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墓区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寻访台湾知府蒋元枢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7期  作者:桑楠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台湾 知府 蒋元枢 简介

    蒋公。蒋在虞山林场白云工区,一0四国道和北三环路交接处附近的茶园后面,建已有二百多年,保存还较好,有乾隆四十七年立的碑和罗城,墓区种著苍松翠柏和石楠,地整洁,好像有人来扫过。[1] 据《宫中档乾隆朝奏折》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2] 见《皇朝诰授朝议大夫台湾知府香岩蒋君志铭》[3] 据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

  • 文章噩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期  出版时间:1972-01-20
    关键字: 陶涤云 因病去世 台湾地区 出殡安葬 公墓

    陶涤云鄕长不幸于上月(六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台大医院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当日即移灵台北市民权东路市立殡仪馆,由其生前服务之台湾省粮食局台北管理处会同本会组织治丧委员会,择于本月八日设奠大殓,同日出殡安葬。据陶氏家人吿:陶鄕长于弥留时,虽气促声瘖,犹频频询问无锡公墓墓地已否覔定,彼叮嘱必安葬在此,在台可与其他已故同鄕在一起,大陆收复后,可由同鄕会将其灵柩集体运囘故鄕云。

  • 文章大学士张文贞公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27期  出版时间:1973-03-15
    关键字:大学士 张文贞公墓园 人物回忆 墓地实况资料 唐冠英

    尤(读如侯字)村亦名尤墟,在香草河南约三里处,其地相距邑治凡二十五里。村南里许,大学士张文贞公玉书在焉。公张姓,讳玉书,字素存,丹徒县人。崇祯十五年生,顺治十八年辛丑,擧进士,选庶常,授编修,工古文辞,以深闳典雅称,康熙初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廿二年十二月,以翰林院掌院学士转礼部右侍郞,廿三年二月,改左侍郞,九月以忧解职,服阕起为刑部左侍命。廿六年二月擢刑部尙书。在任一年,改兵部尙书。十二月,转礼部尙书。二十九年六月,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尙书。卅七

  • 文章悼念母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張兆雄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悼念母亲 台湾地区 开放 扫墓 盛世 诗词作品

    一、生不逢时死亦难,屡遭「运动」受摧残;终生劳瘁声声泪,一世凄凉事事艰。父去台湾无限苦,儿孤母病有谁怜;盼来开放春风暖,岂料沉疴竟不痊。二、扫归来夜色阑,肠回百转忆慈颜;安贫宁守期儿乐,课子何辞衣服单。日事耘田三伏暑,夜勤纺绩五更寒;今逢盛世思亲切,岁岁清明珠泪弹。三、慈亲赴召却登仙,痛写哀章作奠言;抱恨劬劳恩未报,音容缥缈觅无缘。金花遇雨三更落,萱草当风五夜残;不孝未曾荣殡葬,含愁徒自哭坟前。

  • 文章三度返鄕的觀感

    来源期刊:《浦東》 第68期  作者:楊乃藩 出版时间:1992-05-15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扫墓 经济开发区 南浦大桥 新闻报道 物资供应

    四月一日;我偕内子作第三度返鄕之行,扫、探亲,并了解故鄕近况。我们第一次返鄕在两年前,第二次为一年半前。相隔虽未久,但改变则不少。现就此行所得观感,简略写出以供鄕长们参改:浦东开发积极上马:浦东开发计划的成形,虽仅为两年前的事,但大陆当局,目前正卯足全力在推动。制订各种法令,便利内外的投资。各项基本建设也分头进行,气势宏伟的南浦大桥已经落成,杨浦大桥则在赶建中。报纸和电视新闻,几乎每天都以大篇幅报导有关浦东开发的消息。作为一个浦东人,看到桑梓建设

  • 文章罕見史前玉琮在武進縣出土還發現石斧石箭等文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5期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史前玉琮 出土文物 武进 良渚文化墓地 长江下游地区古代文化

    据香港星岛日报四月九日新闻报导:一件极为罕见的史前玉琮最近在江苏省武进县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璧、玉管、穿孔石斧、石箭头等数十件文物。这是「南京博物院」在对一处良渚文化地的再度发掘中发现的,其年代距今有四千多年。新出土的玉琮,为扁方柱体,外方内圆,高七㸃二公分,宽八㸃四公分,它用整块的透闪石(软玉)制成,通体乳白晶莹,隐现翠绿和赭色斑纹,玉琮分两节,共琢有八组兽面纹,圆目,宽鼻,大嘴,形象威严庄重,兽面四周刻有古雅细致的饰带,其花纹纤细如发丝。据专家称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