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隐居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悼念史表叔劍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李書鳴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史孝礼 履历 隐居 性情 逸事

    畅游,怎么能说不认识呢?似乎不近情理,事后他曾对我说:「向高阶人员接近是耻辱」,颇有自己干不好羞见故人之意,似此近于愤世嫉俗的个性,业经定型,也就很难适应时代,所以不久他就自请退役不干了。退役后隐居后龙,住农舍瓦房一间半,过着自我封闭的生活,一份中央日报,两三份杂志,一部中国通史,两本圣经,就是他全部精神食粮。他不信敎,志在探讨中西文化,偶而也去敎堂,不是做礼拜,是找牧师神父请敎,问些有关耶稣神话的故事,常使对方难以回答,所以他说:「敎会迷信色彩过重,令人

  • 文章鄉邦歷史人物——陶宗儀小傳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77期  作者:定父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隐居南村 史学家 乐在耕读

    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也是科学家。元末天下大乱,隐居于松江泗泾,写了一本著名的「南村辍耕录」。宗仪生于公元一三二〇年左右,卒于一四〇〇年间,享寿约八十岁。原籍浙江黄岩,幼而好学,秉性谦和,沉默寡言,弱冠曾考进士,落第而归。从此,不再追求仕进,专心读书,天文、地理、阴阳、算术无所不学,多才多艺。从小跟随舅父赵雍刻苦向学,深得书法眞谛,篆书尤所优长。元末天下大乱,宗仪避难迁徙,在其二十岁时,携家来到华亭(今松江),初居亭林

  • 文章丁耀亢的政治態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丁耀亢 出身生平 反清思想 隐居云台山

    家族简介》文中说:「丁家为明朝仕族,明亡之际,丁氏子侄被害者二人,被伤者一人,家产荡尽。清初丁耀亢曾被捕,幸而放还。种种遭遇,更加激起了他对清王朝的不满,隐居于山村著书写诗,与友人放浪山水间,以发泄其不满,如在一幅《行乐图》画卷中自题,文曰:『咄!尔是何人?秃顶无巾,皓眉长髯,松石为邻,桃花夹岸,悠然神怡,横琴啜茗,悟彻天真,烟霞十亩,坐听山水涔涔。噫嘻!汝岂无怀氏之民,抑亦葛天氏之民。』(无怀氏与葛天氏为古代两个部落名称,该意为『你到底是哪个氏族的民人?』影射自己

  • 文章龔半千與掃葉樓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6期  作者:文雷 出版时间:1977-12-10
    关键字: 南京扫叶楼 龚半千 扫叶僧 隐居生活 情操高洁 好读古书 绘画特色

    凡是到过南京的游客,大都喜欢畅游一下这个六朝金粉的名城,但是游南京的骚人墨客,如果不登「扫叶楼」则要终生引以为憾了。扫叶楼,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它是建在南京附近淸凉山麓,风景优美,就近可以欣赏长江景色,备饶闲静之趣,无怪从前南京许多名士,都喜欢在那里吟诗作赋,留流终日,不忍离去了。最先建此楼者是明末一位大诗人龚半千,半千名贤,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遗,号半亩,又号柴丈人,生逢乱世,因为深明民族大义,不甘为满淸臣民而隐居于淸凉山,自称扫叶僧,而与他

  • 文章王公璵先生與海州同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王公玙 富家子弟 省立第十一中 学习优异 铜山县 县长 保安司令 抗日战争 民政厅 隐居生活 照顾同乡 人物追思

    丁治磐先生出任江苏省政府主席,二是此后黄杰将军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均曾有意邀请公璵先生出任省府秘书长,均因党中央不予同意而未实现,鄕友间有此传说,但公璵先生本人则从未谈及。来台生活三十八年随着难民潮到达台湾,蛰居台北市郊中和鄕,以养鸡种菜为生,凿井而飮、油灯照明、雨笠烟蓑、荷锄劳作,成为一等一的自耕农,来往仅有鄕亲好友,过著隐居生活。后来政府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当地有一无赖汉,觊觎这块土地,说公璵先生是假农民,硬要台北县政府承租这快土地,公璵先生迫于形势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