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色历史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名人館新姿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6期  作者:孫坤保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常熟 名人馆 新面貌 特色历史 杰出代表

    寄来常熟,并提出不少建议。名人馆内,荟萃介绍了历代英才。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教、文化等诸领域对国家、民族、家乡的兴盛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是常熟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馆内用生动和图文并茂的版面介绍,向人们展示了贤达们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美德:展示了他们勤奋好学、成就卓越的业绩:展示了他们眞善美的人格力量;更展示了他们为一方水土增添新的光华的人文精神。馆内所列,已不是数十、数百个个体形象,而是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铸成了常熟特色的文明历史的象征。名人馆开馆

  • 文章虞山腳下一支梅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3期  作者:陳萬安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常熟 虞山 石梅小学 办学历史 教育特色

    常熟市石梅小学位于常熟市虞山东南麓,梁昭明太子读书台旁。至今已有九十七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有三十四个班、一七〇〇多名学生、一〇〇多名教职工。学校依山而建,校中有山,校舍高低错落,古亭长廊,绿树红花,颇具江南园林格调,是一所园林式学校。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年连续两次被省教委授予「江苏省模范小学」称号。并被国家教育部定为国家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先进学校」。石梅小学校址为游文书院。我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清朝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 文章海州蟲餐今昔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楊士采 倪爾敏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虫餐 历史追溯 海州今昔 特色菜肴

    我国传统的飮食中,并无「虫餐」这个词语。但据粗考,多数民族在以鱼肉粮米蔬果等为正常食物外,还习惯食用某些虫类的小动物,因之姑且把吃虫子称为「虫餐」吧,海属地区的百姓也不例外。不过,吃虫子的习惯,在原海属数县不尽相同。追溯历史:据生于清朝的前辈留下的笔记所述,从前,因水旱灾害频繁,百姓生活穷困,素来有炒食蚂蚱、蝗虫的习惯。一九三一至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山东、盐城等地发生蝗蝻,历年侵入海州,化为成虫。各县政府虽征集民工扑杀,但庄稼仍严重遭灾

  • 文章馬勒公館

    来源期刊:《浦東》 第84期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马勒公馆 地理位置 建筑历史 建筑特色 北欧风格

    位於陝西南路30號的馬勒公館,是民國初年在上海灘發跡的洋商馬勒所建。馬勒初到上海時一無所有,後來完全靠投機生意而成巨富,所謂投機生意包栝賭馬及賭狗。馬勒為感念使其發財的馬、狗,因此在馬勒公館的花園中有馬塚、狗塚等紀念墓地。馬勒公館是一組北歐風格的巨宅,充滿挪威童話的色彩,是根據馬勒女兒夢中所見的境象設計。馬勒的崛起是典型的上海灘傳奇。中共進入上海後,即將此建築物佔用為「共青團上海市委辦公樓」。(蕖蘆)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