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亲情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父母恩重,手足情深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亲情 李维伦 李圣惠

    想有钱有势虽好,但死后什么也享用不到,也带不走,而再想想用钱买得到亲情、健康、学问……等等吗?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了解姊的意思吧!所以囉自己要照顾好自己,听爸、妈的话,我们三个可是要做爸、妈的精神支柱,且必需好好孝顺奉养他们,OK!不多说了,主要是吿诉你生日快乐。PS:叫爸妈要早点休息,你也一样哦,还有要想我,我也会想你们的,爱你们的。爱你的姊 圣惠九、廿四

  • 文章骨肉心相連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2期  作者:王伯年  出版时间:2008-01-30
    关键字: 战争 故乡 思乡 爹娘 亲情

    战乱平地起,烽火遍四方,姣儿出鄕关,避祸去他鄕!爹娘常远眺,依闾望儿归,热泪千千行,肝肠寸寸断!一去数十载,无音也无信,骨肉连心结,日夜唤儿名!近遥意相随,起坐心相逐,爹娘年百岁,常忧八十儿!天不假年寿,别儿先归去,欲知亲情断,命绝始分离!

  • 文章我的父親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劉世岷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父女亲情 往事回忆

    它的小宝贝,亲情母爱表露无遗。这时,我不禁想起,我的母亲陷身大陆,我在父亲的抚育中,也正享受着慈祥的母爱啊!父亲喜欢废物利用,生活以简朴为乐。后来父亲用竹竿旧木板,做了二个鸡房,养了十几只来亨鸡,这便不是仅为消遣,也是为了生产。下了鸡蛋,便送到嘉义触口去卖,除了偶尔招待客人,我没看到父亲自己吃过鸡蛋,他的生活,一直都是这样节俭。那简陋的铁皮小屋,也经常整得坚固整齐,一住十余年。十余年来,吃饭自己做,衣服自己洗,他就是过著这样淡薄的生活。父亲由大陆来台,携带

  • 文章亲情之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徐滌元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亲情 往事 亲人 徐涤元

    痴如愚,屡言:「欲回鄕筹得巨欵,来沪建屋数栋,畀兄一、弟一、四姊一,余自住云云。」呜呼!顚迷之际,犹不忘兄弟姊妹亲情,正所以昭示两家子孙,善体亲心,益敦葛藟同根之谊,相勗相助,毋陨家风也。先父哭之以词曰:我父刚正 我母慈仁 余庆所庇 诞育四人 子三女一 弗克负薪 幼同孤露 长历艰辛 三弟早夭 肝胆摧裂 皓首难忘 追怀于邑 母恩未酬 昊天罔极 鲜民衔哀 终身掩泣 汝赋于归 逮事重闱 实我祖姑 荫汝德晖 汝诚知勉 敬愼规随 无乖内则 有耀中闺 用启后昆 怡怡

  • 文章亲情的苏醒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3期  作者:王漢吾  出版时间:1991-02-08
    关键字: 亲情苏醒 宁波姐妹 返乡探亲

    在去北平的車子上,遇到寧波的一對姊妹,相談之下,知道妹妹住寧波鄉下,姊姊住北平,此次姊姊帶妹妹到北平,是為了替妹妹治病,順便暢遊故都,我們稱讚姊姊對妹妹的愛心,讓人欽佩。她們也説,漢文兄與我,更是兄弟情深,從遥遠的台灣返鄉探親,還陪同兄嫂出來散心,實在難得,這是社會溫馨光明的一面。

  • 文章我的父母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吳本公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吴荣昌 婚姻 烟袋窝 办法店 亲情

    不管是婆媳与姑嫂,虽然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都与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的亲情息息相关,紧紧相连,彼此发生了「相依为命」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一个美满的「善性循环」,周而复始。社会和经济结构可变,法律可改,风习可变,宗教可改,但这个亲情关系上的大自然千古不变的智慧—相依为命的善性循环,仍然为大多数懂得生活情趣,生命意义的人所尊重,足见人之亲情仍有其不变之处,人世间的可爱,也就在这里。生而为人,有的性情覇道,爱慕虚荣,尽可不必「将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痛苦上」,大抵

  • 文章風入松·和平之旅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4期  作者:高揚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和平 春风 寒冰 回乡 亲情 连战

    春风拂面柳摇青,海峡破寒冰。沈沈半纪音曾隔,乍回乡、拥抱亲情。两岸藩篱初撤,一朝骨肉相迎。镁灯闪烁步轻盈,握手启新程。劫波历尽良机在,乘长风、破浪前行。纵目河山灵秀,中华大业昌明。

  • 文章追念父亲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44期  作者:潘樹聲 出版时间:1970-04-10
    关键字: 怀念父亲 相聚回忆 两岸亲情

    我父親是個看來平凡的人,但平凡中有其肫篤;我父親是個表面嚴肅的人,但嚴肅中有其親切!追念我父親的音容笑貌,如今只有在夢中尋覓了;因此:敬惜他的斷簡零縑,雖然只是片言隻字,我均視爲瑰寳奇珍!我家原籍杭州,曾祖父起因經營鹺業,遷居揚州。父親誕生於民前二十三年的五月初九,弱冠後便繼承祖業,服務鹽號,幼年雖讀書不多,但平日頗勤勉好學。父親是十八歲便和先母結褵,一共生了我們弟兄四人,姐妹三人,我居長,二弟於抗戰期間,在軍旅中爲匪共所戕害;大妹、二妹幼年便殤於瘵疾;...

  • 文章一封寄不出的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2期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陈莱龄 追思 亲情 美国

    編者按:本刊上期有「陳萊齡畫集付印感言」一文,作者王前理事長在文中對陳萊齡小姐生平已有所介紹。今再刊出本文「一封寄不出的信」更是感人肺腑,願讀者二文共賞。

  • 文章養兒方知親恩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0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88-12-20
    关键字: 养育之恩 亲情 父母深情 台北 无锡

    兒子上大學,已經半個多月了。他在家時,半大孩子上門的,絡繹不絕;電話鈴聲更是經常不斷。這半個月來,忽然耳根淸靜,居然十分不習慣,到了晚上,電話鈴響,我們二人異口同聲的,「兒子來電話了。」親身體會了企盼之情,今天才感覺到當年父母對子女用情之深厚。三十年前,負笈來美,那時的國際電話並不方便,五年在美,我沒有打過一次電話。雖然我盡可能每週有一封家書寄囘臺北,那能抵得過母親盼望之殷切。三年前,先母棄養,在她老人家的抽斗中,我們找到了當年寄囘的家書,一札一札的,竟...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