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国维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訓詁學流衍述要——魏晉至隋唐(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训诂学 陈寿 《方言注》 王国维 孔颖达 《五经正义》

    郭氏注《方言》较为特出的例子,而所使用的语言,均为当时的晋语。由此不仅可看出汉、晋语言递变之迹,亦可看出语言混合之象,以及语音的变化,这就语言学的观点来衡量,意义尤为重大。至于语义方面的广狭迥异,或义同语异的转变,因篇幅不够,容不再作说明。欲知其情,请参王国维先生所著《观堂集林》卷五<书郭注方言后>。五、孔颖达《五经正义》:此书的出现,可说是义疏体发展的结果。而义疏的滥觞,似乎可以上溯至郑康成。[4]我们皆知,郑氏笺《诗》,是以宗毛为主。换言之,

  • 文章尚書洛誥篇辨疑——兼談何尊「惟王五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尚书·洛诰》 “惟王五祀” 韩愈 周成王 王国维

    诰所谓「以功作元祀」,「称秩元祀」,就是明显的例証。虽说是「元祀」,但这一年,并不是周成王之元年,而是成王五年。他又引王国维周开国年表中的话说:「成王即位,周公摄政之初,亦未尝改元。洛诰曰:『惟七年』,是岁为文王受命之十八祀,武王克商七年。成王嗣位,于兹五岁,始祀于新邑,称秩元祀,经乃云惟七年,而不云惟十有八祀。」他认为王国维的看法可信。并确认何尊是成王五年器。他对「京室」的看法则是「成王亲临成周视察,并在刚刚建成的京室诰谕了贵族宗小子何。」[34]根据

  • 文章家鄉的月光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瑞甫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上元节 苏轼 固守县城 王国维 故乡月光

    状况说成「台北的月统,没有我们家鄕的亮。」倒是很眞切的一句话,只是周期圆缺的现象,和家鄕并没有甚么两样。因为提到月光,使我想到古今的诗人墨客,多喜欢将之引入诗词歌曲里。所谓「吟风弄月」,成了他们的长技。宋代周邦彦有一阕「解语花」词,写的是元宵佳节的一番升平景象,其中有「桂华流瓦」一句,颇令人击节赞赏。虽然王国维在他「人间词话」里说:「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但以桂华流瓦,状写月光,生动活泼,不仅韵味佳,颇有出凡入圣之妙

  • 文章詩文名家天下揚(中)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劉昭祥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诗文名家 唐寅 苏轼 花月诗 王国维

    」这一阕词,在当时即获得甚高评价。其后评词者交相称赞,「双双燕」一词不仅推为咏燕词之绝唱,亦誉为咏物词之代表作。词苑指称:「史邦卿咏燕曰『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可谓极形容之妙。」近人王国维,为著名之词评家,其所著「人间词话」,极享盛誉。谈及咏物词,亦推重双双燕。他认为:「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按:和章质夫咏杨花)为最工,邦卿双双燕次之。白石暗香疏影(咏梅)格调虽高。并无一语道著。」谈过双双词,我们再看「燕双飞」歌辞。辞如后

  • 文章金聲玉振話昆曲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2期  作者:夏坤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昆曲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浣纱记 历史沿革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考证了我国戏曲的流变。他认为,眞正的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以故事为主,至元剧出而体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遂有纯粹的戏曲。」南戏最古老的声腔发源于浙江海盐,流行于江苏、浙江、江西等省的有海盐、余姚、弋阳诸腔。「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始于元代末年,是南曲的一个支派,流传至今业已六百余年了。昆曲,最早称为昆山腔,又称昆腔。相传是顾坚创始。据明代张广德的《眞迹目录》记载:「元朝有顾坚者,离昆山三十里,居千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