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吃法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憶舊之十——野菜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8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2-12-20
    关键字: 野菜 无锡 吃法

    而有三角。」此菜既然在冬至后生苗,则开春时丛生嫩叶。已可采食。在新春时,为了讨口采,往往多吃荠菜炒年糕,俗称曰,可以聚财。其炒法是将采囘来的荠菜去根,洗净后,加一些,加入切片的年糕,白色的糕,绿色的菜末既好看,也带有荠菜特具的香味。另外荠菜也有几种吃法。一是将荠菜切碎了不必斩细,用来炒肉丝。其次是做荠菜豆腐羮。由笋片,豆腐、猪血、肉丝等煑羮,加入切碎的荠菜,再加太白粉加稠,吃时略洒胡椒末,其味非常可口,江南一带小吃店里,往往有此一味菜。马兰头,本草云:「马兰

  • 文章黄花時節蟹初肥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陸昌寅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吃蟹 吃法 秋季 南京

    闲适,以之自娱,非无可能。余闻外家大舅母嗜食蟹,秋间以金钢腿水缸置稻盈缸,储蟹于内,春夏取食,四时无间。哲嗣木仲表兄在台,能道其详否?蟹之吃法甚多,剥蟹汇集其膏肉,名之曰蟹粉,蟹粉烩荷包鱼翅(每粒如板栗大小,其味香酥醇厚,今之排翅不可望其项背),烩鱼唇、鱼肚、海参、鱿鱼,均无不可;淸淡隽美,无与伦比。又有制醉蟹一法,取活蟹置盐于脐内,渍以好酒,夏日佐餐下酒,与糟鱼、酱蚶同属妙品。若以今日海蟹比之,俨然味同嚼蜡,宁可同日而语。秋风正厉,紫蟹初肥。遥望江南,壮怀

  • 文章秋高蟹肥憶射陽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周雲海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螃蟹 蟹肥 洞穴 吃法

    也就满怀高兴地将它们装入篓内,或运往市场销售,但絪扎螃蟹有一种技巧,粗壮的草绳系蟹时,必须横綑,再一只只重叠成串,螃蟹的一对螯就没法发挥它锋利的功效;螃蟹的落难愈多,也就是捕蟹的朋友笑逐颜开的时候。螃蟹的吃法很多:有制作点心的蟹黄汤包,汤饺,味鲜利口,吃时咬破面皮后,必须很快吸进蟹油,汤汁就不会滴落下来,老饕就讲究吸这蟹黄汤汁。蟹黄调豆腐羹,外加胡椒,糊要调装均匀,乘热下肚,放冷了腥气很重。啃螃蟹,喝高梁,是人生乐趣,如能持螯赏菊,吟上五言绝句,眞有诗人

  • 文章海州水蘿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思齊 出版时间:1980-09-01
    关键字: 水萝卜 三种吃法 特产 小吃

    吾鄕每値春夏之交,「水萝卜」便上市了。那种水萝卜,您如果没见过,可不能照普通萝卜的样子去想像它,因为它完全不像萝卜,它生得鲜红透亮,玲珑滚圆,像煞了樱桃,只是多长了一条细细的小尾巴。每十个左右,连带着碧绿的缨子,扎成手掌般大,一把一把的叠在菜筐里,沿街叫卖,那副红翠欲滴的新鲜劲儿,就甭说有多么可爱了。水萝卜通常有三种吃法:一是凉拌,去缨去尾,用菜刀背轻轻一拍,置满一碟,拌以酱油、麻油、酥脆鲜爽,还稍稍有一丝辣意,可口已极。一是淸烧小乌子(长约寸半的海产

  • 文章拼死吃河豚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張傑人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河豚 鲜美 拼死 吃法

    淸华大学的杰出人才。前几年还听说光烱先生在香港,对于失传的河豚吃法,或者光烱先生能够提供些经验和资料也未可知。

  • 文章也谈臭豆腐干

    来源期刊:《浦東》 第32期  作者:有林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臭豆腐干 正确制法 臭卤 臭豆腐干吃法

