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赵孟頫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景徽堂前懷故人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7期  作者:瘦竹  出版时间:1973-09-20
    关键字: 景徽堂 惠山 赵孟頫 二泉亭

    前面有用方砖舖地的广场一面,这里是设满的茶座,左侧有在五大块靑石上刻着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所书「天下第二泉」五个五尺见方的擘窠大字,嵌在墙壁中间,右侧为惠山山麓,苍松翠柏,花木扶疏,这里的环景,非常淸幽。茶座中间,有不少男女小贩托着著名的大孙巷热四角菱和惠山的桂花栗子叫卖。此情此景,时萦梦寐,不知何时再能重莅其地?我在此怀念景徽堂,更在此想当年常常一同在景徽堂前啜茗聊天吃桂花栗子和热四角菱的许多老朋友们。

  • 文章李永惠先生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劉永釗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赵孟頫 李永惠 赤壁赋行书 王敬久 金门战役

    淑慧轮番照顾,淑惠女士视公公如亲生父亲,破除忌禁替公公擦屎洗尿及沐浴,其孝行亲友目睹者均赞佩不已,亦传遍乡里、先生常言:「没有他们夫妻这样孝顺我早就死啦。」诚斯言也,依吾丰乡俗实应立旌孝碑流芳千古,使后人景仰效尤。永惠先生于八十八年九月上旬病情逐渐恶化,儿、女、及儿媳,女婿围绕看护,九月二十五日千八时总医治无效!在家中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三岁,云星陨落,功在党国,嘉猷懋绩,盛德垂范,足传后世,长在后人心目,永惠不朽矣!(注:元 赵孟頫 行书赤壁二赋)

  • 文章古文尚書辨僞述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尚书》辨伪 马融 赵孟頫 文献证据 史实证据

    曰远有源流,然而两汉名儒,皆未尝实见孔氏之古文也。岂惟两汉,魏、晋犹然,凡杜征南以前所注经传有援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诸篇,皆曰逸书,其援泰誓则云今泰誓无此文。盖伏生书无泰誓,实为伪书也。」这见解也非常正确。到了元代,言古文尙书伪的人,一为赵孟頫,一为吴澄,兹将二人见解简述如下:赵孟頫,著有^书今古文集注>。他在书中自序说:「诗、书、礼、乐、春秋,西汉以来,诸儒复古,殷勤收拾,而作伪者出焉。学者不察,尊伪为眞,俾得并行以售其欺,书之古文是已。嗟夫!书

  • 文章文人畫風鼎盛的元朝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9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文人画风 赵孟頫 水墨兰竹 黄公望 元朝

    绘画到宋朝已受了崇高理学的影响,讲求理想。绘画的方式不受拘束,率多寄兴遣情的作品,但是因为政府设置画院,一般画家往往以能够入院作供奉为荣,所以其作品虽超野逸而仍尚工整浓丽,入元以后,文人画的风气大开。元崛起漠北入主中原,毳幕之民,不知文艺之重要,因此朝廷既不积极提倡也不多加干预,在下臣民在异族统御下,往往籍笔墨来发泄,而形成元代的新画风。元初诸家如陈琳、赵孟頫辈,犹承前代余绪,上追古风。同时有高克恭一派主写意尚气韵。承董巨二米的衣钵,而与陈赵诸家相抗衡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