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汉文化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汉文化之界说与特质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2期  作者:苗永序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刘邦 项羽 楚汉文化 徐州 苗永序

    提出浅见。二、楚汉文化之界说学者专家研究任何一个地区文化,大多皆系从其地区有关之「历史」、「地理」及「人物」三个层面着手。如此才易获得清晰而且专属之界说。研究楚汉文化之界说,自然亦不例外,我们认为「楚汉文化」:即系楚汉两位开国皇帝楚霸王项羽及汉高祖刘邦,同系出生并发祥于徐州八县[2]所遗留下来之事蹟,而影响国人生活至今之「历史」、「地理」及「人文」活动之文化。这个说明即系专属楚汉文化之界说。楚汉二帝所遗留下来之文化事蹟,不胜枚举。兹仅举其仍为国人经常所

  • 文章刘邦与两汉文化的形成(上)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白光華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刘邦 两汉文化 楚文化

    泱泱大汉四百年的帝王基业,为华夏民族的文明与发展奠定了坚实而浑厚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封建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增添了辉煌的篇章。在汉王朝建立和两汉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从丰县中阳里昂首走出的一个布衣——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功勋盖世的不朽业绩。当今,凡论及汉人、汉语、汉文化,无不应从汉高祖刘邦说起。本文意在从刘邦所处的时代、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等诸方面,进而揭示两汉文化的母本文化以及两汉文化的形成过程。一、刘邦和他

  • 文章汉文化的体认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聘之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楚汉文化 刘石如 李阳冰

    汉文化」,概括的说就是「中华文化」,也就是「我国主流文化」。就时空而言,涵盖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时间长达二千余年,「楚」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及江苏一部份,「汉」当然指汉民族而言,也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人多地广,自古以来即代表中国。仅就个人所知分述于后。一、学术思想甲、黄老思想:两汉的学术思想,综合来说,是以儒术为中心揉合黄老刑名阴阳谶纬各家学说,秦因暴失国,汉以前车之鉴采取宽大政策,力求「清静无为」,约法三章,尽去秦代多如牛毛的严刑峻法,使人民休养生息

  • 文章汉文化「界定」与「特质」之刍议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苗永序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楚汉文化 两岸交流 界定 特质

    一致认为苏州铁道学院师为公教授所说:「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回头打量楚汉崛起之特殊地理、历史及人文环境,寻绎其来龙去脉」,确是一个正确踏实之可行方向。本(九十五)年九月初,奉邀组团到家乡徐州参加其市政府所主办之第二届海峡两岸楚汉文化研讨会,依其会议指南之安排;第一天(九月四日)上午开幕式,及邀请台湾大学前校长孙震及厦门大学易中天等两位著名学者专题演讲,下午参观楚汉文化古蹟名胜,第二天(九月五日)上午举行学术论文研讨会,下午继续参观楚汉文化古蹟及风景名胜,第三天

  • 文章同姓結婚、送官究辦?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趙品琰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汉文化 封建思想 同姓不婚 赵氏族谱 朱鉴

    汉文化的封建思想里,同姓是禁止通婚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可见同姓不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候的人禁止同姓结婚,执行得很彻底,违反者必送官究办,除了坐牢或仗大板外,男女双方必须强制拆离,以今天的眼光去看,确是不人道的「刑罚」。在明初洪武年间,在福建漳浦就发生一件「同姓结婚」的刑事案件,幸好碰到一位廉明的御史朱鉴承办,在他明察秋毫的审理下,终于获判无罪,引起当时人的讶异。原来这位叫黄惠官的新郎本姓赵,是赵宋王朝的后裔,他呈上

  • 文章试谈刘邦对汉文化的贡献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孫艷玲 劉恒心 杜朝斌 張道華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刘邦 汉文化 关中文化 楚文化 儒家文化 民族关系政策

    两千多年前,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被称为世界两座文明的灯塔,中国的汉文化和罗马文化也被誉为照耀世界文明灿烂的明珠。这一伟大汉帝国和汉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出生在今江苏省丰县的汉高祖刘邦。所以历代史学家称刘邦为「汉祖」,或「汉之始祖」。(丰县金刘寨村的汉皇祖陵园内仍保留着古代两块残碑,一碑刻「西汉高祖,丰邑西北隅离城十二里力村疃」,一碑刻「汉之故里何为有菩萨祠之建也」的字样)。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撰写的《沛上原庙碑铭》文中称刘邦「天复尧绪,钟鼓于刘,赫矣汉祖

  • 文章简论刘邦对汉文化的贡献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孫艷玲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刘邦 大一统 八大文化 融合吸收 汉文化

    汉文化,她是炎黄子孙睿智的光辉结晶,是中华民族俊杰智渠挺生的精神食粮,同时又是一个极其丰富的人类文化宝库;历来被炎黄子孙视为汉民族的骄傲与伟大所在。而汉高祖刘邦,确是汉文化的创建者,因而研究刘邦,就应该将他与研究汉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否则就不可能对刘邦有个眞正的透彻的了解和十分中肯的评价。就我个人所披阅的关于刘邦与汉文化的有限材料,以及从中逐步形成的肤浅认识,我认为汉刘邦对汉文化的突出贡献是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汉王朝,再铸了华夏大地的第二次「大一统」,并

  • 文章刘邦与两汉文化的形成(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2期  作者:白光華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刘邦 两汉文化 儒家思想 黄老之学 无为而治

    从根本上讲就不是一根而发,而是殊途同归,是各种文化的大汇合、大融合。文化的统一,必须由政治的统一作保证。西汉前期,国民经济尙未复苏,为政要策是尽快息兵养民,发展经济,不再提倡打打杀杀的局面了。所以,刘邦时期的西汉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这也是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但同时对齐鲁文化的「黄老之学」和儒家思想开始接受,并积极提倡之,用「拿来主义」的观点将这些思想观念为我所用。当叔孙通为他设置朝仪,让大臣文东武西站列,群臣「萧敬致礼」,朝会时「无敢喧哗失礼者」。刘邦才高兴地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