    待有臭味时即可泡制,泡时大约在晚饭后收拾厨房完毕,将要泡的豆腐干洗净擦干后投入,扎紧坛盖,并且不要忘记在明晨九时以前去试夹一次(用淸洁干燥的筷子绝不能用手)过硬过热均不理想,过热时即夹不起来了。又家鄕老太太们过了六十岁以后有吃长斋的风气,所以家中有吃长斋的老太太时,臭卤坛要备荤素各一个,即素的没有倒入虾壳汤的。二、臭豆腐干的吃法经常所见的大槪只有下列三种:①蒸:把臭豆腐干夹起冲洗干净后平铺在碗内,不要重叠,也不必捣烂,不要加水,仅在中间加一点酱、辣椒、浇

  • 文章故鄉拾穗(十三)農業槪況——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3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4-10-15
    关键字: 农业概况 故乡拾穗 蚕豆 蚕豆的吃法

    也有农家将之煮菜粥吃,其味均极鲜美。较靑蚕子稍老之靑蚕豆,即蚕豆尙在老与未老之间者,须先以油炒,再将锅盖盖好焖煮才能煮烂,其鲜美之程度,当然要较靑嫩者略逊。蚕豆之吃法,大致如下:将蚕豆预先以水浸至发芽后,再加香料油盐葱蒜煮食之「发芽豆」,蚕豆先以水浸,再凉至八成干后,以香料略加盐焖煮之「五香蚕豆」,蚕豆以水浸至一定程度,将水份凉干后,以沸油炸开花之「开花蚕豆」又名「兰花豆」,蚕豆以水浸,剥去豆皮入油锅炸酥之「油酥豆」,剥去豆皮之豆瓣炒咸菜或红烧豆腐,均极可

  • 文章森林的奶油——酪梨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09期  出版时间:2003-11-20
    关键字: 酪梨 营养成分 营养价值 常见吃法 产地

    金氏纪录中最营养的水果—酪梨,富含植物性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与维他命B群、C、E及纤维、矿物质等,极适合婴幼儿、运动员与身体虚弱患者,且其脂肪为单元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署立台南医院营养师蔡佩芬指出,酪梨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因其形状似梨,肉含油,滑似奶油,故在当地有「森林的奶油」之称,分析其营养成分发现,含有植物性脂肪、多量蛋白质、胡萝卜素、纤维、维他命C、E、B1、B2、B6,及钾、钙、铁等矿物质,显见其营养

  • 文章家鄕的野菜——馬蘭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0期  作者:鄭蘭  出版时间:2006-07-25
    关键字: 家乡 野菜 马兰头 吃法 种类

    家鄕的野菜,種類不算多,小時候吃過的,記得有:薺菜、馬蘭頭、地盤青、枸杞頭、香蔥、香椿頭等幾種,見之亍文獻記載的,也就這幾種。在這裡提一下,一則可以勾起鄕友們一些懷鄕之情,再則可以讓在台出生的後生們,多知悉一點故鄕事物。今年四月上旬,鄕友周純娟女士從常州回來,送我們一包筍乾和馬蘭乾。筍乾是熟悉的,馬蘭乾則較陌生,但見到家鄕土產,總不免勾起綿綿鄕思。我們是鄕下人,馬蘭頭是現挑現吃,也不會多到吃不完,要晒乾了保存,所以我說馬蘭乾是陌生的,這是城裡人的花樣。鄕...

  • 文章無味之味——吃豆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1期  作者:鄭蘭  出版时间:2005-07-25
    关键字: 豆腐 吃法 菜色 豆腐文化 同乡会

    日前見報載介紹深坑豆腐,世達愛吃豆腐,因此食指大動,提議全家去深坑,品嚐各種「豆腐料理」。我們選了一家庭園雅致的休閒農莊。點了十道菜,包括六道豆腐。品嚐結果,大家的結論是不怎麼樣。只有一道起士海鮮焗豆腐還不錯,頗有創意,我說它像豆腐披薩。事先小澐曾說不要有太高的期待,果然難列美饌之林。自從西漢淮南王發明豆腐以來,已有二千年歷史,我國人無論貴賤貧富,可說無人不吃豆腐。而豆腐本身淡而無味,何以有如此魅力呢?我想價廉物美是其一,因其無味就衍生出各種烹調法而成美...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