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灶神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灶神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3期  作者:彎塘散人  出版时间:1990-01-20
    关键字: 祭灶 《论语》 灶神 民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俗,这天是祭祀灶神上天朝见玉皇大帝的日子,从这天起大家准备过年了。祭灶是古礼五祀之一,起源甚早,在周代社会已有祭灶之俗。礼记曲礼下载:「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偏;大夫祭五祀,岁偏,士祭其先。」汉郑元注:「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论语八佾章云:「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在孔子时代,祭灶之俗,即己存在。后世民间腊月祀灶,系沿汉朝阴子祀灶

  • 文章上海年景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定公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上海 灶神 谢年 大除夕 习俗

    阴历腊月廿三,是送灶神上天的日子,上海人就忙起过年来了。小菜场、南纸舖,都摆满了送灶神的花轿、粽子糖、香烛、蔬菓。贤慧的主妇,聪明的女仆,都凭着她的鉴赏,选一盏花花轿儿囘去。为什么叫一盏呢?这是一盏竹灯(俗名善付)外用红、绿、金花纸剪贴糊成,专供灶家老爷坐了上天的一乘轿子。淘气的孩子。权利不肯外溢,呼姐喊妹,自动剪刀,糊出来比市买的更玲珑彩焕。两支轿杆例用麦杆,说抬轿子的是老鼠精呢。妈妈走过来,亲替灶司嘴上贴一块镇糖,说:「灶司上天是要到玉皇大帝那里奏事

  • 文章歳暮談祭灶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陸星文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灶神 习俗 道教 灶君经

    一盏香茶一缕烟,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罗隐祭灶诗——灶神上天向天帝禀告人的功罪,这是民间相当古老已经流传的说法了。范成大的「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序」说:「腊月二十四日夜,祭灶,其说谓,灶神翌日朝天,白一岁事,故前期祷之」。又他的「祭灶词」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炒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配酒烧钱灶君喜。婢子鬪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

  • 文章灶神上天奏善事 下界报安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5期  作者:二泉散人  出版时间:1986-01-20
    关键字: 灶神 祭祀礼节 传统习俗

    我国传统习俗,一到阴晓十二月初八吃过了腊八粥,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家家的主妇们都忙个不休,排日在淘米磨粉、蒸年糕、醃鱼、醃肉、醃毛鸡,二十日掸簷尘,就是大扫除。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祭祀灶神上天的日子。故鄕祭灶神是主妇们的事,灶神吃素,祭灶神只要素菜三盆、淸酒三盅、糯米粉甜团子一大碗、糯米甜粉团子,一半红色、一半白色,红色是用红糖拌的粉,白色是用白糖拌的粉,红白两色揑在一起,就成半红半白,名称为玛瑙团,希望灶神吃得喜欢。点燃了香烛,酒过三巡,磕了三个头,就把灶神

  • 文章漫談家鄕年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田誘予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年俗 风土习俗 思念故乡 送灶神

    關於過舊曆年一事,是揉合了風俗與人情!含有重大意義。雖各地風俗禮節不同,但祭祖拜神,仍是大同小異,不外是愼終追遠之意。家鄕有句俗語:「賠不盡「閨娘」(女兒)過不盡年」。這是看各人「手頭」(資產)而言!例如富人家一張「年紙單」(包括過年所需食物與香燭紙類)需要五、六百元(以民國廿年前物資而言)。窮人也要三、五元不等。富人在第一臘八(十二月初八)開始添置新衣,以及風醃雞鴨魚肉,並浸粘「棒頭」(包米)粘「秫秫」(高梁)要晒三次,才能上碾碾麵,以備做元宵,到第二...

