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艺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午閒話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7期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端午 文艺 龙舟 屈原

    五月初五俗稱端午,亦稱端五,端陽,天中節等,道家稱做地臘。隨後文藝界又定此日爲詩人節。今日認爲端午是佳節,然古詩却認爲五月五是不祥的日子:以爲凡是當日生的子女,男尅父,女尅母,及至屈原死後,端午始在我國民間演變成一個佳節。南北朝至唐朝,五月被視爲「惡月」,故古來保持了挿艾蒲,飮雄黃的習俗,並且在門上以硃筆黃紙寫詩一首:『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蒲,劍斬妖魔,諸邪歸地府。』又於臂上繫五色之長壽線,或卽今日孩子們佩掛的香包始祖,這種「長壽線」,說是可避邪辟毒。...

  • 文章台谊会文艺交流会亮相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0期  出版时间:2003-10-15
    关键字: 台谊会 交流会 节目 文艺演出

    武进区台谊会文艺交流委员会假武进区海外联谊会换届之际在武进宾馆登台亮相。文艺演出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男女声独唱、快板书、戏曲连唱、小品、戏曲小演唱、诗朗诵、女声小合唱等等。台谊会会长马中原先生亲自主持了节目,并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每逢佳节倍思亲》、小品《常回家看看》、戏曲小演唱《现成媒人》、歌曲《等待》,反映了两岸人民盼望早日团圆的心声,均由该会成员创作、编排、演出。

  • 文章我的摯友王平陵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31、32期  作者:邵父  出版时间:1976-12-20
    关键字: 王仰嵩 回忆挚友 民族文艺

    老成凋谢赋招魂。凭吊曾过太傅门。检㸃遗害今犹在。几囘展读几啼痕。儒林师范誉时雄。尽瘁立言不朽功。囘忆当年初相识。论交互励古人风。这是我在民国五十三年一月十二日已故名作家王平陵鄕兄去世一周年、中国文艺协会、中国影剧协会、靑年写作协会、妇女写作协会等团体,联合发起擧行纪念会,我去参加在归途中泣吟的两首拙句,以表达我和平陵兄几十年来相交情谊。我和平陵兄订交是在民国十三年溧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宋咸德创办濑江(溧阳古名)新报,鼓吹革命,我是他的学校被拉去担任校对

  • 文章中兴文艺奖章罗芳膺国画奖沈以正鄕长全家参加颁奖礼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0期  出版时间:1985-06-01
    关键字: 中兴文艺奖章 国画奖 文艺作家协会 颁奖典礼

    同鄕沈以正夫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敎授罗芳,荣获本届中兴文艺奖章国画奖。台湾省文艺作家协会为庆祝七十四年文艺节,于五月五日上午在台中市文化中心文英舘举行年会曁颁奖典礼,由考试院院长孔德成颁奖。沈鄕长令堂朱春波女士携孙儿女同往观礼。罗芳副敎授,湖南人,著有「山水绘画之硏究」等书。得奖作品为「望安之滨」卷一件。

  • 文章荣膺资深文艺工作者程会长将受表扬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23期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程沧波 接受表扬 台湾省文艺节大会

    本报会长程沧波先生,经台湾文艺作家协会选为资深优良文艺工作者。将于五月三日的台湾省文艺节大会中接受表扬。同时入选的尙有刘太希、王静芝、黄天素。

  • 文章農曆新春二次聚會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7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80-04-01
    关键字: 新春聚会 国军文艺大会 团拜联谊

    一今年农历初八那天,我到台北参加了二项重要活动。上午参加了同鄕会的春节团拜,下午参加六十九年度国军文艺大会。同鄕会春节团拜,每年都有,可惜我在南部,不但往返不便,而且在工作上也不能抽身,因此,以往都没有机会参加。这次团拜,刚好和国军文艺大会在同一天,而且一在上午,一在下午,时间虽然太紧凑,但没有冲突,在一天内参加二组有意义的活动,实在机会难得,于是我决定专诚北上。二同鄕会春节团拜联谊,定上午十时开始自由交谊活动,当我准时到达那餐厅时,还没有人,我是第一个

  • 文章参加两次文艺活动纪实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5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82-04-01
    关键字: 文艺会谈 亚洲华文作家会谈 会谈纪实

    一笔者于去年十二月,先后参加了二项重要会议,一是十二日至十四日在阳明山中山楼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文艺会谈;另一是十六日至二十一日在台北市香格里拉大饭店召开的亚洲华文作家会谈。前者参加的约近千人,包括全国文艺界人士及各级有关文艺工作负责人,有老作家,也有新秀,济济一堂,共同硏讨文艺政策,其规模较过去第一次和第二次文艺会谈都来得庞大;后者是一项国际性的文艺会谈,也是一项空前创举,亚洲各国各地区著名华文作家均参加。其目的是团结海内外华文作家,硏讨文艺向国际进军

  • 文章辛莊堂名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1期  作者:李長華 出版时间:2007-11-01
    关键字: 常熟 辛庄堂名 民间艺人 文艺团体

    在无锡甘露举行堂名演奏竞赛,演出昆曲折子七十个,演奏十番锣鼓二十大套,大型吹打曲三十首,还在常熟城内“湖园”茶馆挂牌。另外,学句村边的“洪福堂”,项泾桥村高桥一带的“中和堂”,新张村的“明和堂”、“秀和堂”也曾红极一时。上世纪五十年代,辛庄堂名班的民间艺人纷纷参加文艺团体,在发展民乐上很有建树。学句村管伯埙是“洪福堂”的主要人员,广交同道,勤奋好学,擅长弹拔乐“曲弦”(三弦的一种),指法精湛,以“硬中弦定音,七大调贯通,独树一帜”。他49年参加群众文化

  • 文章遙念周安女士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2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周安 怀念乡贤 同窗往事 文艺活动

    安,远在抗战发生后的翌年,我们同在上海租界一所学校内唸书,虽然不同班,但因为大家都是好动的人,而且都爱好文艺,所以在课余时间常在一起擧办各种艺文活动。当时,我是学生自治会(级际联谊会)的会长,并且还创办了「文艺阅读写作硏究会」,每周开会一次,选择优良作品,印发会员阅读硏究,并擧办作文比赛。这中间,最重要的,每月或两月聘请名作家莅会演讲。记得在一次扩大会议上,聘请名作家丁谛先生演讲,题为:「文艺界的新五四运动」。在那次扩大会议上,会后还有余兴活动,以周安高歌

  • 文章本會常務監事杜召棠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5期  出版时间:1982-02-10
    关键字: 杜召烫 文艺会谈 奖状 中华文化

    本会常务监事杜召棠先生于七十年十二月十二日荣获庆祝中华民国建国七十年全国第三次文艺会谈发给奖状一纸,其文曰:「杜召棠先生,精硏国学,早擅文名,每有词章披露,其于传记报导,申以时论,启迪又艺新机,发扬中华文化,贡献殊深,全体与会同仁,特志崇扬之忱,以为先生寿」斯诚鄕人之光荣也。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