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伦常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義貞記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伦常贞义 《义贞记》 序言

    尝慨伦常贞义之事,载在诗歌,传诸史册,文人学士,虽日为讲诵,而颛蒙之启廸,未能家至而户谕之也,一经优孟登场,声情入目,愚夫愚妇,辄为之感激涕零,喜谈乐道,声乐之足以动人观感者,何其捷而易哉!夫若是,则秦倡侏儒笑言合道,未始非风敎之一助也。郡治程生允元,幼聘刘氏同心守志越五十余年之久,终偕伉俪,贞义两全,洵为前古所罕见。予既白诸上宪入奏请 旌,建坊树表,远近风闻者,竞为诗歌,以扬 圣世伦常之化。今同郡吴生恒宣,素擅词余,复以义贞记请予于予,噫!是非风俗之醇

  • 文章简论古今敎育伦常科技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盧品舉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教育伦常 科学技术 古今对比 追忆父亲 卢庆和

    上古时候,炎帝神农氏,制耒耜教导万民,从事稼穑。百谷繁衍,使天下人民生活改善而享幸福。民有疾病,炎帝尝百草,察病情,自身试之,这种功德流传至今。再说伦常方面,孟母三迁,是为教育孟子,因环境不良而迁之。孟子被母亲教育成重仁义之圣贤,孟母成为天下贤母之首。三国时孔明造木牛流马,在军中运送粮草,人力运用方便,使军中士气旺盛,国家受益良多,可惜失传,很是遗憾。重要的历史伦常科技之德业,用教育之道,流传后世,贡献给国家社会,使后世人人有幸福可享。伦常辈份,要互尊

  • 文章興建常武地區靈骨塔緣起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8期  出版时间:1996-02-15
    关键字: 灵骨塔 伦常 望乡塔 墓园 北海

    夫生老病死,为人生自然之过程;慎终追远,为伦常必要之理念,故仁人君子,或建公墓,或筑灵塔,让先人得以入土为安,灵骨有归。往者,乾坤逆转,物换星移,邑人追随政府来台者,数逾数千人,若干年来,乡老病故者日多,在台武进同乡会,曾于民国七十二年兴建「武进县同乡灵骨塔」,额曰「望乡塔」,于台北县三芝乡北海墓园,一以使先人安魂有所,一以使后辈祭吊有序,自兹以还,同人称善。今也,国内外情势转机,两岸统一有望,为能泽及桑梓,拟议再建「常州武进区灵骨塔」一座,于武进市辖境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