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延陵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孔子与延陵季子(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2-12-15
    关键字: 孔子 季子 武进

    据说孔子周游列国,却未到过吴国,但延陵季子墓碑,相传为孔子所书,碑文是篆体,计十字:「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今存在武进的碑,却有两方,但都不是原物,据县志所载,原碑已湮灭,唐开元间刺史某根据原碑拓本重刻,碑存丹阳季子庙内,武进所存的两方,其一是在旧大宁鄕申港季子墓,这是宋代崇宁间(西元一一〇二—一一〇六年)知府朱彦摹刻。另一方在城内双桂坊季子庙内,则是明代正统八年(西元一四四三年)知府莫愚摹刻,所谓摹刻,想来也是根据拓本重刻,至于所根据的拓本是原碑拓

  • 文章望仙橋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5期  出版时间:1972-03-15
    关键字: 望仙桥 流寓 董墓

    望仙桥,在延陵鎭南,有董墓,汉董永佣力养亲,亲殁,就主人贷钱一万缗营葬。道逢一妇,求为妻,与请主家织缣三百匹以债主,一月而毕,辞永曰,我织女也,缘君至孝,帝令助君偿价,言讫凌空去。后人名其地曰董陂,桥曰望仙。

  • 文章季札研究(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3期  作者:吳之光  出版时间:2006-10-25
    关键字: 季札 封邑 旧治 说法

    季札公子多数谱载公子五人:常、侨、侯、代、任;亦有载四人,无常;以征生、重道闻名,世人误以为公子二人。常,长公子,随待父出使列国,亡于齐,葬于嬴博。《礼记·檀弓下》;「延陵季子适齐,于其返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子习于礼者也,任而观其葬焉』。『延陵季子之子礼也,其合矣乎。」』今山东莱芜市西北十五公里,有季子长子墓。《辞海》「嬴博」条目亦称为季子长子墓。《吴县洞庭东山吴氏支谱》及湖州归安、菱湖、翁巷二支吴氏为其后裔。长子常,生子

  • 文章常州到南京機場班車每天三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8期  出版时间:2008-08-25
    关键字: 常州 南京 机场 班车 西路

    南京禄口机场今春开通每周五班由南京直飞法兰克福的新航线后,为方便常州旅客乘机,常州国宇旅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日前开通了常州至南京机场旅客班车,每天三班往返,发车时间为七点、十点、一点三十分;返程时间为十二点、二点、四点三十分,票价为每人五十五元。乘车地点在延陵西路八七—八九号常州航空服务公司门口。

  • 文章孔子题吴延陵君子碑考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40期  作者:王英冕 出版时间:1974-04-15
    关键字: 孔子 十字碑 君子碑 碑考 季子之墓

    延陵孔子所题之十字碑,文曰「於戏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余曾目覩原植于我邑古驿前,民国移置于城内公园之拓碑,即本文所称之第三碑。自来我国学者论事,每多人云亦云,即如孔子十字碑,近人竟有称在江阴及鎭江者,鎭江为府名,丹阳因其属邑,如在我邑者称在鎭江,则在江阴者何不称在常州邪?且原碑呜呼二字,实系「於戏」,字虽同而形异,纵观历代辩论此碑之眞伪者,颇不乏人,其能注意及此者,则不多觏。本文作者,为我邑名进士,光緖甲午入翰林院庶常舘为庶吉士,未散舘而卒,力主此碑之眞

  • 文章二〇一二中国延陵季子高层论坛会纪念「延陵季子」的意义和祝愿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4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12-07-25
    关键字: 季子 2012·中国季子高层论坛 纪念 吴文化 吴季子

    周振华教授一、【前言】:今年四月我第六十八次由台湾返回故鄕常州武进的行程,先应邀参加无锡「吴文化国际研讨会」后,返回常州,于四月二十六日到河南郑州、洛阳、开封、少林寺、云台山等地参访,目的是为了认识「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有助于对吴文化的认识。更加了解吴文化的可贵和美好。承蒙张尙金会长邀请参加二〇一二年中国延陵季子高层论坛会,深感难得和荣幸。季子原姬姓,后姓吴,名札,是吴太伯之后,受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春秋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文化重要

  • 文章延陵季子庙游记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期  作者:吳子垣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季子庙 游记 吴子垣 丹阳

    广东中山吴子垣先生,革命巨子也,因仰慕先贤,特于辛未之夏专程自上海赴丹阳,转往延陵九里游历。此文采自其文集,惟文中所称之始善乡,则为邑人所不知。又其哲嗣翊麟先生注云闻如皋汤君云,出丹阳西北门十五华里,可抵始善鄕,又出鎭江南门车站四十五华里可达云云,编者疑系庄善之误。中华民国二十年五月二十六日,垣自丹阳往游延陵。丹阳至延陵,有水路可通,每晨分快船、班船,两次往来,船资仅二三毫,甚便利也。予此行,为游览性质,欲寻我广东顺德县水藤鄕始迁祖三峯公所生长之延陵鎭始

  • 文章金壇沿革槪要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期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金坛县 吴季子 琅琊县 江淮府

    吾邑金坛设县始于隋,其先盖属他邑,春秋时属吴之延陵(旧志属朱方,按朱方为丹徒,相去较远,今丹阳与金坛交界处有延陵鎭,吴季子墓,十字碑在焉。虽江阴亦有十字碑,孰眞孰伪不可考,然晋分曲阿设陵县治即在今鎭也,其地本有延陵之名,故以名县,今吾邑上元孝德两鄕,即由延陵改属,则坛地属延陵为近是)。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并天下,属曲阿县,隶会稽郡(旧志曲阿金山鄕即金坛地也)。汉初县属荆国(旧志县北十八里有荆城,为荆王所筑,今废,上有荆王庙)。黥布反东击荆,荆王贾走死

  • 文章延陵季子创灯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6期  出版时间:2006-02-05
    关键字: 季子 灯谜 民间活动 起源

    灯谜,是一项源远流长、多趣有益的民间游艺活动。它融彩灯和谜语于一体,在千姿百态的彩灯上寓以包罗万象的谜语,让观众津津乐道、苦思冥想,滋生无限的情趣。灯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当时著名的延陵季子在列国纷争之际,出访邻国,为了劝说友邦君王,往往不把本意直说,而借用隐语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创作了灯谜语的雏形——「庾词」(谐隐),「汉魏以来…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常州时,与友人钱济明元宵节观灯,在大庙弄灯市与民同乐,留下了「妙释灯谜

  • 文章孔子与延陵季子(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2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3-01-15
    关键字: 孔子 季子 春秋时期 碑文 墓碑

    子路买了木材和铁钉,囘至船上,孔子见了,很是高兴,觉得这位弟子,并没有想像中那样粗心。不免夸奖他一番,子路很不好意思,便把途中情形,一五一十地禀吿了孔子,孔子听了,沉吟片刻,叹道:「江南有延陵季子在,不必再去吴国了。」于是便率领了弟子们囘转了鲁国。上面这一个故事,其眞实性大有问题:一、延陵季子是当时有名的贤公子,孔子不可能不知道,何必要遇到了此事,方知江南有延陵季子在?二、在这故事里只说明了延陵季子是一位智者,智者未必便是贤者,孔子又何必因江南有了一位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