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古迹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所謂「中國最早的佛敎造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文物古迹 石刻 造像

    原文係一九八二年亦卽民國七十一年五月十一日,載於美國「世界日報」的萬象版內。該項資料,爲以前「嘉慶海州直隸州志」及許編「海州文獻錄」之金石欄內,均無此記載,殊屬新鮮。先後經旅美之楊永瑎及楊成悌兩鄕長剪寄(成悌鄕長一份係由吳友霞鄕長轉來)。彼二人關心桑梓消息,殊可感念。而將來重修鄕邦志乘時,亦應視爲重要之補充紀錄。爰將該報所載原文及石刻圖片,刊印於次,藉供參證。仍以情勢演變,恐旅外鄕長,未盡明瞭;因加說明,期免滋疑。(附說明)孔望山原在東海縣境,這裡謂爲屬...

  • 文章上海最古老的石橋——望仙橋

    来源期刊:《浦東》 第88期  作者:夏春麟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望仙桥 文物古迹 历史资料 石桥照片

    望仙橋,上海地區最古老的石橋,屬松江縣保護文物。它位於方塔園內東南角,在橋的南堍不遠處,豎有石碑對它進行簡介。望仙橋建於南宋紹熙年間(另有一説建於北宋),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望仙橋貌不驚人,為石梁平橋,粗看起來普通得很。橋面為武康石,略呈拱形,線條流暢,外形樸實。在石梁上鐫有蓮花紋圖案。望仙橋不僅古老,而且結構特別。它首先採用弧面,使載重壓向兩岸;其次採用兩種不同的建材,互相取長補短,古代造橋設計師大膽地在石梁下,再用木梁墊承,使石梁不怕壓、木梁不怕拉的優...

  • 文章探親散記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4期  作者:定父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亲友团聚 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

    往年與我姊錫煒口頭有約,每隔一年,要回鄉看他們,與杭州石沁華嫂(錢詒祿夫人),松江周韻芳嫂(詒型夫人)以及姪甥輩也如是說。照說去年就該回鄉探候,而前年秋間,臨時去了一次美國,先作夏威夷美西之旅,再到美東探親兒孫。退休生涯,一年中作二次長程之旅,於力有所不逮。但每月總有二次電話與姊敘談,閒話家常。記得前三年在滬敘談時,姊曾說:「一回相見一回老」,事實的確如此,于今我若未與瑞芝同行,外出總攜手杖,三隻腳要比二隻腳多個支撐也。去年十月,秋高氣爽,我與瑞芝、華芾...

  • 文章伊山石門口的傳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沈其旺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石门口 历史典故 文物古迹

    在灌雲縣大伊山西麓,離山根大約有六里之遙,有一清秀的村落,叫作石門口。石門口,是我的故鄕。村東是一條古老的叮噹河,橫跨河上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橋。橋的西北是一大土嶺,相傳是漢朝時一貴族的墳墓。村中約莫二、三百戶,多以農事爲主,是典型的蘇北鄕村。提起石門口這一名稱的由來,還有一段悠久動人的傳說。那是隋朝末年,由於隋煬帝奢侈腐化,寵信奸佞,致使綱紀顛倒,朝政大亂。天下百姓,倍受荼毒。起義烽火,連綿不絕。其中著名的起義領袖有河北的竇建德、山東瓦崗寨的李密等。別的不...

  • 文章昭德曉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昭德晓钟

    「昭德曉鐘」是沭陽八景之一,鐘在昭德寺內,俗名上寺廟。出承暉門(東門)五里卽達,寺建於元大德二年(一二九八),梵宇連雲,莊嚴宏偉,山門內兩廡有四大金剛及中立韋陀塑像,皆高丈餘,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使人見之敬而生畏,大殿正中供如來佛像,更爲巨大。元鑄古鐘,凌晨敲撾,聲聞數里,餘音繚繞。在建寺之前,有唐尉遲敬德所建之塔,淸一統志:「寺內有古塔,高七層,相傳唐貞觀時尉遲恭監造。」塔已久圯,基尙存,遺址可指。山門外有石樁,傳爲尉遲敬德(名恭,以字行,以功累封鄂國...

