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路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張浩泉捐資修築石子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8期  出版时间:1999-06-15
    关键字: 探亲 捐赠 修路 助学

    武進市成章鄕台胞張浩泉,老家在圩庄村,先後已五次回鄕探親,因看到村上的一條主道泥濘不堪,雨天行走困難。九八年回鄕便立刻捐助人民幣八〇〇〇元,用以修築石子大道。另外又捐資二〇〇〇元給當地小學充實教學設備,對於張浩泉先生爲家鄕慷慨解囊的義舉。群衆交口稱讚。

  • 文章訊息

    来源期刊:《沭陽文獻》 第4期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行政区改变 修路 东关小学 发电厂

    △徐新民鄕長於本年九月返沭探親,逗留約兩月之久,近已安然返囘東勢。暢談之下,我們獲得一些訊息,特提供給尙未返沭探親的鄕友們知道。(編者)△原有行政區域,如「區」、「城關六鎭」等,已經取消。如今沭陽隸屬「淮陰專區」,而淮陰爲「市」,我們縣城所處的地位,只相當於一個「鎭」了。(編者)△縣城早已進行一項「改造舊街道,開闢新馬路」的工作。東關大街已拓寛(寒舍在此),靑板石亦已搬走,然至今還是泥土路。而路旁部分拆掉的房屋,也跟「泥土路」一樣,呈現停頓狀態。偶而也會...

  • 文章蔣定坤蔣碩亞熱愛家鄉資助南宅南崎小學購課桌椅鋪修道路關心教育深得地方民眾讚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4期  出版时间:1996-08-15
    关键字: 蒋定坤 蒋硕亚 南崎小学 捐款 修路

    武進市南宅鄉南崎小學建于抗日時間,已有五十多年,該小學供附近三十多個村莊的小學生就讀,是由姓蔣的祠堂屋改進而成的鄉村小學。我們都能想像到,祠堂屋的結構,光線不夠,空氣不暢,地勢低窪,陰暗潮濕,是不適合作教室用的,幾十年來儘管校方多次翻修,但因木造房屋逐年老化,結構不良,難以改頭換面。去年在鄉政府籌劃的決議,市教委的支持下,於九五年重新劃地建造了具有現代格局的鄉村小學。去年蔣定坤先生回鄉探親,適逢校舍落成,無比興奮,看到教室課桌陳舊不堪,便捐資人民幣二萬五...

  • 文章旅臺同鄉功德記實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董乾詩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旅台同胞 助学修路 回乡探亲 造福故土 贡献情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座落在丰县欢口北部的苇子园村,素以尊师重道闻名乡里。随着开放探亲,海峡两岸,关系改善,木有本,水有源,苇子园村旅台同胞,思乡心切,纷纷返乡,亲人团聚,乐叙天伦。寻思母校,心感痛惜。昔日董先生正谟,几经费心,建校一所,造福四方学子。如今荡然无存,愿解囊重建母校,重展当年学风。学校建成后,不断为家乡做了不少可歌可颂之事。修路、建图书馆、购置图书等重大贡献如下:一、一九九一年,重建苇子园小学。旅台同胞刘珍修、刘永铨、刘永宪、董忠恕、董立楹

  • 文章黃杰的軍事生涯與在海州政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李建生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黄杰 军事生涯 政绩 抗日战争 滇西抗战 新生活运动 修路 绿化 教育

    青天白日勋章。不久,塘沽停战协定签订后,黄杰部队调防徐、海,当时青年学生请愿抗日,激愤悲壮情緖感染黄杰,和学生相对痛哭,当时军人以服从为天职,限于国策,黄杰只得率师忍痛南下,驻防徐海地区,任徐海警备司令,一九三五年兼任中央税警总团长,总团司令部设在海州关庙巷。2、掀起海州抗日高潮: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不断派遣飞机到新海连上空进行军事侦察和战略轰炸,黄杰率部加强备战,建筑防空洞,并指示地方政府动员民众,家家户户建筑防空洞,搞好防空准备。在海州古城普设高射

  • 文章祝二叔福壽绵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汪能華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孔令兰 渔村师范 汪店完小 投笔从戎 中国台湾 回乡探亲 电影招待会 捐资修路 奖学金制 合肥工业大学 资助乡亲 八秩华诞

    一、滿目春光夕照明人生七十古來稀。二叔年且八十,但身板硬朗,登機還能攜帶三十公斤的兩個大包,況且與二嬸自一九四三年結婚,現已五十五年,早逾金婚,而接近鑽石婚了!二嬸身出名門,孔族第七十六世,名令蘭,華夏聖地山東泗水人氏,與二叔係結髮夫妻。二老一生患難與共,朝夕相伴,可謂白髮偕老,福壽齊全。二叔、二嬸身體健康,這是我們晚輩的幸福,也是汪氏家族的喜悅,我們衷心祝願二叔二嬸福如東海水長流,壽比南山松不老。僅管這是句老話,但我們認爲唯有這話才能表達我們的心意。二...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