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证共返回10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林語堂與蘇小妹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黃文範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林语堂 苏小妹 考证

    灵秀,尽种一门,多么令人羨杀。偏偏林先生追根究柢,引经据典,考证出苏东坡并没有这么一个妹妹,又还考证出他只有一位堂妹,「这堂兄妹之间,有一段关系……也可以说是倾慕,这不可以吿人的幽恨。」此文更引起了许多好奇。「苏小妹无其人考」一文,语堂先生在「无所不谈全集」中说:「太乙在纽约编天风月刊,我曾作此文,登创刊号,恐知者甚少,近阅报载台北有苏小妹戏,录此以供专栏,非好杀风景,不得已也。」这一篇为应中央通讯社社长马星野先生所邀写的「无所不谈「专栏之一,在民国五十五

  • 文章三吳考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9-05-15
    关键字: 三吴 考证 吴郡

    三吳之說,互有不同,十道四蕃志,以吳郡、丹陽、吳興爲三吳。(通典、及元和郡國圖志,並同)又以義興、吳郡、吳興爲三吳(郡國志同),酈道元注水經云,永建中,陽羨周嘉上書,以縣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浙江西爲吳,東爲會稽,後分爲三,號三吳,卽吳興、吳郡、會稽也。按晉書咸和三年,蘇峻反,吳興太守虞潭,與庾氷王舒等起義兵於三吳,時氷爲吳郡,舒爲會稽,則是吳郡、吳興、會稽爲三吳矣。安帝隆安三年,孫恩陷會稽,劉牢之遣將桓寶率師救三吳,及陶回爲吳興太守,時大饑穀貴,三...

  • 文章新浦巷名小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張紹民 祝潤之 徐一德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新浦 巷名 考证

    新浦因盐业内河运输而兴埠,仅百余年历史,且初兴时规模不大。大街沿河而建,街巷无统一布局,巷名则多是群众在相互访求,实际交往中自然流传而约定俗成的,但稍加考证,亦能发现其规律。新浦巷名以姓氏命名为最。如邵家巷以邵氏首家进巷居住而得名,卞家巷则以卞氏居民扛包闻名而得名。尙有以聚居姓氏命名的夏家巷、刘家巷、金家巷、周家巷、王巷(最为出名)、赵巷、陈巷、祁巷、许巷、许马巷、马庄巷等。殿河巷则因殿河久居此巷而得名(殿河据云姓刘,未细考)。以机关、商店、旅社、作坊

  • 文章從朦朧談起

    来源期刊:《阜宁人》 第3期  作者:謝鼎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朦胧镇 朦胧集 考证

    吾阜同鄕會會刋「阜寧人」已出版兩期了,其封面上有全縣的簡圖;圖中十三區「朦朧」意旨係區公所所在地,再則把射陽河的上源劃至鳳谷村,這二點似有偏差。茲考據史實,予以辨正。查阜寧縣新志商業志市集篇記載:「永興集:在射湖(案:湖應爲河之訛)北岸,與朦朧隔河相望。有大街、西街、南大巷、魚市、柳木市,多釀酒家。以三、八爲集期,以雜木爲主要營業,凡水車用具,無所不備。鄰縣興化、東臺、鹽城皆仰給焉。」「朦朧鎭:在射河南岸,昔爲巨鎭,今廢。」再查阜寧立縣時劃山陽縣(淮安)...

  • 文章從江南評彈的源流説起(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8期  作者:思錦樓主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江南评弹 戏曲源流 民俗考证

    考证评弹的来源,传说很古,极难找寻出它的源流。「评」是评话,俗称说大书,「弹」是弹词,俗称说小书,目前所能找到的一些根据,是有些书上载称:「说书古名讲史」,此实与评话不同,因评话系讲片断的故事,讲史乃演讲全部的史实。据夷坚书上说:「吕德卿偕其友出嘉会门外茶肆中坐,见幅纸用绯贴其尾云,今晚讲汉书」。按之明代嘉靖年间,开州晁氏宝文堂书目中,已刋有讲史数种,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就是目前评话三国,水浒等的蓝本,这渊源固然有来历,不过古之平话,亦许就是现在

  • 文章季札研究(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7期  作者:吳之光  出版时间:2007-05-15
    关键字: 季札研究 祠联 考证 褒贬

