈠释「藏经」「藏经」者,即历代对于佛教典籍集其大成者,或称「三藏经」、「一切经」和「大藏经」等,以佛一代教化所说诸经、律、论,名为「三藏」;在各种大藏经中,以汉文藏经最受人重视,以其资料最丰富、卷数最浩翰和义理最完备,诚为研究佛法的宝典所在。㈡历代藏经雕刻佛教在东汉时期传进我国,唐朝以前,大多数是手抄本,自从雕版刷印初兴,藏经渐有刻印本出现,而全部藏经雕板——官刻大藏经则始于「开宝藏」蜀版本(西元九七一至九八三年),成为我国第一部大藏经;相继有「万寿藏

  • 文章六朝興衰及其文敎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3期  作者:劉月波 出版时间:1981-01-31
    关键字: 宗教 雕刻 文学艺术 南朝学校

    一、六朝興衰始末兩漢以後,三國六朝期間,爲中國據亂時代,社會不安,生民塗灰。南方有魏、蜀、吳三國,鼎峙而立,東漢末年,丞相曹操挾漢帝以持重,其子丕篡位自立,號魏文帝,追尊其父曰武帝。蜀漢爲劉備所建,據有四川,雲南,陝西等地,凡二主,滅於魏。吳據有江東之地,自京口徙治秣陵,改名爲建業。西元二二九年夏,權卽皇帝位於武昌,九月還都建業,是爲黃龍元年。西元二三三年,吳帝征魏,乃滅於吳。吳赤烏三年夏始治城郭,十年改造太初宮,並爲胡人康生會立建初寺,江東有佛寺自此始...

  • 文章大雅大俗曹家院——访摄影家葫芦雕刻家曹群鄕长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7期  作者:徐恒足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曹群 摄影家 葫芦雕刻家

    過城北大橋,沿人民北路向北,約三公里就到了童家灣。這裏是農村,但卻集中了一些工廠企業。農民和在工廠服務的城鎮居民雜居在一起,結成「工農聯盟」,相互依存,和諧共處,是名副其實的城鄉結合部。在鹽城電化廠宿舍門前北側,有一座院落,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原鹽城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曹群的居所。女主人在世時是位農民,房子就建在她的住宅基地上。三間主屋靠後面南。下坡是一塊五、六十米的小園子,它是當年村里分給女主人的一塊自留地,面積雖小卻長過小麥、水稻,還種過棉花,如今已被...

  • 文章父子竹刻家——徐素白·徐秉方徐秉方竹刻藝術展覽在港舉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1期  作者:吳玉良  出版时间:1993-11-10
    关键字: 徐素白 徐秉方 竹刻 展览 雕刻

    徐素白(一九〇八—一九七五),字根泉,号晓钟,武进鸣凰鄕港东村人。家境贫困,十五岁去上海学雕刻技艺,刻苦钻硏,掌握了多种刻法,尤精于『留青竹刻』。留青竹刻产生于唐代,是竹刻艺术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即利用竹子表面的竹青雕刻出艺术形象,将空白处竹青铲去露出的肌层竹为画面底色。因雕出具体物象的竹青留着,故称留青。也称皮雕。他的作品继承明、清知名作刻家长处,而又不拘成法,敢于独创,具有特殊风格。所擅长的留青刻法,能表现出各种物态,形像既有立体感,又能体现中国画构图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