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子军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智仁勇的见证(续完)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48期  作者:高豫 出版时间:1970-12-10
    关键字: 五十九团童子军 童子军教育 人生意义 戴季陶

    在海外及台湾的门生,也是昔日五十九团的童子军,有火箭专家胡声求博士,大专教授:郑森兰、朱谱英、陈厚侗、李金林,及教育界服务的,路逾、叶以炽、陈忠奇、张建昌,先后在军中服务的:空军中将司令吴远,空军上校尹钟瑜、海军上校黄志洁、廖鼎凯、陆军上校高乃铭、刘可宗、许有义、王汉扶、宋椿年、费炳泰、刘殿羣、胡自诚、在新闻界服务的:刘甲、路迈,在公务机关服务的:黄祖增、程逸尘、王楠荪、凌受恒、万仪仁、刘仪德、张传惪、鲍諴明、杜其本、周仪彭、鲍宁生、李家福、姜宏効、阮锡

  • 文章接棒記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1期  作者:鮑諴明 出版时间:1986-06-10
    关键字: 接棒人 童子军 抗日战争 校友会 祝寿

    接棒人鲍諴明于民国二十五年冬在故鄕扬州,考取江都县立初级中学春季班一年级,当时由杜师召棠任该校中国童子军第五十九团团长,高师三立任副团长,并兼本班级任导师,自本班开始新同学一律改以童子军服为制服,夏季为黄卡叽布短裤式,冬季为厚呢马裤式,配以平边呢帽、三角围巾、黑皮靴整齐划一,人人精神饱满,平素更加强童子军敎育。时値抗战开始,在杜、高二师之领导下,发动自建防空壕,自制防毒面具,劝募献机救国基金,及对前线撤退伤患官兵服务等运动,惜次年家鄕沦于日寇,师生遂各自

  • 文章幼年上學瑣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李一民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私塾 戒尺 徐州七师附小 省立一中 童子军誓词 0

    一中在南京城里八府塘文正书院的旧址,校园中建有「涤思亭」,是纪念先贤曾国藩(字涤生)的。校长陆殿扬先生是有名的敎育学家,初中部主任薛老师敎童子军,他无论办公和上课,都穿戴着整齐的童子军制服制帽,精神抖擞,行动快速,我们一年级的学生都有点怕他。他要我们背诵童子军誓词,滚瓜澜熟,反反复复,甚至有些人梦中也喃喃地唸。当时我们都认为他故意虐待小动物,心里发生无限的反感。可是以后年岁渐渐大了,反而觉得这口号式的敎条,对一己的生活方式多有指引,受益无穷。现在,感怀之余

  • 文章愚者一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7期  作者:高豫 出版时间:1984-02-10
    关键字: 童子军 教育 训练 事业 社团组织 理事会

    希望」和「乐观」是生命的活力,「兴趣」和「热心」是成功的保证。我们有了乐观的人生,和光明的希望,才能有助我们生命的滋长,才能够使我们奋斗,生出无比的力量,向着光明伟大的最高理想目标前进;我们对一事有了兴趣,以及硏究或工作的热忱,才能继续不断的硏求努力,促进事业的成功,也就是先得到了成功的保证。我们这一群,都是对童子军敎育,具有莫大的兴趣,幷且对于这一事业,都抱有无比的热忱,也可以说,他是我们生命中的希望。因为我们了解童子军训练,不仅是独善其身,还能

  • 文章大雅云亡 典型頓失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4期  出版时间:1983-08-10
    关键字: 杜负翁 祭奠 安葬 童子军 文学研究 礼乐学会

    定八月十七日祭奠发引安葬本会前任常务监事(现任监事)杜召棠(负翁)先生,深硏文学,博览经史,偶有写作刊诸京、沪各报,辄署笔名「扬州小杜」,读者争相传诵,先生不争名利,不任公职,尝有从政机会,均经放弃,每以「布衣傲王侯」自许,并刻一印章以明志。任敎授业,每出偏师致胜。以文士而敎体育及童子军,其时代用商业学校出运动健将及江都县中童子军第五十九团与省扬中第六十团齐名,驰誉全国,皆先生之功也。先生对逊淸之腐败与军阀之割据,深恶痛绝,早岁参加革命,曾在陈英士麾下

  • 文章夏煥新教授八秩壽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6期  作者:林光灝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夏焕新 抗日战争 童子军 礼乐学会 八秩寿

    为人知,回溯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淞沪战起,先生愤日寇之侵凌,发起筹组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迨八一三事变,又复号召上海童子军组战时服务团,担任救护警衞,并办理难童中学,收容敎养,且曾协助女童军杨惠敏向闸北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献旗,火海壮行,声震寰宇。先生见嫉于日寇,一再蒙难,凛然不屈,疾风劲草,国人矜式。洎乎己丑秋,大陆沦胥,先生脱险经港来台,受文化局聘为祭孔礼乐改进委员,并执敎各大学,创办蓬瀛曲集。五十九年筹组中国礼乐学会,必在移风易俗。综观先生一生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