  • 文章灶神「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9期  作者:西郊人  出版时间:1983-01-20
    关键字: 送灶神 祭灶 灶神来历 醉司命

    祷也。」在孔子时代,祭灶之俗,即已存在了。后世民间祭灶,系沿汉朝阴子祀灶,相传阴子方腊月以黄羊祀灶,灶神见,遂致巨富。汉朝即定腊月二十三日夜祭灶。汉周处风土记云:「腊月二十四日夜祭灶,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灶神的来历,相传不一,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汉应邵风俗通义引后汉书阴就传谓灶神姓张名祥,字子郭;淮南子记论训又指炎帝死而为灶神。无论何者是灶神,厨灶对于吾人生活,不可一日或缺,古之所以把灶神看得很重,大槪就是

  • 文章祭灶考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5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81-01-20
    关键字: 祭灶 传统习俗 年俗 灶神 周礼

    順時守株自為歡,容易韶光歲又闌;懷念親友馳賀柬,雙方珍重慶平安。丁仲涵鄕長雅好吟詠,更擅書畫,尤工山水,每年元旦必賦詩分寄同鄕親友賀年,上爲其今年辛酉元旦仍用上年原韻所賦新詩。丁鄕長今年高齡已八十六歲,精神钁鑠,健飯如恒,其哲嗣健羽先生(翼),賢孝可敬,現服務於台灣銀行,爲當代名書法家,工大小篆,兼擅楷隸,每參加公展,無不評爲首選,昔年轟動台灣藝林之十人書展中,彼年齡最幼,其餘九人爲陳定山、丁治磐、朱龍、王壯爲、陳子和、張隆延、傅狷夫、曾紹杰、李超哉等均...

  • 文章春節譚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财神 灶神 土地神 源出 各作说法

    一)「财神」「俗诗」:「财神进门来,四季广招财,日进千鄕宝,时招万里财」。在春节期间,以财神最吃得开,次以灶神与土地神。据各种记载,不下十多位,传说纷纭,莫衷一是!此皆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据「三敎搜神」:「赵玄坛字公明,终南山人,自秦时入山修道,为玉皇封为:正玄坛元帅,主掌保病禳灾,及买卖求财,故民间视为财神,并非「封神榜」中,手执钢鞭,身骑黑虎之赵公明」!可笑财神也閙双色。据撞出十多件抢案,一夜成名,「北玄财神宫」主持人赖顺昌谈:「正财神是「太乙眞人

  • 文章歲暮憶故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6期  作者:藕蕩漁夫  出版时间:1991-02-20
    关键字: 腊八粥 辞先 送灶神 辞年

    慢慢的在三春吃。十二月二十日掸簷尘,我们现在住的房屋,上面有天花板,下面有水泥地或地板,四周墙壁粉刷得雪白,玻璃窗户,屋内灰尘很少,过去农业时代的老式房屋,尤其鄕村农舍住房内堆积稻草木柴之类,而且还连有猪舍牛棚毛厕,平时又少整理,一年来尘秽满积,所以在十二月二十那天大扫除一番,大家都用稻草卷在竹竿上为扫帚,扫除屋内一年来堆积的尘埃,以备过年。十二月廿四日晚送灶神,过去没有瓦斯,也没有电锅,煑饭做菜,都在着地砌造的土灶上,每一土灶,上面要做一灶神殿,两旁贴

  • 文章《民初景色》無錫人愛吃「泡飯」(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7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4-07-20
    关键字: 《民初景色》 灶神 灶家老爷 锅底半焦饭 饭树

    ㈢灶家老爷无锡传统厨房中必有灶神,俗称『灶家老爷』,位于砖灶之端,神前有对联曰:『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传说是玉皇大帝分派在人间之『监察司』,每年十二月廾四日上天,向玉皇禀报所驻该户人家一年之善恶,故家家户户,在是日之晚,对灶神供酒菜水果糖饼等,并备纸轿,祀拜后一并化焚,表示乘轿上天,祈求灶神向玉皇好话多说,隐瞒罪恶,至大年夜家家户户换新灶神像表示接回民家原职就位云云。民国廿年,上海大报『申报』,自由谈、滑稽文学专栏主笔徐卓呆,受读者函询:『天庭与人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