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棉花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賴文光南竄被擒前後遺聞瑣事(中四)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0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4-08-10
    关键字: 赖文光 邵伯镇 棉花实业

    长子仍经营京货布店祖业外,并与次子继续开垦阜甯滨海一带滩地,广植棉花,幷在合德鎭设仓收购棉花,运至上海售卖,获得厚利,而成为富商。三子在淸江开广货布店,规模甚大。其夫久已逝世,女尙健在,年已在古稀以外,与三子居住淸江。愚堂伯母晚年,每道及当年与其兄牵衣抱腿,阻止其父出门,不从,致被惨杀之情况,犹哀痛不已。白寡妇容貌跌丽,武艺娴熟,令人见而均不禁有「卿本佳人,奈何作贼」之感。当其与捻徒南窜时,距离民初时间不远,行经吾鄕运堤、昭关坝、邵伯等地五十岁以上之居民

  • 文章故鄉拾穗(四一)農業槪況——雜作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2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7-03-15
    关键字: 故乡 棉花 草棉 棉子

    棉花有两种,一种是木棉,一种是草棉,木棉产于气温较暖之闽粤地区,高有七八丈,干挺直,春季开朱红色花,状如山茶,结实为长形,中有棉熟时绽开,随风飞散,色黄褐,状若柳絮,现市上所售之枕褥,其中所塡者,大致均系木棉,木棉除可制作枕褥外,不能纺织别无他用。家鄕无木棉,仅有草棉,亦即是我们常用之棉花棉花古名之谓「吉贝」,原生产于印度,据云唐代始将棉花种子带入我国。草棉之茎,高约二三尺,叶似分裂形掌状,花开五瓣,色黄,结实如桃状,至成熟时即绽开,白棉(花)从实壳内

  • 文章棉花庄——大桑树

    来源期刊:《淮陰文獻》 第1期  作者:紀振林  出版时间:1985-10-01
    关键字: 棉花 地区特色 大桑树

    棉花庄位于本邑城北二十五里,为淮阴三区之中心,南至王营鎭十五里,北到大兴庄十里,西至丁家集十里,东到朱家集十里,居民大都王姓,但不同宗,分为三大族系,俗称三王不一王,村民均不种植棉花,又无棉花之店舖,只是村民利用农闲之际,肩担行商,至海、灌、沐、涟、泗等县各鄕鎭,以棉花换取旧铜、锡等金属之类,小本生意,获取厚利,因此该村历久名为棉花庄。棉花庄大路边昔有一棵大桑树,树高五六丈,干大周径有六公尺许,树龄约在三百余年,枝干丛生,密不透风,遮补天日,能避风

  • 文章導淮河口之役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2、3期  作者:海峯 出版时间:1979-09-10
    关键字: 导淮河口之役 抗战力量 收购棉花 部队南进

    讨伐、烧杀、掳掠、奸淫、破坏不一而足;徐将军率部与敌鏖战数月,伤亡惨重,乃逐渐化整为零,实施游击战术,勉强与敌人周旋;可是在沦陷区内的军需民食,两餐豆汤,均难维持,械弹被服,消耗了没有补给;最后一支步枪两三粒子弹,一件军服冬天塡上棉花,夏天把棉花抽去;吃不饱,穿不暖,然而没有逃兵,不溃散,不气馁,用血肉之躯,和敌人拚命,全仗着同仇敌忾的志节,维系了这一份国家抗战力量的存在;可是正当艰苦抗日正酣之际,奸匪叛国,无情的煎迫,比日寇之凌逼摧残,更险狠恶毒,它乘

  • 文章早凋的蓓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徐公超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人物怀念 木棉花

    春的脚步刚近,最富季节感的木棉,就迫不及待、抢先怒放。它那似红似黄、非红非黄、黄中带红、红中带黄……的五瓣巨型之花,一簇簇、一重重、千朵万朵,为春天点燃起圣火,照亮了整个校园。早早晚晚,不知吸引了多少都市过客,前来观赏。一年一年又一年……十多年来,每年春天,虽朝夕与一树树木棉花相对,但看千遍万遍也不厌。每当暇时在树下徘徊观赏,常不期然想起许多以木棉为题材的诗篇或画幅,益增内心与视觉的美感。尤其朱令峪先生那首小诗,更为我所偏爱:「用不着绿叶衬托,你红满天

  • 文章睢寧推廣植棉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9期  作者:魯同軒  出版时间:1981-08-15
    关键字: 农业推广 棉花示范区 播种方法 往事回忆

    民国二十四年春,余因事赴徐、曾至徐州城北,江苏省立农业试验场,与场长尹聘三先生谈及推广改良棉花事。以徐属各县农家所种植之棉花、棵子矮小,棉桃又不大(俗称小棉花),系数百年来祖宗一代一代的传播而来,每亩收获量之价値,不如每亩小麦或杂粮价値之高。收获时尙需大量人工,故种植者日渐减少。当经尹场长介绍陜西宝鸡地方所产之棉花,系美国改良品种,棉花每棵高达一公尺以上,品种优良,可纺四十支细纱。回县后,商请县长费公侠,用县府农业推广经费,派县立农业推广所主任刘植生

  • 文章詩作三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尤新彦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诗词 木棉花 初夏景色 重温梦境

    木棉花木棉枝上火初紅,無葉生花照麗空,莫是淵明曾伴飮,敎留沉醉向東風。初夏乍晴乍雨暖還涼,初夏風光晝漸長,林樹新添新翠色,園花招展弄紅裝。夢夢裡溫情似不疑,芳蹤已渺寸心痴,此生有幸成鳒鲽,暫託長風問早期。

  • 文章保榮詩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許保榮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诗词 槟榔树 木棉花 自嘲 人物感怀 借景抒情

    一)槟榔树路边槟榔树一列,披头散发并站着。伸手频频招行人,诉说台风常肆虐。秋夜要将星子摘,天上月娘眼瞪着。有心想与白云游,怨恨土石压住脚。(二)木棉花厌穿绿裙喜戴花,裸身郊野观云霞。摆首轻舞迎春风,无顾群芳睥视她。春阳欲吻羞颤怯,彩蝶不离在枝桠。虽有黄莺诱惑唱,难忘流水旧情话。(三)自嘲篇一、兴起习词不成章,非歌非诗很荒唐。东施效颦难受宠,末了糟蹋纸一张。二、从古至今文体多,初学感觉没甚么。一旦写成四不像,笑掉大牙两三颗。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