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虞山腳下的又一勝跡—常熟博物館建成隆重開館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3期  作者:常波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虞山 常熟 博物馆 历史文化名城—常熟》

    大都在考古、鉴定、保管、技修等方面具有学识专长和技能。目前开收的有六个展览厅,不仅展品丰富,陈列亦精致有序,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主展大厅底层以《历史文化名城—常熟》为主题,以翔实的史料和图片,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初年的五千年历史足迹,可以看到常熟文化发展的缩影。主展厅二楼展出的是七十余幅书画精品,其中有王石谷的真迹以及文征明、祝允明、董其昌、郑板桥、翁同龢等名人的册页,扇面、主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北面副展厅底层陈列的是出土于本地的古代崧泽、良渚文化的玉

  • 文章重建虞山劍閣記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期  作者:曹大鐵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重建虞山剑阁 国家级森林公园 历史文化名城 剑阁

    古史泯矣,稽诸邑乘,有明嘉靖间邑人钱籍始建阁于其巅,位望海墩之左,拂水巖之右,当覇王鞭之冲,去今四百余祀,人世代谢,架构靡存,今得见者摩崖石刻耳。六十年前,邑中人士尝补营小筑,迭经浩刼,久已毁废,莫能踪迹矣。方今盛世,海宇安宁,擧国名都,江山胜处,悉为标榜,比岁,中枢命名虞邑为历史文化名城,虞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寰宇之慕名者咸来登陟,日不暇接,苏省太湖风景区建设委员会曁常熟市人民政府有鉴于是,特于年前就旧址而重建之,阁高两层,层高丈余,外型循宋纪营造法式,度

  • 文章翁家巷門的「狀元坊」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0期  作者:錢政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翁家巷 状元坊 翁同龢 历史文化名城 会元坊

    岁时考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极尽几代荣耀,但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瞿氏故居已难查考,「会元坊」于难觅纵迹。那么不必着眼昔日的辉煌,且一观翁氏的「华篇胜迹」,亦足以使琴川让道,高山仰止。常熟古称琴川,所以有末句的比喻。全联以对比、对称、对仗的手法,概述了翁氏的人文伟绩,与故居建筑的明、清特色,其独特的构思,务实的文风,苍劲的笔力,又为虞城人文景观,常熟深厚文化,增添新的内涵,新的亮点。自古以来,常熟就是人文苍萃,群星璀璨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

  • 文章興福寺前龍鬥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8期  作者:沈縉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常熟 兴福寺 历史文化名城 史料记载 华夏民族

    常熟是国务院批准的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富的文物遗产,境内景色秀丽,市区峰峦回环,林木掩映,绿草如茵,向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虞山十八景」名闻遐迩。一九九四年,常熟市邮票公司发行了一套(十二枚)常熟风光明信片,其中有一枚「齐梁古刹兴福寺」,摄的是兴福寺正门全景,庄严、雄伟、肃穆、古老的景色,把人引入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境界之中。兴福禅寺依山而筑,寺后怪石嶙嶙叹为奇观。寺前南北石栏之间横卧一涧,山泉从岭

  • 文章拯救「直溪巨龍」國家級非遺項目六六〇周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9期  出版时间:2013-05-25
    关键字: 直溪巨龙 国家级非遗项目 巨龙队 历史文化名城 欧阳洪福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春风,地方政府、基层单位也越来越重视文化,欧阳洪福正在申请相关经费,「如果能达到预期数目,我想在村里建个巨龙博物馆,重新修缮『山中宰相』刘伯温住过的房屋,把这片景点连起来开发,巨龙就在景区为大家表演」、「我把当年石板路的石头、巨龙队几十年前用过的锣鼓,都还收着呢,以后建巨龙博物馆都派得上用场。」

  • 文章南京古都風貌的保護規劃

    来源期刊:《南京文献》 第2期  作者:姚亦鋒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南京古都风貌 保护规划 现代城市景观 现代风景园林 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都。南京古城保護與現代城市景觀建設歷來矛盾尖銳。在現代城市規劃建設中,如何保護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如何體現古都風貌,一直是這個城市規劃建設關注的主題。南京具有自己獨特的山川風貌和文化遺產,南京不應該成爲普普通通的現代化城市中的一個,其規劃建設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

  • 文章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看吴文化的起源和开端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沈縉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历史文化名城 吴文化 荆蛮之地 稻作文化 南蛮

    虞山,已形成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山城,林业部命名的国家级虞山森林公园,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山青水秀,古遗址众多,是一处著名的旅游圣地。祖国的历史文化,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开发于东南长江下游。西北成陆早,有人类聚居的历史也早,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证明近七十万年前他们已依狩猎生活在那块土地上了。狩猎是弱肉强食,人类务须群策群力与猛兽博斗,才能捕而果腹,因而合群而居结成部落。人类经集体生活与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凿于石,刻于简,是为文字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