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务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最親愛的媽媽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1期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妈妈 台北 慈祥 家务

    家长:父 杨忠华 母 江富本人及学校:台北市玉成国小三年级生杨孝松住址:台北市南港兴南路一八〇巷五弄二之三今天老师敎我们唱一首歌,歌词描写一个慈祥的母亲:「母亲像月亮一样,照亮我家门窗……。」我一面唱一面想起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也像歌上一样吗?我的母亲一定像歌上一样慈祥,她每天要做许多家务事,又要照顾我们,但是她还是那麽快乐,从来不会说一句怨言。她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替我们装便当,又要洗衣服、洗碗等……。每当我们放学回家,她就会问我在校有没有守校规?有没有

  • 文章老伴和我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任曉初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老伴 教育子女 空军 屏东 家务

    家乡陈年往事,如数家珍;目前的事很健忘,最大的优点,我俩意见不同时,她生气,很快就忘了,不累积烦闷。我主导家务,操作家事;虽心理上认为是运动,但常感烦燥。静心深思,追忆已往;她先累我今后劳,理所当然。因为六十年前,老伴在家乡服侍家父母,眞诚孝敬,极感欣慰。她温良孝顺,我后劳,是应该的。

  • 文章三讀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吳正芬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家务活 贸易公司 希尔顿饭店外籍顾客询问处

    我自就讀大學,就正式開始打工,算來已有三個年頭了。我出生在桃園鄕下,好像大陸故鄕老家,豐縣城西北十八里大吳莊一樣偏僻,交通不便,在小鄕鎭生長的我們這輩孩子,其所認爲當然的事,乃是有著城市孩子所難享的權利,我們有構成廣大的田野,樹林、動物、禽鳥的沒有樊籬的空間,我們可以在屋外圍著爐火擧行烤爆玉米花,或是製糖果的賞心樂事。在我十歲那年,我家由桃園鄕下搬到台北市來,住在我父親分配的丁種眷舍裡,我也就轉學至新和國小,接著就讀華江女中、北一高中,搬到台北以後,只靠...

  • 文章蓬門碧玉吳阿招女士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劉君常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蓬门碧玉 吴阿招 操持家务 手工副业 资助同乡

    操持家务外并兼作家庭手工副业。勤俭刻苦,日夜辛劳,不数年,于玉里郊区(现已成商业闹区)自建数十坪之水泥平房一幢,生活略见改善,子女相继出生,她既要扶育幼婴,又要操持家务兼理手工副业,常昼夜操劳,不眠不休,如此艰苦奋斗达二十年之久。杨兄已七十高龄,所生四女一男,相继成长,或就业,或就学,人人成材,家中一团和气,家业欣欣向荣。民国七十二年,位于玉里中心区,占地五十坪之第二幢三层楼华厦竣工,为庆祝华厦落成及杨兄七十华诞,宴请亲友,席开二十余桌,并订下附近旅舍全幢,供

  • 文章徐母吳太夫人行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私塾 三寸金莲 操持家务 失子丧夫 因病去世

    徐母吴太夫人原籍江苏阜宁,后随夫籍为江苏灌云,父冠靑公,少颇颖慧,长益岐嶷,髫龄就傅,授以四书、经、传,咸能过目成诵,解悟逾于常人。及长复潜硏诗、书、画及应酬文字,宦游北平,位居都察院都事厅(类似现在法院)五品堂官,母庞太夫人懿德垂庥,佐公主中馈,敦亲睦邻,济弱扶危,戚党称贤。太夫人于民前七年诞生,秉性醇良,幼承庭训,熟习生活礼仪尤谙内则,曾入家塾就读,粗通文字,益精女红,惟以缠足之害(三寸金莲)步履维艰,行动缓慢,但操持家务,仍不假手他人,诸凡锅头灶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