  • 文章西安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朱春發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西安之行 华清池 兵马俑 文物古迹

    一、遊華淸池華淸池倚驪山旁,綠樹成蔭花滿廊。昔日唐王遊幸地,今朝黎庶樂天堂。蔣公背逆民心願,兵諫亭前正氣揚。歷史滄桑循正道,天翻地覆慨而慷。二、遊秦陵、地下宮看罷地宮嘆始皇,焚書坑儒太荒唐。勞民財罄還宮殿,民怨沸騰怎不亡。三、參觀兵馬俑及其博物館兵馬俑坑氣勢雄,銅車馬俑奪天工。館藏文物都珍寶,華夏文明舉世崇。四、遊乾陵及武后無字碑梁山陵寢臥高宗,武后同眠一墓中。無字碑前誰說是,功過評述有郭公。

  • 文章虞姬墓在我家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虞姬墓

    劉項佳人絕可憐,英雄無策庇嬋娟;戚姬葬處君知否?不及虞姬有墓田。這首詩是宋朝范成大詠歎楚漢戚、虞二姫的,漢高祖劉邦寵姫戚夫人,後爲呂后所殺,去其耳目手足,名曰人彘。虞姬是西楚覇王項籍的寵姫,有傾城之色,載於軍中,朝夕不離。秦始皇無道,幷呑六國,南修五嶺,北築長城,東塡大海,西建阿房,焚書坑儒,奴役人民。時項籍與劉邦起兵,席捲三秦,指鴻溝爲界,平分天下。以用范增之謀,連敗漢王七十二陣,一旦被韓信所敗,夜走陰陵(故城今安徽定遠縣西北),覇王敗欲向江東取救,因...

  • 文章大伊山名勝古蹟薈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王迎生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大伊山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一、星斗石、女媧石、臥龍崗灌雲縣大伊山的大龜腰山和小龜腰山交界處的「桃花澗」上,有一塊約三十平方米的青石板,四平八穩地橫跨山澗兩坡,似橋又不是橋。當地群眾稱它爲「星斗石」、「女媧石」、「臥龍崗」。這塊石的表面不同位置上遺存大小不一的圓形凹窩二百多個,都是古老的鋸孔法打成,最大的直徑二十二厘米、深六厘米,小的直徑只有二厘米、深一厘米。一九八九年五月,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專家王少華先生對這塊「奇石」進行了考察。他根據史料記載,商代大伊山地區曾下過隕石雨。認爲...

  • 文章張可詩選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诗词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校庆

    賀楊集中學校慶卅周年敎苑東南領學魁,卅年桃李共芳菲。智催黃海千帆滿,慧啓云山萬木肥。密密繁枝添秀色,疏疏老幹壯新暉。書生莫畏難關險,學海無涯展翅飛。其二學海引航探灼知,險峰常令夢魂馳。十年風雨連霜發,卅載春心帶血思。蓬矢桑孤兒女志,堯天舜日校園滋。時賢莫笑敎書苦,喜看英才敬老師。連雲港一日遊快意乘風一日遊,海天隱隱浪悠悠。港連浩瀚胸襟闊,山接昆倉意氣遒。開放取長圖國富,革新除弊解民憂。巨龍騰躍凌空日,縹渺扶桑一望收。紀念七七事變五十周年七七盧溝戰火開,中...

  • 文章紫陽夕照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沭河 紫阳桥

    沭陽城南瀕沭河,紫陽橋橫跨沭河上,以通南北,舊爲石甃,建於明永樂四年(一四〇六),以南岸有紫陽觀,故名。後圯,每夏河水漲潰,人民病涉。崇禎四年(一六三一)知縣吳侶置木梁,改題迎薰橋,蓋近臨迎薰門外也。淸順治十年(一六五三)知縣王國泰以橋正當衙署直衝,遷建數十步,改名文峯橋至今。出迎薰門或聚魁門(俗稱大,小南門),過文峯橋,經南關街,卽達紫陽觀,爲宋時張眞人所創建,煉丹於此。明天順七年(一四六三)道會呂立中重建,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副憲仲選損資曁鄕耆蔣勳...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