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演变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代的考證學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名称 成因 规范 演变 成就

    一、考證學的名稱:考證學又稱樸學、徵實學、或考據學。爲清代學術的代稱。因爲清儒治學,特重考證,是以梁啓超先生在其所著《清代學術槪論·十》中說:「無考證學,則是無清學也。」然而考證學的意義爲何?簡單的說,就是考源博辨,得其確切證據的意思。所以又可稱爲徵實之學(徵之於今,求實事於當時;徵之於古,求實證於典籍)。近人劉師培先生在其所著《南北考證學不同論》題目下自注說:「近代之儒所長者,固不僅考證之學。然戴東原有云:『有義理之學,有詞章之學,有考證之學。』則訓詁...

  • 文章釋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丰县 文字 演变 字形 考证

    我国文字起源,由来已久,据文字学家推测,中国文字之产生约有万年以上。原发轫于图绘文字,至殷代甲骨文已演成符号文字,也就是象形文;继而有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之作,这是文字演变发展的过程。其形体也屡经改变,先由甲骨文、钟鼎文、篆文、隶书、直到现在的楷书。而楷书有许多字的分别,只是一点一撇之差,就成为另一个字;又有形体极近似而错用的,更是不胜枚擧。丰和豊常有些人混淆不淸,浅释如下。丰字甲骨文作、钟鼎文作、篆文作。说文:「豆之丰满者也,从豆,象形,、古文

  • 文章八仙的演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宗光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八仙 演变 传说故事

    八仙的形象深入民间,举凡古典文学、戏曲、绘画、雕塑等等,经常可见到祂们的身影。其实八仙一开始并非现在的样貌,「八仙」之名最早出于汉代,不同时代各指涉不同的仙人,彼此毫无关联,一直到了明代才演变成今日世人较熟悉的组合。·汉代「淮南八仙」:是最早的八仙,又称「淮南八公」,高诱《淮南鸿烈解.叙》载为:「苏飞、李尙、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相传八位仙人传授淮南王刘安道术和丹经,而后刘安随之一起白日升天;临去时,家中鸡犬因吃了剩下的药也都跟着成仙

  • 文章中國省制研究(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王士信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省制结构 演变 官吏建制 官吏职权

    第二節 中央政制癥結及救濟方案吾國中央政制的癥結,三國以前姑且勿論,由魏晉而至南北朝以及淸末,日益複雜。觀諸歷史,其發展結果,有下列三種現象,孰是誰非,不可一槪而論,貿下斷語,抑亦不可。因爲各朝各有其時代背景,及其特殊政治因素與政治特色,這些現象,有屬於勢所趨,有係人爲結果,玆臚擧如下:一、系統不明:西漢的中央政制,以丞相總理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事。大政方略,由丞相決定,九卿須在國家大政方略範圍之內,執行其所掌之事務,系統儼然,主從分明。降至南北朝,由...

  • 文章官本位探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徐士君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官本位 封建王朝 演变历程

    如果把自己的祖宗說得一無是處,不管是秦皇、漢武,還是包拯、海瑞,都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代表,都是騎在勞動人民頭上的階級敵人,哪一個都不値得肯定。反之,把昔日的輝煌業績,當成炫耀的本錢,這種阿Q心態,更是可悲!一六四〇年,英國開始資產階級革命,四年後,滿清入關,一個漫長的封建王朝方興艾。十九世紀上半期,英國早已佔領印度,又不斷侵犯緬甸、阿富汗、伊朗等國,而清王朝仍在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鴉片戰爭開始兩年後,道光帝方始提問:「英吉利到回疆,有無旱路可通?」六〇...

  • 文章古城再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修复沭阳 古城再现 历史演变

    沭陽,昔無城,自明正德六年流寇入境,七年,知縣易瓚始築土城以禦寇。萬曆二十年,知縣徐可達議修磚城,工未半而沭河決口,未果。萬曆四十四年,知縣杜從心始成磚城。周八百四十丈,高一丈七尺三寸,東門曰承暉,西門曰宣義,南門曰迎薰,東數十步有小南門曰聚奎,無北門,城如船形。一九三七年,爲了便於抗日戰爭,沭城全部拆除。一九三九年農曆正月初九日,沭城淪陷,日軍修復。一九四五年秋,日寇投降,沭城爲我軍民拆除。一九四七年春,國民黨政府修復城垣,外加樹枝圩。一九四八年春,國...

  • 文章小談「申明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申明亭 历史由来 地名演变

    明洪武五年(公元一三七二年),朝廷下旨,命地方里邑置申明亭,旌善亭。民有善惡,即書寫其人姓名,事蹟於版榜之上,分別懸於亭內。以淳民風。「旌」,表彰也,旌善亭,自然是表彰好人好事的亭子,申明亭,那就是揭露一些壞人壞事的。朝廷旨下,各地紛紛行動,海州自不例外,立即行動,在州衙署的大門外,把兩個亭子建起來,門東一個叫旌善亭,門西一個叫申明亭。群眾好事壞事分別公布,果然社會風氣大好。州命各鄕照此辦理。州內一共建了九十三處。這可眞是好事有人誇,壞事有人抓了。更有些...

  • 文章方言索解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6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6-02-05
    关键字: 方言 同乡会 常州 乡音 语音演变

    多年来曾多次从鄕友们的文章中见到,提及常州鄕音,列举一些词语,作为谈助,惜均未作进一步之探讨,以明究竟。我们的鄕音方言中,有不少常用词语是有音无字,我想这些一定有其语源,或许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字。其中有的是由于古今语音演变,有的是说者以讹传讹,有的是写者草率误写,我曾见有人写「木知木国」,我一看就知道这该写成「莫知莫觉」,这意思不就懂了?因「觉」字我们的语音说成「国」的音,读音就像「甲」的音。鄕音中有许多字有语音和读音之分,如家、加、学、觉、水、大、人、认

  • 文章東平州志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淸·周雲鳳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东平州志》 序文 历史演变

    東平有志,自明嘉靖己亥始,迄乾隆辛卯凡六修,六家得失之故,具載第廿九卷舊志略中,今勒成新志卅卷,損益多端,非與諸家競長也,志之體、源於經、準於史,而以秉筆者之心術爲圭臬,學與識各隨其量;惟心術正者,必酌中持平,如荀悅之因事以明臧否,而才其末也。地形之險易、風俗之淳澆,民生之利疾,此志之大者也。惟心術正者,能盡心於險易淳澆利病之所以然,而有因地因時之計,否則以無關文藻一鈔胥足矣!東,原載於禹貢,須句書於春秋,漢京開藩,歷年四百,唐宋以來,有方伯連率之,寄元...

  • 文章中國最早的足球「蹴鞠」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吳明士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足球运动 蹴鞠 刘向 历史演变 齐云社

    「蹴鞠」的「蹴」,音促,踢也;「鞠」,古代的一種用皮革製成而中實之以毛的球。原是軍中習武的遊戲。漢,劉向,別錄云:「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晉,張華的博物志亦採此說。唯學者皆認爲此說不足以採信。別錄又云:「或曰起戰國之時。踢鞠,兵勢也。所以講武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蓋由娛樂遊戲中以講究武術也。史記,蘇秦傳:「臨淄(戰國時齊國之首都,在今山東省)其豐富而實,其民莫不吹竽鼓瑟,張琴擊筑,鬥雞走狗,六博踢鞠也。」按「蹋鞠」即「蹴鞠」也。到了漢朝,漢高祖...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