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灌溉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田底和田面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1期  作者:張兆明 出版时间:1997-08-01
    关键字: 常熟 田面 田底 灌溉

    他们可以出卖田面,在抗战前夕,田面远贵于田底。因为有田面,佃农不但可以耕种,而且可以做长期打算,例如改良土壤品质,改善灌溉水利等等。小时候在常熟城内,看得到农民在农闲季节,挖河底淤泥。满满一船黑色淤泥,常熟乡音叫做「奈河泥」。这些河泥不但肥沃,而且改善土壤品质。那时农民认为化学肥料短期好,但损害土壤品质。为长期利益,改善土壤品质也重要,所以奈河泥,以改善农地。灌溉方面,佃农自各个地主租到的田地,统筹整修沟渠,做长期的改进。事实上,各个地主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田

  • 文章江蘇水利事業的展望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吳寧海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江苏 水运 防洪 灌溉 水道

    循蔷薇河至临洪口入海。在排洪水道工程未经完成前,中运河及里运河同为分洪主要水道,因是运河堤防应予加强保养。⒉灌溉工程:⑴以洪泽湖为水源,导经里运河通扬运河并自泾河闸东至串场河。入海水道自淮运至周门。盐河经周门南下串场河。均为灌漑干渠,以供应里下河区高宝河区运河区及滨海垦区之水源。⑵以微山湖为水源,导经不牢河中运河,为灌漑淮河入海水道以北及中运河东西两岸各地区之主要水源。高宝河区为新辟入江水道完成后新涸出之垦殖区,可为稻田区域,应兴辟有系统之沟渠,为漑田排涝

  • 文章苏北灌溉总渠和中山河的由来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9期  作者:劉大衛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苏北 灌溉水利 中山河

    作者簡介劉大衛鄉長,文學修養有素,對鄉土風物有深入研究,鹽屬各縣方志、文史刊物屢見其佳作,本刊八期載有「一彈擊毀三架日機的梅映波」一文即為其手筆。劉鄉長現仍執教於濱海中學,與旅台之熊岫雲,單繩武諸鄉長有同窗之誼,本刊為充實内容於本期再選其佳構二篇,並承其授權作文字調適。

  • 文章話我故鄉情

    来源期刊:《浦東》 第52期  作者:畢加 出版时间:1988-04-15
    关键字: 水车 灌溉 乡村 童年记忆 水塘

    那依呀依呀的水车水车,在我们绿苗遍地的鄕村,是可常见的;如你到鄕村里来,水车就会依呀依呀的在溪流上转动,恒常的招唤着你,引你瞩目。水车,有的也设在不算高的陡斜小堤处,但空旷的工地上比较多。平原的溪流较为活泼,走起路来,匆匆疾疾,任何转弯抹角也可以行之若素,唯一不能走的是高处,原因是它们的天赋身子软,不能直起身体来爬坡,于是,在高处的农耕地,村人们使想法子架设了水车,至于水车的数量,则全视需要灌溉高地的面积而定。转动不停的水车靠流水去推动,它们一向配合

  • 文章渠水流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臧科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江苏灌溉总渠 总渠情结 往事回眸

    读书的年代,每当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的乡情歌时,我就会唱不由衷地「移情别恋」,我的家乡另有大河——江苏灌溉总渠。那是我童年的视野里最大的一条河。半个多世纪来,怀乡恋水的总渠情结,历历如初。飮水思源,就是这条大河,因为她的横空出世,我们滨海、阜宁一带,才「风吹稻花香两岸」。古来上苍赐予的一条自然、流畅的「射阳河」,养育盐阜人,世世代代到如今,成了这方土地的「母亲河」。刚建国时,共产党又为老百姓开了一条灌溉渠。这河大,水多,能灌溉。排资论辈,她也算得

  • 文章故鄕憶往戽水與「喊桑」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期  作者:秋心  出版时间:1972-08-20
    关键字: 故乡 农田灌溉 水车戽水 桑歌 一筹满了

    故鄕的农田灌溉,在没有戽水机器船以前,都是用水车戽水的;水车有用牛拖转的,有用人力脚踏的;现在但谈用人力脚踏的,这种水车有一个用木板拼合制成的水槽,长短不等,视河水与田岸的距离而定,岸高用长槽,岸低用短槽,所以有三、四丈长的,也有一、二丈长的,槽中装以木制戽斗,戽斗一个个用硬木做的活络绞链(俗称凹公头)连起,一端环绕在车轴中心的轮齿上,车轴两端搁以尺多高的架子,装设在沿河边的田岸上,名为「车垜」,车轴两边,各装踏脚二,三具,或三、四具,一具踏脚,就是装

  • 文章(山水簡介)香草河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29期  出版时间:1973-05-15
    关键字: 香草河 农田灌溉 香草 水患 故乡风光

    草淹南门外,有河名香草,在简桥以西,经观庄桥,皇甫庄桥、大里桥、旧县桥通震泽湖。又经雁北桥,景家渡入丹徒(今鎭江)界。又经张家桥,直溪桥入金坛界。沿河涵闸林立,农田资灌溉者十数万亩。夏秋水盛时,并可通舟楫,便利行旅及货运者,实非浅鲜。但地居长山,句曲山之下游,山洪暴发时,宣泄不易,河流漫溢,易成水患。两岸农田虽加高河埂,预为堤防,而大水之年,此决彼汰,动被淹没。延陵以下河流两侧,出香草,气味馥郁,历久不散、置诸衣箱,可避蛀虫,其价甚廉,为茅山香客馈赠亲友

  • 文章漫言大村水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孫廣良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大村山湾 洪涝灾害 大村水库 灌溉用水 工业用水 旅游景点

    一泻千里之势,也不得不屈聚在这座水库里,地方农民利用这个水源条件将铁路以东谢圩向西一望无垠的不毛碱滩,开垦了三千多亩的水稻田,创亩产千斤稻谷的记录,给农民带来无疆之休。三十多年来这水库每年除灌溉万亩农田确保旱涝丰收外,还供应猴嘴黄海化工厂日用千吨的工业用水,和花果山鄕居民食用的自来水等。另外大村水库的建成又为花果山旅游区增添了一个新的景点,水库的南岸是通旅游胜地花果山的环山公路,那千年的阿育王塔屹立在水库之滨;东接果园茶场,一片翠绿,西临库水碧波,如千顷琉璃

  • 文章記憶中的徐秤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徐世澤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徐秤庄 地理位置 地区风貌 徐姓人口 中山王 灌溉农田 农村教育

    是在婚丧喜庆时,邻里全部动员,帮忙处理,眞是患难与共,有福同享,最具人情味。后者是彼此互相帮助,分日分批完成农事,还可借此联络感情,敦亲睦邻。2、媒婆这个角色,她眞有一套观人本领,她所娶的两位媳妇,都极贤淑,一直令人羨慕。3、操琴清唱是职业性,专供婚礼寿宴时聘用。4、一对福老人专门在他人婚嫁时忙碌。他们有八个儿子,这在当时社会算是前世修来的福,人人景仰,故在婚嫁时要托他们的福。但在今天倡导的「两个孩子恰恰好」与「一胎化」政策下,变得更传奇了。据我所知,他们家里人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