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小孩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0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2-12-10
    关键字: 草窝 小孩 囚徒 缸店 革命党 婢女

    三十三、古老的用具(续)草窝有三、四寸厚,约三尺左右高,没有盖也没有底,椭圆形的像现在的浴盆,在底部距地尺余插有横木多枝,再距尺把插有凳宽木板,使人可以坐入窝内,脚踩在横木上,横木下放有铜炉或火钵,小㸃的可由二、三小孩坐在里面,大的可由大人同小孩团坐在里面,周身如春,寒意尽消。至于在襁褓中的婴儿,所用草窝叫睡窝,比大草窝小一半,内铺稻草或棉被,小孩放入要比床上和暖多了。还有一种叫站窝的,一律圆形,比大草窝小而高,下铺木板,使三、四岁小儿站立其中,保温御寒

  • 文章略識之無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56、57期  出版时间:1984-11-01
    关键字: 制服 法院职员 地检处 小孩子 垃圾

    一位同事从外面怒气冲冲的走到院长室,吿诉院长他不再穿制服了。院长不解的问:「你身为法院职员,穿上制服是一种荣耀,为何有这种想法?」同事很生气的说:「每次我经过街上,总会有很多小孩子指着地上的垃圾要我去捡,眞是烦不胜烦!」院长戴上老花眼镜仔细一看,原来制服上绣了「地检处」三个大字。

  • 文章故鄕習俗雜憶㈩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71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婚丧喜庆 婴儿诞生 小孩满月 生男育女

    的新法,我行我的老法。自由发展,不能定型。大槪到民国二十年以后,老旧风俗该去的已去大半,而逐渐定型,但民族精神,善良风俗还是保存着的。又因为故鄕松江,与东方第一大都市—上海毗邻,开风气之先,所以进步较快。现在谈故鄕生孩子的习俗,我还是以我所知道的比较老的风俗来敍述,必要时说明变迁状况,我想为此对老一辈的可以回忆一下陈年往事,年少的知道过去的鄕情而启故国之思。婴儿呱呱堕地,第一件事便是啼哭,呱呱便是小孩子的哭声,为甚么堕地就哭?信佛的人说,人生是痛苦的,孩子投胎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