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吴地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驚呼『白茆』沒有了!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9期  作者:茆民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白茆 古镇 艺术 行政区

    常熟市的白茆鎭,于去年十月突然并入邻鎭古里,引起了常熟乡亲及社会人士极大的关注,反映不小,纷纷要求恢复鎭治,振兴白茆。白茆是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古鎭。早在东晋巳得名,据清康熙二十六年《常熟县志》卷十四载:「晋废帝陵在白茆市。、、、按晋书废帝名奕,太和六年桓温废为东海王,咸安二年降为海西县令,食邑四千户,四月徙。太元十一年十一月甲申薨于,年三十五,、、、。」之后唐〈吴地记〉等代有记载,明代后建置为乡、为鎭,一九九二年再度设鎭,源远流长,巳有一千六百

  • 文章由舜山說到季子墓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0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4-07-15
    关键字: 舜山 季子墓碑 圣过山 季子墓

    有舜山之名?百思不得其解。舜山之东之北,即属今江阴县境,澄属申港等,即在此附近,申港有季子冢。这是人所共知的,季子墓碑,相传为孔子所书,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不过此碑究否为孔子所书,由来争论甚多,各有各的说法。其争论重点,大都在孔子曾否到过吴地。笔者为寻求较合情理的答案,也曾查阅有关典籍。近忽然与舜山发生联想。此山或与季子墓碑有关,假如我的联想,尙有几分道理,则可证孔子确曾到过吴地,因而也可间接证明十字碑为孔子所书。历来争论孔子曾否至一事,认为孔曾至

  • 文章文化公园新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3期  出版时间:1993-05-20
    关键字: 吴文化公园 学研究所 人文馆

    文化公园坐落在无锡堰桥西高山,占七〇〇亩,距无锡巿十一公里。锡澄公路横亘山前,即将施工的沪宁高速公路亦在山前通过;山周河网密布,交通十分方便。她以吴地文化历史为内涵,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力求办成鄕情、国情教育的大课堂。她的布景设点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她是国内第一所农民办的文化园林。「吴地人文馆」和有一七〇〇年历史的崇庆古庵已于一九九〇年元旦开放。全面反映江南民俗民风的「稻丰圩」、「蚕桑巷」、「住俗馆」、「甲子厅」在一九九一年开放

  • 文章无锡文化公园巡礼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7期  作者:胡克強 項友煒  出版时间:1992-11-20
    关键字: 无锡 吴文化公园 巡礼 风情 历史画卷

    无锡堰桥鄕,在三国时孙权之母吴国太建庙的方,现在建了一座展示锦绣江南历史画卷的公园——文化公园。这公园占七〇〇亩,设有吴地人文馆、水鄕风情馆、经济开发史馆、艺术百花馆、宗教文化馆以及古代吴地村落等展馆等。于是,江南带数千年历史沧桑、上百代繁华兴衰,浓缩呈现在这里,可以和先贤对话,和近哲谈心;听浓软语、看吴地风情;驾江河舟楫、赏明月清风……走进文化公园的人文馆吴地开发史厅,寻觅着文化的源头,有史前时期人生活的踪迹,那古朴的陶器、精美的玉雕

  • 文章《古春秋》二都的望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3期  作者:朱海容  出版时间:1992-07-20
    关键字:春秋 地位

    太伯、仲雍逃奔到江南无锡荆蛮之,在梅里(今梅村鎭)创吴国、建都城、开辟吴地的实事,在诸多史书和学者们的考证中均有详细明确的记载和论述。唐代的「史记正义」说:「太伯奔,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十里,常州府无锡县界梅里村,其城及冡现存」。无锡梅里是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写进「中国通史」中唯一的江南古鎭,并说:「太伯逃奔江苏无锡东南梅里,做荆蛮人君长,筑城建都,国号:「」。著名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亦说:「周朝在东南方最远的同姓诸侯是吴国。(今江苏无锡

  • 文章高山十六勝景碑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8期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高山十六胜景碑廊 文化 景观

    当你踏上文化公园孕门广桃」、「缘合三生」、「降福灵场,面向右侧就看到一条飞簷翘泉」、「发财路头」、「玉蟹生角的百米长廊,整齐镶嵌在墙珠」、「霞客遗踪」、「灵鹊情上的二十块记载园胜景,那就深」、「蓬泉生慧」等。是刚落成的高山十六胜景碑廊,是展示吴地文化内涵的缩影。高山十六胜景,由高山八胜、高山八景组成。其文化品名为「孕朝晖」、「古井藏剑」、「红烛照天」、「九桥十美」、「犀挑日月」、「仙石瑞雪」、「五龙呈祥」、「红霞晚钟」、「承露双碑廊内共竖有二十

  • 文章季贤征求助印无锡新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9期  出版时间:1988-11-20
    关键字: 季贤 无锡 地图 同乡会

    季贤鄕长以四十年来,无锡形大有改变,特搜集最新资料,绘制「无锡新图」以备同鄕参考,约需绘图及印制费新台币六万余元,按照成本出售每张二百元,征求同鄕预约,据闻同鄕去函登记预约者,已有一百八十余人,不日即将付印,阴历年底可出版。预约订购者取图,可予邮寄,或至明春同鄕会春节联欢会时面取。

  • 文章高山十六胜景碑廊缩影吴地文化 故乡园又添新景点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9期  出版时间:2000-07-20
    关键字: 高山十六胜景碑廊 文化 新景点

    (編者按:楊通誼老先生為本會鄉長、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楊世緘先生尊翁)

  • 文章《古春秋》八、古遗迹遍及无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9期  作者:朱海容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春秋 遗迹 无锡 江南文明 发源地

    无锡历史悠久,自太伯、仲雍「奔荆蛮建句吴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光辉历史「物因人传、人逝物留」无锡成为江南文明的发源,古遗迹遍及无锡。《史记》把《太伯世家》列为「第一世家」为《帝王世家》之首;太伯和荆蛮人创建的「句城」古籍称:「江南第一城」;「句城」所在的梅村鎭是写进《中国通史》的唯一江南古鎭。「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的太伯庙,原是古城内太伯故居。史载: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根据「即宅为祠」的习俗,把他的故居建修为「至德祠」,汉以后

  • 文章司法生涯三十年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3期  作者:陳寧 出版时间:1978-09-10
    关键字: 树立 英士大学 法律系 地方法院

    了匪谍份子潜伏,而**已在全国各蠢动,树立鄕长的故鄕在苏北,更是**横行,他有家归不得,只好留在浙江,三十五年夏天,他参加了庐山靑年团的露营生动,这时候正是所谓国共和谈,马歇尔七上庐山之际,当时他们的内心都有无限的激动。在校内,一些苏北学生编了一份壁报,专门报导**在苏北的暴行,由庐铁刚主编,这份壁报在英大颇出风头,因为刊登的都是第一手资料。庐铁刚现在也在台湾,在新竹玻璃公司服务。那时候校内潜伏的左倾份子周碧梧,民国三十九年在台湾被捕,判死刑。英大法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