    一丸割據誰強弱,百成從容目卷舒。草木余香今未歇,清音如說讓王初。(注)此聯被申港季子祠大殿採用爲抱柱聯。祠聯二副⒈借隱入句吳,文化開莖,端欲追三讓至德;觀光游上國,名賢遺跡,且教仰十字遺風。⒉三讓王位,兩使中原,爵封昭德,宏覽博物耀春秋,自表高風高節,久載史冊;十字孔碑,千年勝地,廟號嘉賢,殿毀宇摧歷花甲,今慶飛閣重檐,又聳云霄。近年以來,我國重視道德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各地恢復重建古賢名詞。江陽申港,丹陽九里已重修季子祠,蘇北洪縣保護徐君墓及挂劍台;徐...

  • 文章「海州直隸州」小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海州 直隶 隶属考证

    「州」,是地方行政區劃名,其級別,在歷史上的各個時期不盡相同,秦漢前,我國有「九州」說及「十二州」說,那只是傳說,實際並不存在。漢武帝爲加强中央集權,始在京師附近設十三個監察區,稱爲「十三州」,「州」內置刺史;東漢末「州」始成爲郡以上的一級行政區劃,猶五十年代的大行政區—東北、華北、華東……差不多。歷魏、晉、南北朝皆如此。隋廢郡存州,旋又改州爲郡,唐復改郡爲州。宋隸屬於路,元隸屬於路或府,明、清,屬府。亦有州不屬於府,而直屬於省,謂之直隸州。「直隸州」直...

  • 文章孔門閔子騫故里考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張忠語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孔门 闵子骞 故里 考证

    本縣文獻第五期,有劉鄕長煥文公傳述吾蕭古村凡五。其中車牛返一村,尙有閔子騫「鞭打蘆花」傳奇故事,留傳至今。且謂本縣第九、十區,有關閔子騫墓存焉,其後裔仍爲一方大族云云,至閔子騫究爲何許人?據淸王士禎居易錄云:「閔子宿州人·州有騫山閔子祠」·裔孫奉祀;及元遺山濟南行記云:「鄒平之南,有長白山,其東十里,有南北兩妙山,兩山之間,有閔子騫墓」,而翁方綱傳元遺山年譜時,曾謂閔子之祠,不應在宿州也。今按王、元二說,均欠具體事實及有力証據,不足爲信史,翁譜已有所題,顯...

  • 文章宗族考证 徐氏迁沭始祖荣公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徐錫山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宗族考证 沭阳徐氏 荣公先祖 徐达 历史考证

    一九二六年出版《民國沭陽縣志》一七四頁刊載:「沭陽徐氏有兩派,一蘇州昆山之徐,明中葉,徐榮司鐸沭陽,遂籍沭。」同書二九八—二九九頁,榮公九世孫泗公《墓誌銘》曰:「先世榮公,籍於蘇之昆山縣,宦游沭水,司鐸潼陽,振聵發聾,興頑立懦。」從上述文字中,可得出如下結論:榮公祖籍昆山,後遷沭陽,史書中這段記述,充份證實了族中前輩口傳的「昆山遷入說」。由「宦游」和「司鐸」二詞看,可以確定榮公遷沭後擔任敎育行政官員,但遍閱「縣志」及其它典籍,對榮公行述都無記載,可見官階...

  • 文章鄕先贤倪云林故居的考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期  作者:錢中勳  出版时间:1970-01-26
    关键字: 倪瓒 故居考证 古迹 史料考古

    人租借该地设立分场,定名为云林农场,开垦时,塡土平地,搬移瓦砾乱石,发现淸秘阁及秋爽轩的残基,为保留古迹计,特于秋爽轩前土冈上,补植梧桐目余株,并在寺壁上记载发现两旧址的经过情形,以供游人之凭吊与考证。复查县志所载倪高士舍宅为寺的传记,说其宅邻近倪氏族人之村庄,故祇陀寺傍发现之废园残址,即可证实为倪高士之故居无疑。况倪高士的住家,绕有园林亭榭之胜,其中淸秘阁与秋爽轩的建筑,宽敞幽雅,县志并载其名至外国使臣皆知之,五里街上湫隘的倪氏宗祠,如何容纳?即此亦足证其非

共100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