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隶书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分書」求索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孫林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八分书 隶书 学术探讨 汉字文化

    听一位书友说,中国汉字字体中除人们熟知的眞、草、隶、篆外,还有叫「八分书」的,但这种字体很少见到,以致有人说它近似隶,也有人说它近似楷体,还有人说它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由于没有见到它的具体字形作依据,以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我们限于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形的迷网之中。为了寻根究底,弄淸眞相,也为了与书法爱好者共同探讨,减少别人翻阅资料的时间,我查阅了手中仅有的几本书,现抄录如下:《辞海》对「八分书」注解说:汉隶的别名。魏晋时也称楷书为隶书,因别称有波磔的隶书

  • 文章晚晴生涯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09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2003-11-20
    关键字: 篆书 隶书 字体演变 历史沿革 正书

    从唐朝,到现今此十件石皷得以保存。现在此十皷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附图三)。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所规范的文体,亦称秦篆,出于李斯之手,其字瘦硬婉通,号为「玉箸篆」。刻石在泰山、峄山、琅琊、芝罘、碣石、会稽等六处,都是为秦始皇记功的。现在仅存泰山摩崖石刻一处,亦已残损(附图四)。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文体,秦朝为了书写方便,由篆体简化成为隶书。秦朝流行不久,到汉朝才发扬光大,定为入仕的标准。篆书的字体祇有横、直、点、及转弯。隶书则再增加了撇和捺,书家称为「波磔」,其实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