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邕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都二大儒(上)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7期  作者:唐壽 出版时间:1975-10-10
    关键字: 李邕 李善 李峤 江都名儒 曹宪

    扬人其气上扬,心直口快,偏生君子,自己已然。唐之李善、李邕父子尤为特色。善广陵江都人,尝受文选于同郡人曹宪。后为贺兰敏之所蔫引,于高宗时,官崇贤舘直学士,转兰台郎,授沛王读。敏之败,善坐,配流岭外,会赦还。因寓居汴、郑之间,讲文选,为文选注六十卷,敷析渊洽,大行于时。诸生四远至,传其业,号文选学。(至开元间,吕延祚,复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共为之注,世称五臣注。南宋以后,取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刻,称六臣注,其中惟善注释音训最详。)此一循循

  • 文章江都二大儒(下)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8期  作者:唐壽 出版时间:1975-12-10
    关键字: 李邕 杜甫 文献委员会 江都名儒

    张说为中书令,甚恶之。俄而陈州(赃污)事发,下狱,罪当死,许州人孔璋上书救邕,略曰:「臣伏见陈州刺史李邕,学成师范,文堪经国,刚毅忠烈,难不苟免。且斯人所能者,拯孤恤穷,救乏赈惠,积而便散,家无私聚。今闻鞠讯待报,将至极刑,死在朝夕。臣闻生无益于国,不若杀身以明。况贤为国寳,社稷之卫。臣愿六尺之躯,甘受膏斧,以代邕死。然臣与邕,生平不款,臣知有邕,邕不知有臣。臣闻士为知己者死,且臣不为死者所知,甘于死者,岂独为惜邕之贤,亦成陛下矜能之德,惟明主图之。」邕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