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犯罪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蔣漢臣陰魂大閙學前街(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3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蒋汉臣 阴魂 学前街 犯罪 冤案

    正本必先淸源,在种种主要问题解决后,犯罪事件自会没有。试看:在金门、马祖、花莲、台东、澎湖等物质享受正常,生活发展平衡的社会里,虽不能说绝对没有犯罪情事,但比较总是少见。我并不是说治乱世不应用重典,而是说应该看他的性质如何。走笔至此,忆及有某女立法委员亦曾提出与笔者同一主张,应该从根本上消弭犯罪,而亦应予罪犯有一自新的机会。记得吾邑蒋汉臣的案子,约在民国二十四年间,他当时就读某私立中学,家庭和学校都不加以严格管敎,为歹友所嬲,参加了一件绑票案,照理说,他

  • 文章和同鄕的年輕父母談親子——和同鄕的靑少年們話年輕

    来源期刊:《阜宁人》 第3期  作者:陳昌聖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少年犯罪 子女教育 亲子关系 年轻

    根据最近台北市警察局所作的一项统计显示,台北市七十三年一至七月份共查获少年犯罪竟达一千六百四十七人之多,其中十一、十二岁各占百分之七左右,十三岁占百分之十以上。十四、十六、十七岁各占百分之十七以上,十五岁比例最高达百分之廿一以上。这个数字实在相当的惊人。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大问题,不仅我台湾地区有之,其他国家可能比较更为严重,究其原因,由于我国受儒家思想和礼义的传统以及向重四维八德的影响,靑少年在这些思想和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离经叛道,踰越轨范的行为

  • 文章加强防范犯罪促进社会祥和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60期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社会道德 犯罪行为 社会祥和 预防常识 子女言行

    近年来,由于社会道德的堕丧,犯罪行为日益升高,甚至十几岁的靑少年,也敢以身试法。我们从许多据人勒赎,结伙抢刧,结伙杀人等重大刑案有些竟是靑少年所为的案例来看,如果我们再不找出有效的办法来疏导和制止,则未来将会更趋严重。依据专家分析,犯罪的原因常以:投机图利,观念错误,交友不愼,性情暴戾,环境不良,外界引诱,以及情欲冲动等因素而造成犯罪。从这些犯罪的成因来看,我们必须从增进法律常识,革除好逸恶劳的习性,以及普遍建立公共道德的观念和习惯来加强实践,使之成为风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