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扫墓祭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淸明時節憶兒時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3期  作者:章安平 出版时间:1979-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回忆儿时 扫墓祭祖 松江稻作

    掃墓,松江人叫做「上墳」,從淸明節上一天的寒食日開始,延續約半個月,到時候叫做斷淸明,不作興再上墳了;松江人的祖瑩除了最近的在新東門內的萬年公墓之外,其餘都在四郊,遠的可達靑浦,或金山縣境;而且上墳時也許有近親參加,曆代祖瑩又分好多地方,我想所以有半個月的時限,其故在此。上墳時如果是埋葬未滿三年的新墳,那末除了應有的祭典之外,還得有親屬中的婦女在墳側啼哭一陣子,假如是年輕而情深的寡婦,可能哭得死去活來,聲調幽怨,措詞凄惻,聞者也可能爲之酸鼻;松江人稱寡婦...

  • 文章幼兒偕媳囘國省親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63期  作者:沈兼士 出版时间:1990-03-1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扫墓祭祖 诗词感怀

    幼兒夏源旅美經營事業,稍有成就。近偕其在美結婚之新媳許女士(加州大學電腦學系碩士,服務於金融機構,其父爲早年留德工程博士。)專程囘國,探視老親,展拜祖先。媳淸秀端莊,具有四德之表現,足爲吾兒之賢內助,老懷甚慰。幷冒雨至觀音山麓祭奠母墓,以盡孝思。惟因其在美業務繁忙,在家僅及旬日,數度扶余至醫院診治眼疾,幷料理家務等,不克抽暇拜訪親友,一再敦請余赴美奉養,余不願遠行,彼等又匆匆囘美矣。率成七言詩二首,以資勗勉。㊀兒媳偕囘探老親,母塋祭奠孝思申;光前裕後全憑...

  • 文章浮生隨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65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90-08-10
    关键字: 五亭桥 平山堂 开放探亲 扫墓祭祖 瘦西湖

    房子满满的招待我父子三人晚宴,他们自己做的一桌家鄕菜蔬肴馔,无庸细表,惟其中有「羌活虾」一大碟,我们不敢吃,因在来台初,在饭馆吃羌虾,每食一次,各皆上吐下泻,始知羌虾不洁,无人敢吃,饭馆也不再卖,他们知情后云:「保证淸洁无菌」,劝我们放心大吃,果然吃了无事。回鄕首要是扫墓祭祖,我的祖茔与先君坟墓在西鄕三道山伍庄,闻在三十年前我母尙在世时已因开路而被夷为平地,连活人都他迁不见了,家母逝世后,改葬于平山堂后山坟茔中。六月二日晨我弟及他的儿孙们陪我父子去祭扫

  • 文章沭陽去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毛善祥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故人重逢 扫墓祭祖 家乡见闻

    本(八十)年四月十一日至十七日,为期一周,作离别四十四年的故鄕沭阳县沭城鎭返鄕之行,目的有二:一是探亲访友,二是扫墓祭祖,虽然来去匆匆,依然有値得回忆敍述一番的必要。由南京到沭阳距离二百八十公里,行车七小时,途经南京长江大桥、六合县、天长县、盱贻县(马庄、张集)沿洪泽湖畔行车八十多分钟,并在洪泽湖畔饭店用午餐。(附㈠江苏省三河闸管理处)而后经淮阴市、县到减阳县境的胡集、钱集、十字鄕而抵沭城鎭,在招待所放下行李,订好房间,(附㈡笔者摄于沭阳县人民政府

  • 文章清明扫墓祭祖的源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4期  作者:瘦竹  出版时间:1989-04-20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祭祖 民俗 历史源流 飘白纸

    淸明节扫墓祭祖结合人们对自然与祖先的崇拜,是我国古老传统习俗,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祭祖扫墓,不只是在坟前供奉祭品,烧化冥赀,还要至墓前挂一串白纸,俗称「飘白纸」或用长方形红黄蓝白色的纸,把小石块压在坟上,表示子孙已来祭拜过。关于「飘白纸」的起源,民间有一传说,相传唐高祖李渊在未得志时,流落他鄕,一直没有囘去省过亲,及至被封为唐公后才囘到故鄕,不幸母亲已去世多年,埋葬在南山乱冢之中,唐高祖在找遍了南山的坟墓,但始终找不到他母亲的墓,高祖就把白纸撕成纸条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